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川南小县城的火锅店。
“点中辣锅吧,四川人无辣不欢”,王姸看着手机上的点菜小程序淡淡的对李嫣说道。这对老朋友已经快一年没见面了。
“好呀好呀,不过我在北方呆久了。现在吃辣的能力退化了,不过试试也行”,李嫣望着窗外说道。虽然已是深秋,可是这座川南的小城四季并不分明,窗外的行道树竟然绿油油的,暗黄的路灯把叶片上的污渍映衬得更加分明。
“毛肚来一份、土豆来一份、麻辣牛肉必点……”
“还有饵丝,我可喜欢了”
“我也喜欢饵丝,饵丝这种美味只有云南和川南才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
“想起一个段子,网上都说四川人神得很,精神状态遥遥领先”,李嫣放下手中的手机看着王姸说道。
“对对对。我们四川人真的精神状态遥遥领先。我几个月前去了成都博物馆,你猜怎么样?展厅里全是乐呵呵喜笑颜开的各种陶俑。比如东汉的说唱佣,甚至还有一个庖厨正在快乐的卖猪头肉,来我给你看照片”,王姸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机点开照片库递给了李嫣。
“哇哦,是真快乐呀。喜笑颜开的陶俑真少见”。
“我们的四川老祖宗可真棒哈,2000多年前精神状态就遥遥领先。”
“不过,严格说起来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的祖籍是南京”,李嫣双手放在桌上托着下巴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王姸说道。 “真的吗?我家祖籍也是南京。小时候在族谱上看到过,我的先祖明朝时跟着一位将军打仗,从南京来到的川南”,王妍小而明亮有神的眼睛里惊喜已经压不住了。
“我家的族谱上写的也是明朝时跟随一位将军来到这里戍边”,李嫣略带激动的说道。而此时的王妍已经激动到恨不得要从凳子上跳起来了,“真的吗?真的吗?天呐,多么奇妙的缘分啊!”
“我以为就我家是从南京搬来的,没想到你家也是。那么多人的迁移在历史上一定有痕迹。回家翻翻族谱说不定能找到我们祖先曾经在南京的什么地方生活过,说不定在明朝应天府我们两家还是邻居。”王妍开心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起来,激动、喜悦的心情全在脸上写着。
“如果查到这些历史信息,我们可以去南京旅行,就叫“回到应天寻根之旅”!”
“好呀。那我先下单两包鸭血粉丝汤,我们先尝尝南京味儿。”
“可真开心呀!”
“是的呀!”
王妍和李嫣的瞎聊中,一大桌的菜都上齐了。
热气腾腾的火锅冒着白烟儿,锅里的辣椒在火红的汤里翻来滚去跟这二人一样激动。
“毛肚真好吃!”
“我喜欢红锅里的香菇,把辣味都吸收进去了,真好吃。”
“你说鸭血粉丝汤好吃吗?”
“应该好吃吧。”
“你说我们的祖先明朝来到四川的时候有火锅吗?”
“有吧。”
尽管这座南方城市的秋天并不明显,但是街上稀少的行人、把火锅店窗户吹得嘎吱嘎吱响的寒风还是告诉人们已经是深秋了。两人围着火锅边吃边聊,“寻根之旅好酷噢”,丝毫听不见窗外呼呼而过的寒风。
成都,四川省图书馆。
王妍站在四川省图书馆门口心想“省图书馆藏书500多万册,有很多的古籍,应该能查到点什么”。11月的成都空气里已经是湿冷的味道,一阵寒风吹过,王妍不禁哆嗦了一下,用手拉了拉脖子上围着的灰白条纹的毛绒围巾刷身份证过了闸机径直朝图书馆大厅走去。
“我在知网检索到很多文献,我发给你看看。”王妍的微信里李嫣传来了截屏图片。
“这篇博士论文《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文化孤岛研究》,还有这篇《朱燮元与明末贵州地方治理》,四川和贵州同属西南应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朱燮元曾经当过四川左布政史。这篇文章可以下载下来看看”,王姸拿起手机给李嫣发了过去。这篇文章王妍打开截屏图片时第一眼就看到了觉得这段历史有些熟悉,但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
王妍拿起放在桌上的热饮喝了一口,继续埋头阅读手中的书籍,一边看一边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相关的信息,一会儿又在平板电脑上敲打着什么。“明代西南移民主要以军事移民为主”“明洪武年间先后有六次较大规模的江南移民进入四川”“明朝年间江南人口稠密。洪武二十六年,移江南巨族20万人到云南”,王妍在平板电脑上写下这些她查阅到的信息。“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查阅的东西太多了,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多人的迁移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王妍充满了信心。
走出图书馆夜幕已经降临,夜晚的温度似乎更低了一些,王妍双手揣在黑色大衣的口袋里快速朝地铁站走去,肩上背着的黑色布包里装着从图书馆里借走的两本书籍。地铁站里人群熙熙攘攘,王妍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在图书馆里翻阅了一天各种明史相关的书籍,此时的王妍只觉得晕头晕脑的。她双手抱在胸前双眼紧闭着想要休息一会儿,突然她睁开了眼睛“我想起来我在哪里看到了相关的历史了’,贵州省博物馆”!今年夏天的时候王妍和挚友柳玉、程菲去贵州旅游,刚好在贵州省博物馆看到了一些相关的文物。
“好像冥冥之中有一根线在牵引着我去走近这段历史”,王妍的心一下雀跃了起来身体的疲惫也顿时消散了,“知来处,才能明去处。如果我的祖先在历史上无数的战乱、瘟疫、饥荒中没有幸存,也不会有我。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我想要了解我的祖先们、走近他(她)们,想要知道几百年前是什么样的缘由促使他们背井离乡从千里之外的南京来到四川,在南京他们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职业,从南京到川南几千公里一路上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我想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王妍在心里这样想着,眼神从迷茫突然变得异常的坚定。
“世纪城到了,需要出站的乘客请从左侧车门下车”,王妍匆忙背着包随着人群走去。
一进到家门的王妍就开始大喊“妈!妈!”
“怎么啦”
“我今天读了好多明史,明朝确实有大量军事移民从江南来到了云贵川地区。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做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可开心呢”
“是的呢,很意义。知来处,明去处。我想起来你外公也说过我们祖上是从南京应天府搬到云南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也别累着了”。
“真的吗?外公家也是。那做这件事情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赓续血脉,知来处明去处”,这句话记在了王妍心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