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马上就来!”阿菊边说边扔下扫把,将双手搓了搓,就朝厨房方向走去。
“徐老师,我今天是要回家的,父母都不知道呢。”姑娘等阿菊回应了徐老师的话后,紧接着就对徐老师说着不能留宿的缘由。
“那好,下星期天你与父母说好后,来我家陪我小住一天。以后每星期都这样,好吗?我可是太喜欢你了。” 大少奶对姑娘说。
“这样也好!”姑娘说后,又接着不好意思地说:“不过这样会太麻烦老师您的。”
“没问题,你是我喜欢的学生,我还可以辅导你的功课。”徐老师很乐意地对她的学生说。
话说这随大少奶进门的女孩确实是大少奶的学生,名叫张晓红,家住乡下的一个小镇,父母在家开了个豆腐坊,以卖豆腐为生。由于豆腐生意不错,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晓红是家中的独苗女儿,父母将她视作掌上明珠,虽然家中的大人都是目不识丁,但也懂得应该让心爱的女儿学点文化,认识几个文字,将来或许也可以找个如意郎君。所以等到晓红十一岁时,也就将她送到了乡村小学读书。如今的晓红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也刚好叶家大少奶徐茜做了她的语文老师。当徐茜教这个班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年龄稍大的女学生,然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接触后,发现这女孩非常的纯朴和老实。于是心里暗暗的打起了该女孩的主意来,为何不将她作为收住丈夫花心的法宝呢?况且,她徐茜完全可以控制住这女孩。所以,这时“纳妾”这二个字闪电般的在徐茜的脑海中出现:“哎,这真是非常的不错呀,我不是仍旧可以稳做大少奶的交椅,更可以让丈夫能生男育女,这不亏我这个叶家媳妇可将乾坤扭转,也为叶家做一件好事么!这更能体现出自己的贤德,对叶家和丈夫来说,自己对这个家庭所付出的是她的尽心尽力。”这样一想,徐茜更觉得必须立即行动,切莫错过了良机,将这双赢之美事妥善处理了。用心良苦的大少奶今天是特意安排,将张晓红给带入了叶家大宅参观和在她面前炫耀的。
这回大少奶拉着姑娘张晓红来到了她的房间,并热情地对姑娘说:“来!晓红啊,快进屋吧,房里没人,我先生还没有回家呢,不必拘束的。”
晓红姑娘陌生的朝屋内望望,随着徐老师姗姗进入了房间,并且在徐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徐老师和先生的结婚照前,徐老师告诉她说:“你看这照中的男人,不说你也肯定知道的,他就是我的先生,叶家大少爷。”
晓红看着照上的男人,点点头。并从喉咙深处发出了“嗯”的一声。
徐老师接着又将自己的丈夫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什么有学问了,人品好的等等。说得晓红姑娘有点觉得不太对劲,显得有些尴尬起来,她心里暗暗地想:“怎么了,今天老师如此的反常,在她的面前有说不完的话,而且都是夸她的丈夫,真奇怪?可能是老师很喜欢自己的男人吧!所以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但她还是礼貌地听着,并附和地说:“噢……是的……不错……”之类的话。
“大少奶,茶水来了!”阿菊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屋子。
“好吧,放在桌上,我们自己来吧。”大少奶对进屋的阿菊说。
阿菊说:“好的,大少奶。”然后张望着这眼前的姑娘,打探起来:“大少奶,这细娘(姑娘)长得如此的标致得了。”
大少奶听后笑着说:“是的,我的学生。她叫张晓红。”
“噢,张晓红,真是太漂亮了。”说完,那阿菊一边将姑娘上下打量了一番,一边退出了房间。晓红更觉得不好意思,笑着说:“谢谢,快别这样的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
阿菊从大少奶的房间出来后,没走多远,刚好就撞上了才回家的大少爷,忙招呼起来:“呦!大少爷回来啦!今天正是太巧,家里的人都回来得早,快去房里吧,大少奶已经回来哉。”
“是吗?”大少爷加快了脚步朝自己的房中走去。
这时在房中的大少奶已经听见了外面的声音,知道是自己的丈夫已经回来,心里正是暗自高兴,真是天赐良机。她拉着晓红的手说:“我先生回来了,你们也相互见见吧!”
晓红听了,有点局促不安起来,忙说:“徐老师,那我走了,以后有机会再来你家玩吧!”
“哎!别走,大家互相认识认识。我的先生人还是很随和的,不用害怕。”徐老师对学生晓红说。
“夫人,什么怕不怕的,你在和谁讲话呀?”大少爷此时已经来到了门口,听到了屋内的声音,于是出口就问了起来。
“寿爷回来啦!今天这么早就回家了?”大少奶赶紧站起身子迎着丈夫说。
此时已经进了房间的寿少爷,一眼看见屋内与夫人对面坐着的一位姑娘,非常的漂亮,尤其是身材高挑,与自己的夫人相比,完全是两种气质的美丽。他全然不知是谁家的女孩,因此一脸的疑惑,说:“噢,有客人啊!”
徐茜趁势赶紧将二人相互的介绍起来。此时的姑娘更是尴尬万分,觉得坐立不安,想起身告辞离开,于是从位子上站立起来。但毕竟大少爷经验老到,他大方自然地与晓红姑娘寒暄起来:“你请随意,快请坐吧。”
“嗯,好的。”晓红低头轻声地回答着。
徐老师也就趁势将晓红姑娘重新拉回了座位。
这时的大少爷是根本不知道其太太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但对眼前的姑娘非常有好感,他没敢有丝毫非分的想法,只是也象师长般的随便问问姑娘家中的情况和姑娘的学习情况。
使尽了手腕的大少奶今天真是用心良苦。只见她在大家谈话中非常努力地调和不协调的空气和紧张的气氛。因此不多久,僵持的空气也就慢慢地活跃起来,大家也渐渐地放松起来。久而久之,三个人也就自然而就地融洽进入了各自的角色,看来大少奶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了。
与此同时那边鼎少爷的书房更是热闹非凡,不时地传出了一阵阵青年人的爽朗的笑声,这欢快的气息打破了叶家久违的沉寂。然而,对于那位深陷悲伤的太太而言,这笑声却未能带来丝毫的慰藉。此时太太的念经声随着“哆、哆……”的木鱼声,又隐隐约约地回响在叶家的大宅……。那听似凄凉的诵经声在叶家大宅中幽幽回荡,仿佛一缕轻烟,缭绕在雕梁画栋之间。那低沉的梵音,似是在祈求叶家的安宁与吉祥,期盼昔日的欢声笑语能再度充盈这座宅院。然而,这并非易事。菩萨的慈悲虽广,却难以抚平太太心底的伤痛。那痛,早已深植于她的灵魂,如同庭院中那柱老树盘根错节的根须,无法轻易拔除。或许,一切只能随缘而行,任由时光缓缓流淌,带走些许沉重,留下几分淡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