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慢慢爬过书架,一抹橘红,停留在硬壳精装书的书脊上。
林望羽修长的食指抚摸着硬壳封面,像是在把玩一件珍贵的古董。
这是她学生时代,整理旧书时染上的习惯。
这强迫症,不知道是不是要把《红楼梦》也盘出包浆?林妹妹听了都得说一句:这位姐姐,倒比我还爱惜这纸墨。
身为图书管理员,她可能是当代盘书第一人了。
同事们总笑她,说旁人盘的是文玩核桃,她倒好,盘起了《辞海》、《大英百科全书》什么的。
这要是真有个“盘书小组”,那林望羽妥妥的是镇组之宝,C位出道。
“唉,这日子,过得真是没点新意。”林望羽撇撇嘴,思绪又飘到了九霄云外。
此刻,图书馆里安静得,如同她昨儿读的那本古代百合小说里的古代殿堂。
不过,按照那本小说里的套路,越是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后面越是藏着大戏。
这会儿,就该来阵穿堂风,把哪本书吹落到地上,然后,命中注定的人儿弯腰去捡,指尖儿不经意地触碰……
哎呦,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老掉牙的戏码?
可现实呢?
没有风,也没有人。
这偌大的图书馆摄影书籍区,只有她孤零零一人。
一排排沉默的书架,还有那些纸张间,散发着旧日气息的书页。
是知识的味道,纸张间的气息,是图书馆专属费洛蒙。
窗外,火烧云温柔地漂浮着。
晚霞绚烂,像月老失手扯断的红线,又似不慎倾覆的胭脂盒,软软地,将满室皆染上了一层暧昧的绯红。
月老: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红线断了也能再牵。我还可以打个漂亮的蝴蝶结。
绯红色的光线=百合文学里的高级预警灯。
她唇角微扬,这月老,要是改行当了纵火犯,记录簿上,怕又要添上几笔艳丽的朱砂。
“咳,胡思乱想些什么,赶紧干活。”她轻咳一声,收回飘远的思绪。
尘埃,在光柱中飘浮游移,不知怎的,竟将时间磨得迟缓。
时间迟缓=大的要来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林望羽,这种设定下最想谁来撞一下?
A. 戴着眼镜的冷感摄影师,话不多但对她,镜头特别温柔。
B. 新调来的实习生,跌跌撞撞,笑起来像书页翻动的声音。
C. 退役电竞选手来图书馆躲狗仔,结果一见钟情。
D. 神秘作家,戴口罩来还书,一开口就心动。
光与影,还有那些微尘,都缠绵成了绕指柔。
这晚霞,透过她十八层厚的心思滤镜,瞧着,更让人心尖发痒。
晚霞,像是谁失手打翻了水粉瓶,肆意晕染开来。
身份证上,可能职业为文艺女青年的林望羽,已在这文艺的结界中,归置摄影书籍一个多小时了。
图书馆这摄影区,亦或是积攒了三十年的尘灰,精装书皮在暮色下,黯淡了些许。
不过,这差事,她打心底里喜欢。
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唯有纸页翻动时,那小小的沙沙声。
这安静感,i人天堂啊。也是暧昧滋生的温床。
每一本摄影集,都是时间的宝石。
她喜欢翻开厚重书页,感受那些被镜头凝固的光影、情绪与故事。
只是,这凝固的,何止是光影,亦或是连少女的心事,也要封存在富士急限定款的胶片上了。
情绪还限量发售,甜成绝版初恋味。
按照《文艺青年修辞学十级考试》的说法,街上匆匆而过的行人是“偶遇”,旷野里孤零零的树是“守候”,山涧里的水流是“暗涌”……
毕竟,文艺青年的世界,咖啡馆拿铁的拉花里,可能都藏着文青密码呢。
WiFi密码都是诗集里的句子。
深红的丝绒窗帘,宛如戏剧落幕后垂下的厚重帷帐,只留暮色浅浅一线。
那光线,懒洋洋地落在摊开的《柯达摄影杂志》上。
柯达,多么复古的品牌。
时代的眼泪啊。懂的都懂。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摄影师的日记,终究,是用光与影细细编织的诗篇。
光,从不言语。
但镜头会说话,眼神会拉丝。
木桌面,几张照片静静地躺在那里。
银盐颗粒定格的荒原与野花,久久凝视,不知是记忆中海风的气息,还是泪水的味道呢?
有人说,摄影是无声的诗,每一张照片都沉默着,守护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那么问题来了,林望羽那“富士急限定款胶片”里,最有可能封存的“少女的心事”是?
A. 《文艺青年装腔指南》学习笔记重点。
B. 隔壁桌盘了十年的核桃特写。
C. 某个让她“心尖发痒”的“她”,在晚霞里不小心入镜的侧影。
D. 富士山五合目限定款空气。
人便是如此,静到极处,会渴望喧嚣;沉默过久,反倒向往热闹。
“真好啊。”她一边整理书,一边低声呢喃。
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真好”?
文艺青年口中的岁月静好,往往下一秒便被现实击得粉碎,像被拆家的哈士奇闹出的混乱场面,让人猝不及防。
她心里也清楚,摄影这回事,终究裹着少许自欺欺人的意味。
那些定格的瞬间,大多经过精心挑选,美则美矣,却并非生活的全貌。
而真实的时间,是奔流不息的长河。
从不停歇,亦不回头。
照片里的荒漠,或许早已被风沙掩埋,无迹可寻;
那树影,或许早已被砍伐殆尽,连根拔除,不复存在;
就连那片天空,也未必还是当年的颜色,早已换了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