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害怕

除秦家兄妹外,留在亭子里的都是宗室。

睿王世孙景兆先说道:“案子发生在两天前,就在西头的桂树林里……”

一名小花匠按计划进林拔草时,发现婢女尸体。报给上头后,老睿王和景兆先一起处理此案——景兆先的父亲五年前病逝了,老睿王是其祖父。

婢女只有一处伤口,在头部,也是刀鞘形的一个长条,尸体被藏在两块景观石之间的夹缝里,用一簇茅草挡着,也恰是这一簇茅草引起了花匠的注意。

景兆先让一个老嬷嬷检查过尸身,婢女衣冠齐整,不曾遭过侵犯。

林子里没有特别可疑的物件和印记。

府里未发现闯入府内的陌生人,也不曾丢失过贵重物品。

婢女叫豌豆,十五岁,前年进府,一直在厨房做事,主要负责传菜,容貌隽秀,性格不错,没查到与谁结怨。

老睿王查了两天,没有任何收获,他不想让外人知晓自家事,便给豌豆买一口薄棺葬了,压下了此事。

但毕竟莫名其妙地死了人,府里人心不安。

而且,这桩案子让景兆先想起了秦祎一案,就想让秦禛帮着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什么线索。

安顺郡王用余光瞥一眼昭王,却还是把问题甩给了秦禛,“秦二姑娘,两桩案子是不是很像?”

这个男人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怕,而自己就要嫁给他了,唉……

秦禛看得分明,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说道:“的确像,但我依然坚持之前的观点。”

“兆先。”景缃之对睿王世孙说道,“本王有几个问题,需要你正面回答。第一,婢女住在哪里,什么时候离开住所,大概死了多久,如果没有基本的判断,可以形容一下尸体的情形;第二,有没有人知道婢女为何去桂树林;第三,从住处到园子这段路多长,有没有人见过该婢女。”

“是,十三叔。”景兆先思忖片刻,“婢女住在厨房后面,单独一个房间。无人注意她何时离开,也没人知道她为何去后花园。从厨房到花园的这段路不短,怎么也要走一盏茶的功夫,但没人见过她。发现尸体时全身僵硬,双手在头顶上支着,后来是被强行压下来的。”

怡然县主打了个寒颤,小声说道:“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秦禛暗道,听这意思,像是达到了尸僵最大化,死亡时间差不多在十二小时左右。

景缃之道:“发现婢女大约在七时,那么婢女可能在一更时分去了后花园,没多久就死了。”

景兆先点头,“祖父也这样说,那时候厨房干完活,下人们忙着洗漱,很难注意到别人。”

景缃之又道:“你们没查到什么人在那个时候同样离开过住所,去过后花园,对吗?”

“是的。”景兆先犹豫片刻,还是说道:“只是问了婢女,各房的主子们没查过。”

昭王微微一笑,目光秦禛脸上一扫而过,“这和没查又什么区别呢?暂时还不能和秦祎一案合并。”

安顺郡王壮着胆子问道:“为何不能?”

昭王道:“一旦并案,这桩案子就走入了歧途。”说到这里,他手上的柳叶小刀转了转,“你可能会说,秦祎的案子当时也没细查,不也确定是外贼了吗?本王告诉你,那不一样。”

景兆先道:“为何不一样?”

安顺郡王点点头,喉结发出咕咚一声,显然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景缃之戏谑地看了秦禛一眼,“秦二姑娘应该明白吧。”

秦禛当然明白,但她不想说。

秦祎解围道:“因为大长公主府只有一个主子,而且凶手被证明有武艺在身?”

大长公主府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而且秦祎是外人,与长公主府的人从未交过恶,如果还从内部入手,就是瞎耽误工夫。

昭王朝秦禛挑了挑眉。

他慵懒地窝在椅子里,一席宝蓝色道袍衬得其人面如玉,飞扬的剑眉下,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射出的并非是似醉非醉的眸光,而是挑衅和嘲讽。

秦禛微微一笑,颔首致谢——此人烦人归烦人,用意却是好的——婢女的确可怜,但睿王府主子们的事她管不了,也不能管。

安顺郡王和景兆先对视一眼,大约明白了——睿王府人际关系复杂,在内部没有排查的情况,直接归结于外部是不行的。

景缃之又问:“府里最近有什么奇怪的传言吗?”

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

秦禛有些意外,她知道昭王能干,但她以为昭王更懂江湖,而不是断案。

景兆先摇摇头,“侄儿一向不在意那些,不曾听说。”

景缃之朝怡然县主抬了抬下巴。

怡然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全然没有注意昭王的示意。

景兆先提醒:“二妹?”

“哦!”怡然恍然,“十三叔,侄女也没听说过。”

秦禛与怡然并肩而坐,目光向下,落在她绣着兰花的袖口上……

不知为何,袖口无风自动了。

景兆先对站在身后的婢女说道:“你走一趟,把晴雅晴柔和怡心叫过来。”

“不必了。”景缃之一抬手,制止了景兆先,“她们也不知道。”

安顺郡王不明白,“为什么?”

昭王停下转动的小刀,还是问秦禛:“秦二姑娘懂吗?”

秦禛不客气地反问,“秦二应该懂吗?”

昭王微微一笑,看向秦祎。

秦祎摸了摸鼻子,“这个真不懂。”

“是么?”昭王起了身,“很好,秦二少‘纵情声色溺于喧嚣’,难得有不懂之事。”

秦祎赶忙红着脸解释道:“妹妹,没有的事,绝没有。”

秦禛面无表情地说道:“二哥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不必摸鼻子,摸鼻子显得心虚。”

“哦。”秦祎尴尬地笑笑,用左手把右手按了下去。

昭王歪了歪头,若有所思。

安顺郡王和睿王世孙大概也明白了。

景兆先道:“十三叔要去哪里?”

景缃之迈步往外走,“放心,本王很快就会给你一个答案。”

他身高腿长,脚步徐徐,衣袂飘飘,很快便消失在假山的转弯之处。

景兆先道:“他知道凶手是谁了?”

安顺郡王点点头,“八成。”

怡然问道:“为什么?不是毫无头绪吗?”

安顺郡王道:“昭王负责六扇门,估计……”他的话没能说下去。

六扇门是什么衙门啊,暗探无数,只要昭王想,睿王府的这点事他就不可能一无所知。

怡然的脸有些白了。

秦禛的目光落在怡然不自觉向外倾斜的脚上。

她不知道景缃之是不是真能侦破此案,但她知道,这位怡然县主不但紧张,而且还下意识地想要逃跑,想来与此案脱不开干系。

那么,当她在水榭落座时,怡然故意避而远之,大约就是要给她一个警告——破了蔡文心一案,她的名声已经很恐怖了,最好不要再参与此案。

后来怡然追上来,提醒她此案关系到睿王府秘辛,也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再次阻止她参与此案。

那么,昭王来了之后,她说要陪她,就是想关注案件进展了。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能有这种城府,当真了得。

“咳!”秦禛轻咳一声,“怡然县主的脸色好像不大好?”

怡然振作了一下,挤出一个让人怜惜的笑容,“是啊,府里出了这样的事,的确被吓到了。秦二姑娘不怕吗?”

秦禛道:“我是外人,听听也就罢了,与县主不同。”

景兆先对安顺郡王说道:“十七叔,我们也过去看看?”

安顺郡王已经起了身,“赶紧的。”

叔侄二人一溜烟地跑了。

他们刚走,晴雅等人就过来了。

晴柔问道:“二姐姐,大哥和十七叔怎么走了?”

怡然道:“十三叔刚刚来过,他问了问具体情况,说案子很快就破,然后就走了。”

晴柔一下子跳了起来,“当真?”

“当真。”怡然不安地整理整理裙裾,对晴雅说道,“长姐,我去更衣了。”

晴雅道:“去吧,快点回来,水榭那边只有怡心一个人在。”

“是。”怡然福了福,朝秦禛略略颔首,快步离开了假山。

秦禛脚下也跟着动了动,她很想知道怡然去见什么人,会做什么安排。

但她也知道,她这样做除了已经死去的婢女,没有任何人感激她,而且还会给秦家人带来某种潜在的危险。

不可否认,秦老夫人的告诫起作用了。

秦家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容不得她在睿王府里放肆。

秦禛随着晴雅等人重新落座,静静地听着她们关于这桩案子的各种揣测。

秦祎凑过来,小声耳语道:“妹妹发现什么端倪了,刚走的那位有什么不对劲吧?”

秦禛摇摇头。

秦祎道:“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你的话那么金贵,才不会主动去关照别人呢?”

秦禛笑了,“二哥要是好好学习,一定会比很多人有出息。”

秦祎挺挺腰杆,“你且等着吧。”没过两息,他又凑了过来,“好可惜,看不到热闹了。妹妹,觉得昭王能成事吗?”

秦禛道:“一力降十会,只要他能抓住症结所在,要不了一个时辰。”

安雅和安顺,重了安字,所以改了一下。

来晚了,抱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害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缕衣

修仙女配谋长生

教科书中的朕

金吾夜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王妃的捕快生涯
连载中十月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