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狮子身上,落满麻雀。”
在我二十四岁之后的某一日,我与老僧重逢。
和尚很老了。黄皮,浮上褐斑纹。
还是灰布衣。
布衣漏风,缝了又补,到后来眼睛坏了,坏透,看不清针孔。
他说他病了。
他说,他快死了。
人将死,跪在神像前。千年前的观音,千年之后,惯看信徒生灭无常。
他放下苹果。一个个鲜活的,饱满的果。从野山里摘来。坐在石地上,躬着身,朝我笑了笑。
“人都会有这一天的。”
在他对方,我学他盘腿坐下。
我问他还有没有遗憾。
“人没有**,哪来的遗憾呢。”他笑了笑。
“施主。凡事都有机缘。”
“缘聚则在。缘尽则散。”
“既然都是机缘所致,那么所谓**,也只是妄想。”
“没有妄想。哪来的**呢。”
我仰头,望天:“你在劝我放下。”
他没说话,却在我身前,放了一盏灯。
灯明灭,僧人老昏昏,面悲悯。手掌摩挲,胡下一把尘。然后拿起个苹果,往身上擦了擦,咬下。
果囫囵,顺着食道而下。直到果肉干净,一个果只剩幼幼一条芯。
“我患病已久,身上二百零六块骨头,每一块都疼。”
“这是我的机缘。”
“也是我必经之路。”
“所谓拿放,其实不由您做主。您不经历必经的,又何谈放下。”
“不过只是回避。”
“人回避,一避再避,终会避无可避。”
“又何必。”
“所以施主。”他朝我递来一个果,“您大可以尝尝。”
我顿住,接过果:“尝什么。”
“尝众生皆苦。”
我看着他,很久很久,直到果滚落,肺腑里,像是生出疮。骨缝间张出的脓,白的浓,从体部流出来的浓。横的疤,红的疤,渗出血,渗出腥。那一条条都是苦。却都匿于无常。
我剥开衣。像兽剥下皮。
那面目全非的身体展露于形。
“我尝过了。”我轻声着。
“我尝过众生皆苦。”
他塌落的眉眼皱起,凝望我,落下一滴泪。老朽的身体,一把骨,撑过端厚仁慈。
于是只手抚过我发顶。
“您懂得众生了。”
“这世上,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众生并不盲昧。”
“只是通由机缘,走在自己的道上。”
“忍受苦难寻常。”
他盘膝而坐,像尊肉身菩萨。消瘦,肋骨斑驳,几乎要入定。
“然后人会变得温和。”
“因为见识了苦难无常。”
那双手粗砺。苦惯的手,指缝黝黑,藏住太多香灰。由袖口间,传来一阵檀香。经年草木,他病痛,又垂垂老矣。
用太长的日子,熬出一颗慈悲心。
容下万物生长。
老僧替我披上衣裳。
临别,他将我扶起。
“施主。”
朝我躬了躬身。
“再见。”
我拉住他袖口。
“你会去哪?”
他滞了滞,缓笑:“我会归于尘中。”
后来老僧成了一坛白灰。
人说高僧死时会留下舍利。埋于火中,不伤不灭。可他什么也没留下。
人将他葬在佛堂后的泥山。人说他守在这守了一辈子。这是他的根。
可我笑说。
他弃了肉身。
不入轮回。
——第一部完结——
墨笑初昕
广东
2024.6.18
“当狮子身上,落满麻雀。”——宇宙探索编辑部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金刚经
在几经考量之下,蝴蝶视角,就在这一章,意外却合理的结束了。
外婆重病。坚持多年,如今已时日无多。在病房里,陪伴她时,写下了最后一章。直到写下这一章后,我忽然觉得,停在这里,也很合理。
至此,历经一年半,《妄春》第一部,算是收官了。也算是按照我今年年初的想法执行。今年安排写完第一部和启动第二部,算是完成一半目标了。谢谢大家长久的陪伴。
让我把一些分析放下来,和朋友交谈,语音转文字,有错别字,请原谅我吧。最近可能哭得伤眼,左眼起了一个包,非常疼,所以大量的解析都依赖语音转文字。
关于这一章的分析:
关于为什么会见到老僧人。
就是说在写这一章的时候,主要是要拉到几个部分。第一个呢,是。蝴蝶这个人呢,其实他在以前的时候,他是从来不会去。喊疼的。他也不会说什么痛苦。但是呢,他这一次非常明确的说出来了,在他和大小姐相见的时候说。大小姐使她痛苦。这个。然后呢?你在看到他最后和大小姐重逢的时候,对大小姐说的那些话的状态,其实是可以看到蝴蝶有了一种悲悯在里面
但这些东西它是怎么来的呢?蝴蝶为什么会发展出来这样的一个状态呢?就是对比起第一部分的蝴蝶视角,它娇气的样子和他第二部分视角和大小姐重逢的时候,他明显有更多的改变的样子,它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要靠这些东西去把它给推出来,因为蝴蝶经历了什么东西,经历了翠翠的事情啊,经历了一些大小姐的事情,然后呢,再回到他自己的一些东西,在经历了和这个僧人的交流之后。就是。和僧人的交流主要就是。展开了蝴蝶的悲悯之心吧
所以其实僧人和蝴蝶他们在交流的东西,就是佛教里面在讲的重点,就是无常,这个东西呢,就是没有什么是不会变的一种这样的状态,然后通游着这种无常所带来的痛苦,它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众生皆苦的状态,其实他们今天主要是在交流这个,那么蝴蝶从通过了解到了这种众生皆苦的一个状态里面,去放大了他的一种悲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