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宇回到警局,他打开电脑,继续观看之前的视频。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刘依丽遗漏的照片,心里感到愧疚。因为自己之前擅自把赵志宏和郑海林的死因告诉了刘依丽,才使她去查陶伟宜的过去。
这时,一名警员走到张魁宇旁边,他看了一眼电脑视频,问:“宇哥,你是在看道路监控录像吗?”
“嗯。”张魁宇把照片放在桌上,“是案发前的道路监控录像。我想看看车上除了两名死者,是否还有其他人在。”
“难道你认为跟两名死者同坐的人有问题?”
“我有想过这一点。开车的那个人,头戴鸭嘴帽,身穿黑外套,坐在他旁边的是郑海林,监控很清晰地拍下他们两人。我觉得这一切有些刻意。”
“刻意?”警员感到疑惑。
“特别是开车的那个人,他那身衣着,就好像故意让人知道开车的就是赵志宏。”
“嗯,当时在事故现场看到赵志宏的尸体时,就是穿着这一身衣服。”
“开车离开派对的是赵志宏,但开车去派对会场的,也许不是他。我怀疑凶手开车送赵志宏和郑海林去派对会场,到达目的地后,让他们下车,然后利用泊车的时间去把刹车破坏。到了派对结束后,就借机不上车,让赵志宏或郑海林其中一人去开车,结果两人在路上发生突发情况,由于刹车已经损坏,所以导致二人发生事故……”
警员听了张魁宇的分析后点点头,觉得言之有理。
张魁宇在想:“在同学聚会接近尾声,有人提出让大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签名板上,而提出这一点的人是梁静仪。最后,大家都离开别墅,只剩下班主任刘依丽、梁静仪和一名女生,她们发现签名板上有陶伟宜的名字,这无疑是有人故意冒充陶伟宜写上去的,而最先发现陶伟宜的名字的是梁静仪。郑海林和赵志宏在离开的途中发生意外身亡,我去医院向他们的父母询问,得知他们两个都是约了其他同学一起出发去派对的,可他们并没有向父母说约了谁,以及他们所乘的是谁的轿车。赵志宏的母亲说,自己的儿子虽然考了驾照,但并没有买车,郑海林的父母也说郑海林同样没有轿车。那说明轿车里除了赵志宏和郑海林,还有第三个人在,而这个人就是送他倆去派对的人。后来,我遇见他倆以前的班主任刘依丽,我便向她询问关于聚会上的事,签名板也是从她的话中得知的。于是,我向她索取一些学生以前的作业簿,以及签名板。我分别把赵志宏、郑海林和陶伟宜的作业簿上的字迹进行比对,里面果然有相同的字迹,而相同的字迹全是陶伟宜写的。如果凶手是以陶伟宜为目的去行凶的话,那么就得去调查陶伟宜的人际关系,于是我来到赵志宏他倆的葬礼上,再次找上他们的父母。我询问关于他倆初中时期的交友情况,可他们的父母对自己孩子交友的事情模糊不清,不过也是,上到初中的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也不太愿意让父母干涉自己太多事。我回到局里,再次拿其他人的作业簿跟陶伟宜的进行比对,看看除了赵志宏和郑海林,还有谁的作业簿的字迹与陶伟宜的相同。结果,还真有收获。另外找到两个人,他们是姚炘明和李维雄。除了这四人,就没有其他人的字迹和陶伟宜的一样了……在今天早上,我收到刘依丽老师打来的电话,她给我看陶伟宜的小学毕业合照,我看到照片上有梁静仪,得知她和陶伟宜是小学同学。如此看来,梁静仪似乎有嫌疑,可她来到派对会场的时间是最早的,她来了之后,其他人才到,而且,刘依丽说她看到梁静仪一直没有离开过,跟其他人在聊天。难道,她有同伙?是同伙损坏汽车?那会是谁?……”
张魁宇拿起桌上的照片,翻过底面,看着上面每个名字。这时,他注意到一个名字,心想:“咦?这个姓氏……会不会……”
突然,桌上的座机响起,警员接起电话,问:“喂,这里是第五分局,有什么事吗?”他突然大喊,“什么?!好!我知道了!……”警员挂断电话。
“有什么事?”张魁宇问。
“刚才有人报案,说在酒吧里有人死了,而死者就是李维雄。”
“什么!”张魁宇当场震惊,“那,我们赶紧出发!”
“我知道了!”
刘依丽回学校上班,她进入教导处,校长正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着新闻,刘依丽看到新闻后,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李维雄昨天在酒吧里死亡,经警方调查,有疑似中毒的症状。
刘依丽急忙对校长说:“对不起,校长,我临时有事,请允许我请一天的假……!”
“咦?什么事……”没等校长说完,刘依丽就急忙地离开教导处。
刘依丽走出学校,她拿出手机,打电话给梁静仪。不管打了多少遍,还是没人接听。正当她想去梁静仪的家时,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发件人是梁静仪,内容是——
“刘老师,我现在不在家,我们到别的地方见面吧,待会儿我会把地址发给你,你就按这地址来找我吧。”
过了一会儿,刘依丽再次收到梁静仪的短信,内容是约她见面的地方的地址。
刘依丽照着地址来到约定的地点,但那里空无一人。她想:“静仪呢?”突然,有人从刘依丽背后悄悄靠近,她还没有察觉,那个人就将她打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