陆嘉弈多少能猜到父母这时的想法,心里嘀咕,他们要是知道她去见的是个老外,不知道会作何想法。想到威廉,又心烦意乱起来。
威廉是她在外国博客网站上认识的网友。上大三的时候,她决定考研,为了练习英语,在国外最火的博客平台开了账号。后来因为一些事,突发奇想写起了以自己为原型的言情小说。本来以为没人看的,不料竟慢慢积攒了一些死忠读者,他们天天追更,还很友善地跟她讨论起小说剧情,人物塑造。威廉就是这些读者中的一个。
和其他读者不一样,威廉很少在博客下留言,却会给她发私信。他的第一条私信内容就是挑她小说里的毛病,一本正经地跟她科普人工眼角膜现在还不能应用于临床手术,眼角膜并不需要配型,还指出了其他医学上的错误,最后建议她重写这段情节。
陆嘉弈并不是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人,可是被人这样不客气地挑毛病提意见,难免上火,就没去理睬这个没礼貌的网友,也没心情更文了。她花了一天的时间去纠结,去冷静,去查证威廉的科普,最终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她又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对威廉说,她只是写个乐,哪里需要这么讲究。最终,她还是把那段小说情节重新写了,只是前面的情节改了,后面的情节发展就要跟着大改,于是干脆发公告通知读者小说出现了医学常识错误,需要重写。
读者们对她一通猛夸,说她认真考究,对情节处理非常细腻,他们愿意等小说重新出炉等等。陆嘉弈一被夸就飘飘然了,产生了要好好写的雄心壮志,兴奋完后又愁了,她不了解医学,也不认识医学专业的人,光靠自己查,又只能查些浅显的大路货,除非再也不碰医学内容。她思来想去,忽然意识到威廉会主动给她发私信挑错,至少说明对方愿意指点她,有和她交流的意思,向他请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陆嘉弈就试着给威廉发私信,威廉当天就回信了。私信来往得多了,陆嘉弈认识到威廉其实是个很亲切的人,只不过为人比较直来直往,有时会让人感到唐突,除此外倒也没什么缺点。
两人熟悉了,就会互相透露些私人的情报,陆嘉弈慢慢在心里勾勒出威廉的形象:三十岁左右,身高一米八一点五,在德国当医生,在大学兼职教授,还从事药品开发的工作,家里比较讲究,朋友很多,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事实上威廉就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过来看她的小说连载的,还成为了她忠实的读者。有一天,威廉冷不丁对她说,Lian——小说女主角礼安——就是她自己,不过和Lian不一样的是,她应该是一出生就聋了,而非后来才聋的。
陆嘉弈大吃一惊,幸好这时两人已经聊了半年,彼此很热络,倒也没感到冒犯,只是很好奇威廉是怎么看出来的。
威廉解释说,如果Lian是后来聋的,不可能在做了人工耳蜗手术后,在失明的情况下,无法第一时间辨认出车子的声音,只有先天就聋了,或者还没来得及有自我意识就聋了的情况下,才会无法立刻意识到车子正朝她冲过来。
陆嘉弈第一反应就是悻悻地去把这个细节给改掉,还被威廉笑话了。
威廉意识到自己得罪了陆嘉弈,急忙向她道歉,向她透露了自己家里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情报——他家开了一家残疾人辅助用品公司,生产销售包括但不限于助听器、轮椅、导盲杖等残疾人辅助用品。
陆嘉弈这才恍然,怪不得威廉这么了解聋人,原来还有这层因缘。这让她不自觉地对威廉产生了更深一层的好感。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要和威廉面基,也没把他当作网恋对象,毕竟他是老外,年纪又那么大,在她心里,他更像是一个为人很好的前辈。因此去年冬天,威廉突然提出想跟她面基,她是非常惊讶的。
威廉察觉到陆嘉弈的犹豫,就说他要到明年才能来中国做交流访问,在那之前她有很长时间可以慢慢考虑,不必马上回复。然而,实际上,陆嘉弈直到现在也没考虑出个所以然来,威廉显然也没打算等她回复,直接来了个先斩后奏。
一念至此,陆嘉弈不禁有些埋怨威廉,他也太讨厌了,都要面基了,愣是不肯给她一张露脸照,还说什么等见面了就知道了。明明这次面基是他先提出来的,不该给张照片,让她方便认人吗?偏偏威廉来中国之前还对她说:就算你不举牌子,只要你来机场,我一定能认出你。
真是岂有此理!
可是威廉难得来中国访问,还特意从京城订票飞到这座海滨小城,来和她见一面,诚意倒是非常足。她不去见,倒显得自己对聊了一年多的网友没丁点感情了。况且,她的小说还没写完呢。她实在找不出理由不去见他,
陆嘉弈站在快轨车厢里,透过人群望见窗外飞速退去的大片待房产商开发的黄土地,天空正蒙着淡淡的阴云,返照着从东面射来的阳光,倒显得太阳是从西北面升起来似的。
她忽然察觉到自己内心其实也很期待见到威廉,轻轻地、小小地叹了口气。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前。
原因是我在2012年就想到了这个故事,大纲也写了,然而……万恶的拖延症害我一直没动手码。
码完一章就更,入V后会争取日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