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喜帖

第十五章喜帖

晚饭刚上桌,柯清就从公文包掏出一张对折的大红色喜帖,没等柯叶拿起筷子,“啪”地一声拍在餐桌的玻璃转盘上。那力道重得像砸下一块从炭火里夹出的烙铁,玻璃转盘受了热,瞬间“吱”地冒出一缕白雾,又很快消散在空气里,只留下喜帖边缘压出的浅痕。

柯叶的目光被那抹刺眼的红钉住——喜帖封面的烫金“囍”字凸起约半毫米,在头顶LED节能灯的照射下,反射出细碎又锋利的小光斑,像两柄交叉的小剑,直直刺进她的眼睛,让她瞳孔猛地一缩。她认出喜帖右上角的名字:陈静。这个名字像一根熟悉的刺,瞬间勾起她的记忆——那是她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成绩总比她好一点,每次家长会都被老师当作榜样表扬。

而此刻,喜帖上陈静的名字后面,跟着一长串醒目的定语:县财政局公务员、准科长夫人、全款学区房业主。在父亲柯清这样的长辈眼里,这串头衔等同于人生终点线前的金牌,闪得人几乎睁不开眼,也把柯叶“无证助理医生”“抑郁症患者”的身份衬得愈发黯淡。

“你看看人家陈静!”柯清的指腹反复摩挲着喜帖边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声音都带着紧绷的质感。他的语气像一杯调配失败的鸡尾酒——上层是对陈静“人生赢家”的艳羡,下层是对柯叶“不争气”的失望,中间还浮着一层薄薄的酸意,刺得人耳朵发疼,“跟你同岁,人家现在工作稳定,家庭美满,再看看你,连个执业证都考不下来,以后怎么办?”

话音未落,柯清又伸手把喜帖往柯叶面前推了五厘米。那抹红瞬间占据了柯叶的整个视野,像突然在她面前展开的降落伞,密不透风地挡住所有光线,也堵死了她想要辩解的退路。她攥着筷子的手微微发抖,指尖的凉意顺着筷子传到掌心,连桌上冒着热气的玉米排骨汤,都没让她觉得暖和一点。

母亲金琪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汤勺,伸手把喜帖的折页合拢,仿佛这样就能把丈夫施加的压力也一并折进去。“老柯,吃饭呢,别说这些了。”她试图打圆场,目光落在柯叶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担忧,“静静这孩子确实顺,一路没走什么弯路。叶子,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参加婚礼,沾沾喜气,也顺便散散心,总闷在屋里也不好。”

说话时,金琪手里还攥着一块没来得及放下的抹布,指尖无意识地带着抹布在桌角转圈,“嚓嚓”的细响在安静的餐厅里格外清晰,像在给这尴尬的气氛“磨皮”,试图掩盖那些尖锐的矛盾。柯叶没说话,只是低头扒着碗里的白米饭,米粒没滋没味地在嘴里打转,咽下去时像堵着一团棉花。

几乎在同一时间,柯倩家的客厅里,也上演着相似的场景。柯梅梅手里捏着同一张喜帖,正对着阳台的阳光欣赏请柬上洒金粉的“百年好合”四个字,金粉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她嘴里“啧”个不停,语气里满是羡慕:“小倩,你看陈静这喜帖多精致,人家这日子过得才叫滋润。你也去参加一下婚礼,多见见人,别总闷在房间里,跟社会都脱节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看看陈静,多好福气,嫁得好,工作又稳定,你要是能像她一样,我和你爸也能少操点心。”柯倩坐在沙发上,手里抱着一个毛绒玩具,耳朵里像塞了团棉花,母亲的话飘进来,却没怎么往心里去——她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比较,从上学时比成绩,到工作后比稳定,再到现在比婚姻,好像她的人生,永远要活在别人的“参照物”里。

柯健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钱包,拉开拉链时发出“哗啦”的声响。他直接从钱包里抽出三张红钞,递到柯倩面前:“随礼的钱我出了,你到时候去露个面,跟老同学聊聊天,也是应有的礼数。别总一副提不起劲的样子,让别人看了笑话。”

那三张红钞在柯倩眼前晃了晃,像三块沉甸甸的石头。她知道,父亲嘴里的“礼数”,不过是想让她在“正常世界”里露个脸,证明她没有“彻底不正常”。

两张一模一样的喜帖,像两道盖着红章的“征兵令”,硬生生把柯叶和柯倩从各自灰暗的角落里拽出来,押往那个被定义为“正常”的世界展示厅。去参加婚礼,意味着要面对亲戚朋友的追问、同学的比较,像接受一场公开的“审判”,是酷刑;可要是不去,又会被贴上“不合群”“性格孤僻”的标签,被长辈没完没了地念叨,是凌迟。

晚上,柯叶给柯倩发了条微信,附上一张喜帖的照片。没过多久,柯倩回复了一个“叹气”的表情包,后面跟着一句:“我妈让我必须去。”柯叶看着手机屏幕,仿佛能看到柯倩无奈的表情。她们视频通话时,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一面写着“逃兵可耻”的小旗——在长辈的期待里,在世俗的标准里,她们连“逃避”的资格都没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万物沉寂时
连载中归晓不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