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外星人降临到地球上这件事来说,更科幻的难道不是地球人迅速达成共识联合起来应对外星人吗?
那艘正二十面体的纯黑色飞船落在撒哈拉沙漠深处已经四十四小时了。符钧和仍没接到除了“封锁相关区域、阻止试图闯入封锁圈的人、警惕外星人出舱”之外的任何命令。
天气炎热、烈日灼沙。沙海之中,符钧和看着沙丘后面那座庞然巨物,少见地抽了一支烟。
陈默背着短冲,从后面走上来,胳膊跨过符钧和肩膀吊住,一起看向那难以形容的外星飞船,被烟味呛得嫌弃地咳嗽了一声,“咳,怎么警惕啊?符头,那里要是真出来了什么玩意,咱们打不打?”
“你说呢?”符钧和反手就往搭过来的小臂上打去。
陈默早料到了,即时抽手回来,看着符钧和的大手爪子啪地拍在了自己肩膀上,笑道:“我说什么?你是组长。”
符钧和顺手揉着被自己拍疼的肩膀瞪了他一眼,“组长现在征求副组长的意见。”
“两天了!这天又要黑了!上面还没新通知?”陈默望向西边天际。夕阳红得像一块炭,向沙丘后面坠去。沙漠特有的干燥空气扭曲了太阳的边缘,虚虚的晃动,既没有长河又不圆。
符钧和把烟头砸在沙地上,用鞋底撵灭,发狠道:“打!出来就打!我就怕它们不出来。”
事情要回到四十四个小时之前。
那个怪东西刚接近大气层就被各国太空监测网络锁定了。但在所有的传感器成像仪上,它都呈现为一个绝对的纯黑几何体,不反射任何光线,也不发出任何可识别的辐射信号,像一个戳穿了空间的洞。
它从天际滑向蓝星最大沙漠的腹地,一片远离人烟的无人区。这地方没有防御性武器覆盖,所以没有触发任何对它的阻拦,它平稳落地了。
亚当侥幸地用摄像机捕捉到了它降落的最后阶段。作为一位来沙漠寻找“极致孤独”的探险博主,起初他以为自己是看见了海市蜃楼,或者是孤独太久产生了幻觉。
缀满星辰的夜空下,月华如练,沙丘披银。在一望无际的幽蓝夜色中,一个巨大的、边缘锐利的纯黑色多边形,伴随着深沉的嗡鸣,垂直降下。它的减速过程违背常识,没有火焰,没有气浪,它稳定、优雅、轻盈地沉入沙谷。
嗡鸣声停止了,亚当的耳朵因为突然安静而听见了自己疯狂的心跳。砰!砰!砰!砰!……心脏撞击着它的嗓子眼,想要蹦出来!不是幻觉,他绝对没看错。那绝对不是流星,那是受控制的东西。是UFO!是外星人!
他扛起摄像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那沙丘跑去。他跑得跌跌撞撞。距离未知,后果未卜,他脑中只有一个燃烧的念头:他要去!他必须去!靠近它!记录它!
近观之下,这个纯黑体带来的压迫感更为震撼。它巍然耸立,堪比一座摩天大楼,人立于其下,渺小得像个耗子。它的“黑”是绝对的吞噬,所有光线触及表面便消失无踪。它的触感是一种违背常理的纯粹光滑,指尖无法留下任何印记。它微凉,与环境温度相当。它是怎么做到的?相比于实体,它更像一个“概念”。
亚当先是轻轻叩击,听到回响,但无任何应答。他继而用力捶打,冲着它嘶吼、大笑乃至痛哭流涕,然而它始终沉寂、无动于衷。
他疲惫地咽了口唾沫,压下嗓子的灼痛,也压下了最初的癫狂。同时,一个更为清晰的渴望升起——他,亚当,即将成为全球巨星!他要红了,他遇见了任何网红都梦寐以求的爆点!
他立刻打开电话,通过卫星网络登上“立方网”这个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直播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与外星人第二类接触”。
亚当的视频和直播在“立方网”上肆虐了整整三小时,才被全球联合干预强行掐断。亚当愤怒地吼叫了一阵。他执拗地将视频剪成了片段,发给通讯录里每一个名字,让他们帮他继续发,直到所有设备的屏幕被同一条黑底红字的加密信息覆盖:
【请保持原地静止。停止一切通讯。我方即将抵达,给予你专业保障与人身安全。重复,保持静止。你已处于全方位定位中。
——来自:联合国信息部特战团。】
七小时后,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旋翼轰鸣声由远及近,撕裂了沙漠的寂静。
三架M军的“铺路鹰”特种作战直升机和两架F国的“狞猫”通用直升机 卷着狂沙,降落在不远处。
一个加强排规模的联合先遣队,约四十名士兵,迅速跃出机舱。他们身穿沙漠迷彩,战术背心上挂满弹夹与装备,枪口低沉,快速对“纯黑体它”形成了一道远距离的、稀疏的警戒线。
另有一支四人组成的生化防护小组穿着厚重的白色生化防护服,快步冲向亚当,以一套干净利落的程序控制住他,将其所有个人物品一并封入特制证据袋,随后将他押送进一架直升机舱内的完全密封的负压隔离舱。
引擎咆哮,直升机迅速升空,朝着最近的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飞去。
亚当只梦想着“一夜爆红”,却未曾料想,他的视频和直播让所有“外星人故事”里那种“被秘密机构悄然封锁消息”的桥段无法实现。
当然,也未必全怪亚当。毕竟有卫星的国家都捕捉到了“纯黑体它”的轨迹。亚当的壮举,只是彻撕碎了少数国家垄断信息的最后一丝可能性,逼迫各国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单干,只得联合应对。
事实上,在亚当的直播开通的第五分钟,联合国已经召开紧急会议。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争吵并订购了摞起来比人高好几倍的披萨外卖加餐之后,联合国做出了三个初步决定:
第一,暂定代号“BX”,即“黑色未知体”,指代这个外星飞船;
第二,建立“蓝星联盟”统一应对BX;
第三,立刻封锁BX所在区域,终止一切未经授权的信息传播,并在联盟形成统一口径前,实施全球范围的舆情管制。
当沙漠腹地迎来第一缕曙光时,在更东方的Z国东海岸城市,津城,已经来到午餐时间。
城市的炎热不同于沙漠,是一种充满了人味和烟火气的焦灼。街道熙熙攘攘,行人步履匆匆,没人为了头顶司空见惯的无人机多费一个眼神,除非被吵得心烦白眼骂过去。
社会学研究员佘栖云正提着几个打包的餐盒,轻轻拉开“拨云见玥”直播间的门。她的老同学许玥正端坐在补光灯圈出的强光下,脸上画着几道俏皮的蓝色彩绘,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背景屏幕分屏播放着电影《降临》和一个被打上了粗糙马赛克的“亚当视频”。
“……所以这部电影的核心就在于,语言结构决定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真的要和……嗯嗯!亲们懂的!和某种不能直说的存在进行交流,第一件事就是破译它们的‘符号系统’。天知道它们长什么样,没准真像个七枝桶呢……”
许玥的余光扫到佘栖云,手指在镜头外悄悄指了下旁边,脸上却绽放出更灿烂的笑容:“家人们,我们休息一下,精彩稍后继续!电影别关哦,我去补个妆喝口水,马上回来哦~”
佘栖云送上餐盒——海底椰炖鸡、凉拌莴笋丝、甜椒炒虾仁、蜂蜜炖雪梨汤,外加一杯特供的罗汉果胖大海茉莉花茶。
“还得是你!栖云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许玥立刻嘤嘤嘤地假哭起来,声音却真的因为长时间直播开始嘶哑。她已经播了整整一个上午,从亚当还没被封,就开始了。她手快地录屏了亚当,现在手里握着第一批资源。
她张开手臂抱了过去,在她脸颊上留下一个鲜红的唇印,然后接过午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于研究员的严谨,佘栖云看着她,担忧地问:“小玥,用这种全网封禁、未经证实的信息做直播,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什么都等证实,黄花菜都凉了。帮助网友迅速了解热点,这叫新闻敏感度!你要知道,好奇是驱动人类主动性的最佳力量。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外星人,”许玥举起三根手指,眼睛笑成月牙,“这一上午我涨了3万粉,购物车里的辅酶Q10补了两次货。”
“可是……”佘栖云的“可是”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打断了。来电显示是她的导师 丹尼尔·马。她接起电话,听着听着,脸色逐渐凝重。
听筒里,导师的声音十分严肃,充满了紧迫感:“小佘,下面的话,出我口、入你耳,必须绝对保密:我向老夏强力推荐了你,加入首批‘第三类接触’前沿研究小组。他五分钟后会亲自打电话给你。你只有五分钟时间考虑是否接受。”
许玥看着佘栖云的脸从满面春风收敛得一丝不苟,心中形成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她知道,面前这位老同学的博导是一位人脉资源丰厚的学术大佬,这个节骨眼找栖云……
等到佘栖云刚一挂断导师的电话,许玥立刻凑上前,压低声音,眼睛亮得惊人:“是不是找你研究外星人?栖云,你可别想骗我!”
“我……”佘栖云无奈地莞尔一笑,“不能说,保密的。”
“那就是咯!栖云!你一定要给透露些消息回来!”她举起右手发誓,“我保证不会乱讲话!只说能说的。我就是想知道准确的方向!好栖云,求你了!我其实早上就提交了签证申请,可是审批通道关闭了。”她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臂,好像小猫踩奶似的晃着。
佘栖云摸了摸许玥的头发,“我还没决定参与……”刚说到这里,一个无号码的加密电话拨进来。五分钟到了。
电话对面是一个沉稳威严的中年男子声音,“佘栖云研究员?我是夏立国。”
没说职务。佘栖云心中一凛,谨慎而恭敬地回答:“夏老师,您好。”
“马教授已经向你说明了任务情况。时间紧迫,我只需要你回答:是否接受派遣,前往降临地附近的‘联合前线’基地?”
佘栖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一脸紧张、屏息望着她的许玥。学者的探索本能和深沉的责任感促使她深深点头,郑重回答:“我接受。”
“很好。请立即返回住所,一小时后有车接你。记住,绝对保密。”电话干脆利落地挂断了。
许玥扑上来搂住她的脖子,“千万给我打电话!用任何方式!全靠你了!还有!”她眼睛水汪汪的,声音带了哭腔,“让我知道你好好的。我担心你。”
佘栖云用力抱回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决绝,“嗯。我看情况。你保重。”
她转身离开直播间,步入津城午后的阳光中。未来的道路迷雾重重,但她清晰地知道,自己刚刚做出了一个将自己卷入风暴中心的决定。
——TBC——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