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高崎的某栋白色别墅里。
车库被改造成了办公室和会议厅,黑发黑瞳的青年坐在电脑前,修长的手指在论坛页面上轻轻滑动。
一则关于车辆在山路弯道如何跑得更顺的帖子,像磁石般吸引住他的目光。
标题平平无奇,内容却藏着锋芒。
发帖人用流体力学公式推导过弯角度,甚至标注了不同海拔气压对轮胎抓地力的影响。
——发帖人名为H。
“这个计算方法……居然能算准排水沟过弯时的最佳角度,连路面沥青的老化系数都考虑到了。”
凉介的眼底泛起少见的兴味。
他在触控板上停顿片刻,立刻在评论区留下一串验证公式,末尾加了句:
“第三组参数可简化,用正弦函数替代分段计算,误差能控制在0.1度内。”
半小时后,屏幕右下角弹出私信提示。
H简洁回复了修正后的算法,比他的建议更精进,末尾还附带一行小字。
——“凉介先生,你弟弟的FD3S前悬比标准值硬了15%,过连续弯道时会损失2%的抓地力,建议调软弹簧系数至4.2N/mm。”
凉介唇角微扬。
对方不仅看穿了他的身份,连他上周刚调整的底盘参数都了如指掌。
他直接发出群组邀请链接:
“——H,来RedSuns当情报员如何?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赛道数据。”
对话框闪烁许久,终于跳出新消息。
“我只存在于网络,提供的信息会加密传输。”对方似乎预料到他会追问,紧接着补充,“别试图查我的位置,那对我们都没好处。”
凉介挑了挑眉,敲击回车键。
“作为交换,车队技术资料会开放部分权限,但任何数据泄露都将触发反制程序。”
对话框沉默了三秒,回了个冷冰冰的句号。
——RedSuns。
小野米花指尖摩挲着鼠标,她当然知道这支新崛起的队伍,是时下人们讨论的热点之一。
论坛页面上赤城RedSuns车队的战绩曲线正以近乎陡峭的斜率攀升,她轻嗤一声,点开车队主页,看着页面上“关东赛事三连冠”的横幅。
她在键盘上按了几下,将赤城RedSuns车队近三个月的赛事数据拖进自己建的分析模型。
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红色预警。
——某场比赛的过弯方法,和她三年前给车队的建议几乎一样,只是把“延迟刹车”换成了更隐蔽的“重心转移”。
米花拿起桌边的罐装草莓牛奶,拉环“啵”地弹开,草莓的香气混着电路板的味道漫开来。
作为躲在网络暗处的顶级数据分析师,她的瞳孔因兴奋而微微收缩。
“藏得够深啊。”
所以当凉介的电子契约弹出来时,她轻笑一声,把提前写好的加密协议发回去。
附带一行小字:
“每周三次数据更新,延迟超过10分钟,协议自动终止。另外,贵队技师的维修记录里有错别字,‘刹车盘’写成‘杀车盘’,建议校对——细节决定成败,凉介先生。”
——电子契约在网络中完成交接的瞬间,凉介发来消息。“欢迎加入Redsuns。”
米花的显示器上弹出新窗口,RedSuns的技术文档库正缓缓解锁。她随手点开一个比赛录像,画面里黄色FD3S过弯时车身侧倾得厉害,车手还在哼着跑调的歌。
“技术不错,就是有点吵。”米花啜了口牛奶,在备忘录里敲下:
“高桥启介(FD3S):情绪波动影响走线稳定性,需针对性优化刹车点提示。”
窗外的月光突然亮了些,照亮她桌角的相框。
——上面是曾经车队的合影,十六岁的她和队友拥抱在一起,队长举着奖杯。她那时开心的忘乎所以,露出两颗小虎牙。
她很小的时候就以天才的名义成名。
国十一二岁就拿国际数学建模、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那些被学界视为明珠的荣誉,在她少年时代的履历上堆叠成山。
可谁也没料到,这个能在数字海洋里掀起惊涛骇浪的少女,会一头扎进赛车界的轰鸣里。
她很早就开始为很多车队提供情报服务。起初只是在技术论坛匿名答疑,用一行行公式点醒陷入瓶颈的工程师。
后来名气渐起,加密邮箱里塞满了各车队的求助,从引擎参数优化到对手战术预判。
——某支濒临解散的车队因她的策略起死回生,另一支新车队靠她优化的改装方案横扫区域赛事。
十五岁时,她选择加入某支刚组建的队伍。
所有人都以为是场冒险,她却用两年时间,让人们看到“传奇”二字发生在眼前。。
只是成人的世界太过复杂。
赞助商为了曝光率明争暗斗,A品牌刚敲定的独家冠名,转天就被B品牌用双倍预算抢走,连带车队的涂装都要连夜重改。
技术团队为了核心参数撕破脸皮,某工程师带着调试了半年的涡轮数据跳槽竞品车队,临走前还格式化了所有备份文件。
更有甚者,为了在关键赛事里占得先机,竟有人暗中破坏对手的赛车传感器,让雨天抓地力数据彻底失真。
——那些藏在引擎轰鸣背后的算计,比最复杂的赛道模型还要曲折。
而车队的解散像场精心设计的掩护。
庆功宴上香槟泡沫尚未消散,车队LOGO就被连夜拆除,玻璃幕墙映出她沉默的倒影。
当昔日队友们带着赞助商合约转战职业赛场,镁光灯追逐着他们光鲜的新身份时,她却背着褪色的旧书包,在凌晨五点迈向最早的一班列车。
晨雾笼罩的月台边,她一转身,所有人都为她送行。
队长把她刻意留在吧台上的徽章塞进她的掌心,冰凉的金属贴着滚烫的皮肤,他像个长辈那样拍拍她的肩膀。
"去做真正的自己吧,这里的解散,是你自由的发车令。"
那时候还是高中生的她泪眼汪汪,攥着徽章的手指都在抖,"呜呜呜,队长……我们明明快拿到年度冠军了啊……"
"冠军哪有你重要。"队长扯了扯她的马尾,眼底藏着不舍却笑得洒脱。“你以为那些赞助商盯着的是奖杯?他们想要的是你的数据模型,真留在这里,迟早要变成被圈养的工具。"
当火车的轰鸣着进入站台,女队友们一拥而上把她裹进怀里。
"哭什么呀小哭包,"学姐揉乱她的头发,满是笑意,"我们的小不点该去闯自己的赛道了。以后不用再熬夜改参数,不用看赞助商脸色,多好。"
"可是……"她吸着鼻子,眼泪啪嗒掉在徽章上,"我舍不得你们……"
"傻丫头,"另一个队友掏出包装好的巧克力塞进她口袋,"以后打比赛赢了,记得在论坛发个加密帖报喜,我们能看懂。"
那个总沉着脸的队友,手指粗粝却动作轻柔地给她戴上鸭舌帽,帽檐压得刚刚好遮住眉骨,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温和。
“藏好点,别让人认出。”
旁边的学姐帮她理着被风吹乱的碎发,捏捏她的脸颊。
“小不点你长得太显眼,往人群里一站就被看到——记得把帽绳系紧,眼镜也别摘,平白给那些赞助商当靶子盯,不值当。”
她有些茫然地听着这些话,点点头。
当她坐上告别的列车,车窗映出队友们的笑脸。
火车加速启动刺破薄雾的刹那,她看到队长突然抬手,不是挥手告别,而是做出发车时那道凌厉的挥下——掌心向前,干脆利落。
——出发。
于是她来到群马,16岁进入群大,群大签了保密协议不公开她的信息。
(本来14岁就可以读,gap两年玩车去啦)
于是换上一身最不起眼的行头。
黑色运动服洗得发旧,黑色鸭舌帽压得极低,再加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厚得像蒙了层雾。
在抱着书本的学生里,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再寻常不过。
而如今高桥凉介通过网络找到了她。
她其实也观察他们许久。
从技术日志里那些未加密的调试记录,能看出他们对数据的坦诚远胜其他车队。
高桥启介的过弯误差会如实记录在案,藤原拓海的走线偏好毫无保留地共享,连高桥凉介的战术推演都附带完整的失败案例。
从队员间的聊天数据里,更能读到难得的纯粹。
没人计较谁的方案更出彩,只在乎“这样能不能让车队跑得更快”。
这种把数据当纽带而非武器的氛围,像极了当年那支会把彼此的失误分析报告贴在车库墙上的队伍。
——让她在代码的缝隙里,窥见了久别的温度。
电子契约的加密锁刚解开,凉介的私信就跳了出来,话语中带着淡淡的笑意,“启介说想请你‘远程指导’他的FD,他愿意用三个月的可乐配额交换。”
“不必了。”米花看着屏幕轻笑,“比起可乐,他更需要的是过弯时的心率监测仪——数据显示他每次冲线前肾上腺素飙升太明显,这是需要关注的指标。”
对话框沉默片刻,回了个无奈的表情,“他要是有你一半冷静,我的白头发能少三根。”
“凉介先生的发际线数据倒是很稳定。”
米花敲完这句,忽然笑了起来,窗外的月光恰好落在屏幕上,照亮了两人对话框里一来一往的数据流,像在夜色里悄悄搭建起一座桥。
下一条战术分析已经开始敲击成形。
——这一次,她要以绝对安全的姿态,在虚拟世界里掌控赛道的风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