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头家的儿媳本在洗鱼,听到了这番话,不禁说道:“公子小姐真是宅心仁厚,妾身瞧贵人们口音不是本地的,可是来我们这里游玩的?要是有时间,可以去妾身娘家永春县走走,离这里不远,风景很不错,再尝尝石鼓白鸭汤。”叶观沁又听到了一道特色,含笑看向纪澜奕:“那就听公子吩咐吧。”纪澜奕难得见她如此俏皮,开怀不已:“你若喜欢,明日就去。”
老丁头一家做饭非常利索,不一会一道道热腾腾的菜肴就端上了桌,老丁头的女儿更是有心,见他们还给了老丁头夫妇如此多鱼钱,特地给每个人煮了一碗陈塘面线糊配萝卜酸。老丁头家的与儿媳快速的将马鲛鱼、白鲳鱼做成马加羹、鱼卷,老丁头更是拿出本事绝活,将海蛎子做成好几种吃法,当地有“二月蚝肥韭菜香”的说法,地道的海蛎煎做法,必须配当地产的青蒜苗。除了海蛎煎,还有炸海蛎和酱油水海蛎。
老丁家女儿能说会道,边端菜边给诸人介绍当地的奇闻轶事,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时,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港起航,沿南海航行至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到北岸卸货。返航时,怕空船重心不稳,不利航行,船员们就将当地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堆放在蟳埔海边。泉州经常受到倭寇侵扰,人们无力重建新房,就因地制宜捡些海边的蚵壳嵌饰在墙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蚵壳厝,老丁头家就住在蚵壳厝里。
正吃饭时,有几匹快马飞奔而来,又急急停下,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铠甲的少年将军,肤色微黑、身姿挺拔,英武有力的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老人家,来碗吃食,我们赶路。”他满面尘霜,仿佛行了很远的路,大喇喇的在纪澜奕与叶观沁身旁的桌边坐下,淡淡扫了他们一眼。
还未用几口,突然一阵嘈杂,老丁头一家忽然惊恐万分,只见海面一艘船乘风破浪而来,越来越近。少年将军立马起身望去,纪澜奕与叶观沁也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墨砚警惕的挡在他们身前。
只见船上站着几位虬髯大汉,手执刀剑,满面凶狠。老丁头一家仿佛习惯了一般,收钱的收钱,打包的打包,急急慌慌的四散奔逃,走之前还扒拉了纪澜奕与叶观沁一把:“公子小姐,海匪来了,快逃命吧。”
那少年将军微微眯眼,突然拔出佩剑,带领着侍从迎着海匪而去,纪澜奕担心的看了一眼叶观沁,咬了咬牙:“墨砚!”墨砚闻声而动,纪澜奕将锦袍撕下一截,塞进叶观沁手中,安抚道:“沁儿别怕,我会保护好你,你且用这遮掩一下面庞,莫让那贼人瞧见。”
墨砚已经横刀拦在了叶观沁与玛瑙身前,纪澜奕也拔出了龙雀刀,张开双臂,挡住叶观沁。少年将军忽然回首望来,他眼神明亮又果敢,忽然对着纪澜奕微微一笑,仿佛懂他心意一般。
转瞬间,海匪已经停靠在岸边,粗野笑着飞奔而来。少年将军怒叱一声,举着长剑杀奔上前,纪澜奕也丝毫不惧,挥舞着龙雀刀虎虎生风。两个少年倒是配合默契,合力击杀着凶悍的海匪。
墨砚则紧紧保护着身后的叶观沁与玛瑙,满眼杀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