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音乐之声

路森嘴上一刻不停,一手挽上李鹤舒,一手挽上黎明明,三人的背影看上去像按个头依次排过了似的。

“高秋学姐成绩又好、性格又酷,之前在校外组乐队表演,不仅上过报纸、还有一堆微博账号报道她!上学期末开奖学金表彰大会,她趁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要办音乐台这事儿先斩后奏了,主席台上那群老顽固脸绿了一排,场面之精彩和电影简直没什么区别,真可惜鹤舒你请假了没看到。她一下来我就偷偷要了她□□号……”

上学期的奖学金大会?那就是六月下旬的事儿。

黎明明成绩挺不错,自然也在会上,但想不起还有这段情节。

李鹤舒和路森继续聊着天,黎明明在一旁努力回忆,终于想起那天她从大会偷偷早退,跑去接杨阿姨家中考结束的妹妹煮火锅吃。

黎明明越想越有滋味,忍不住微微侧身,却一眼撞上李鹤舒紧抿的嘴唇和没有笑意的侧脸:在每个和路森说话的微小间隙里,她似乎都在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什么别的情绪流出来。

路森却一直一副毫无觉察的模样,一蹦一跳地说笑着。

黎明明顿觉无语:这才是电影级的场面吧——李鹤舒明显并不想和路森聊天。

那你为什么还要装?

李鹤舒,你怎么——还是——这么不真诚?

但现下三人行的处境略显尴尬,她自觉不便插入路森和李鹤舒的关系,于是只迅速调转回头,目视前方。

前方迎面走过来一大群穿着星空色文化衫的女孩。相遇时,三人才发现她们胸口处还用小字写着“勇敢前行”。

路森在一旁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我都忘了,每年校庆,都会在艺体馆给高三办合唱比赛的,一首校歌,一首自选。她们班肯定选的是《最亮的星》!”

艺体馆旁边,还有一座两层的小楼,灰砖红瓦,很有特色。据说,这小灰楼是雨洲一中上个世纪刚建校时的教学楼,反复修缮保存至今,现在被用作行政办公楼,时不时总有校友来参观留念。

踩着水泥老楼梯上了二楼,路森从口袋里掏出写了房间号214的纸条。三人一间间找过去,教务处、主任室、校长室,走了一圈,全是老学究办公室,哪儿来的什么音乐台!

“在这儿!”一声兴奋的大喊从上方传来,三人齐齐抬头:

原来传说中的214,是个阁楼间!

锈迹斑驳的金属门牌号下冒出一个女孩。她也穿着刚刚路上遇到的星空文化衫,腰上系一件大红色的防风外套,马尾高高扎起,脸上还戴着为了合唱比赛而化的淡妆。

214室内天光大亮,比从门外看着倒是要大得多,由于两面屋顶上各开了一扇窗,采光极好,只是狭长、低矮,宽度只堪堪站得下两三个人。

这间屋子倒是适合小个子的黎明明,几人中最高的、一米七左右的鹤舒,显然看上去局促得多。

高秋回头给她们带路,眼睛在镜片后面闪起光:“太好了,没想到第一天就来了这么多人!”

黎明明环顾四周,这屋里的人,加上她们仨,零零散散两只手数得过来。

这算多?

她哑然。

“欢迎大家加入音乐之声音乐台!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个人都能有一片分享歌曲的天地,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关于音乐的声音。”

学姐已经静悄悄飘到了房间最深处,文绉绉地说起话来。

她屈指敲了敲桌面,扯开嗓子:“午休宝贵,我也不多说废话,直接介绍。运营初期,音乐台每周只安排一期节目,每天上午的大课间都播一遍。以后每个周五,我们一起开会定好隔周的编辑和播音,再直接录制下周的节目。”

“我还以为能提前下课来播音呢。没听说过广播台还要录播的,早知道我就不来……”

“我们不是广播台。我们是以音乐分享和评论为核心的音乐台,录播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每期节目的质量。”

高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角落里的窃窃私语,转头继续介绍道:“这间屋子是控制整个一中广播器的地方,也是以后属于我们的音乐和独白传向全校的起点。”

她向右手边一指,黎明明这才注意到,两台看不出是做什么的设备规规矩矩地摆在内窗另一侧。

“说得这么高大上,自己T恤上的歌不还是很差的品位。”

刚刚那人又发出评论了,还伴着几声轻笑。

“你能不能闭嘴?”黎明明干脆地说。她正在专心观察着设备。

“怎么了,这首歌就是又俗又烂大街啊,还不给人说了?”

“你……”黎明明忍无可忍。

“是的。”高秋平静地截断了黎明明的话头,“可能这首歌就是很俗、很烂大街。但那又怎么样呢?还是有很多人能从里面获得自己需要的感受啊。

“什么才是好的品位呢?古典?美声?听克莱门蒂的人就一定比看《星光大道》的人品位更好吗?

“世界上的鄙视链实在太多了。在学校里,分高的比分低的头抬得高,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有出息’;在社会上,有钱的比清贫的更高贵,当官的看不起摆摊的,……怎么,现在连听歌也要分三六九等吗?在我这里——音乐台这里——不需要。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不懂乐理、凭感觉听歌的普通听众。发现自己喜欢的音乐在鄙视链底端,可能就会把这种喜欢藏起来。不只是音乐,好多事都这样。我想做音乐台,就是想用最简单的文字发现和传达:原来这个作品让我动容的地方是这里。”

她的声音很有感染力,原本稍显嘈杂的房间此时已经悄然无声,只剩机器的嗡鸣尤为明显。

在高秋的初步介绍下,几个探头探脑的小城高中生窝在狭长的小屋里,似懂非懂地知道了什么是“AU”,什么是调音台,怎么接麦克风。但真的上手感受如何……得等这周六试录了。

卧室里闷得发慌,黎明明晚自习上马不停蹄写了三张卷,回到家里是三张之后又三张,现在终于结束了。她把笔一丢,坐在朝窗的旧书桌前,开始畅想周六的试录。

抽屉拉开时,放在里面的手机适时地亮起屏幕:通知显示,“路森(小路乱撞)”刚刚把她拉进“雨洲一中音乐之声音乐台”□□群。

黎明明终于感受到迟来的兴奋。虽然对音乐谈不上着迷,但她可一直保持着定期去文具店更新MP3歌单的习惯。

没摘下的耳机里还在播着她写作业专用的纯音乐列表,旋律回转清扬,小小的MP3屏幕上像素字循环滚动,是《傲慢与偏见》最开头的那首钢琴曲《Dawn》。

今天见到的另外几位估计还没来得及进群,群人数少得可怜,她点开成员列表漫不经心地翻看,除了路森,剩下两人都是离线的灰色头像。

顶着一堆无意义色块当头像的群主“空山凝云”肯定是高秋;Q版大眼睛日漫女孩是路森,还被加上了管理员头衔;最后那个显示也是被路森拉进群的,名称单字“鹤”,头像是只歪歪扭扭的纸鹤,叠得很潦草——想必是李鹤舒。

这头像可没有她本人端着的那股冷淡劲儿。点进名片,“鹤”的个性签名是“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黎明明读出了声,撇撇嘴:果然,生命不息,装叉不止。

正看着,客厅里忽然传来微弱的开门声。

已经快十二点了。姥姥向来睡得早,不可能这么迟又出门,黎明明立刻警觉起来,却听见有人轻轻叩她卧室的门,声音极小,但清亮得像盏风铃:

“明明姐,是我,我带了宵夜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童年灰月光成长手册
连载中野生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