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这个损招有奇效!
那些年,在西北,尹氏那些宿将,几任甘宁总督,甚至是兵部过来督战的大员,到敦煌行辕揪赵毓,见了这一景儿都乖乖折返,不打扰赵毓睡觉。也不知道是怕了老赵的混不吝,还是怕了这小子的门神煞气。
这小子一直不和人,同谁都不亲近。
在西北这些年,薛宣平只听见赵毓唤他“封宁”,所以,他一直以为这个人姓封,名宁。
结果,今天,人家当面否认,这让薛宣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有。
方才,薛宣平其实一看到带兵封住雍京和绮镇边界的人是他,心中打个突:
——这官运也太亨通了!
——升迁未免太快。
——就算背靠西北军的功勋,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子,混成正二品武勋权贵,着实不对劲。
——西北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们,与他相比,简直个个都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除了赵毓,哪个还有这种机遇?
半夜,雍京北,绮镇南,边境上,竟然静的令人心悸。那位不姓封的“封将军”将这里守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那些原本想等一下看情况的行人们,要么原路返回,要么另寻他路,也就陆续散去。剩下的人,除了兵士,就只有赵毓和薛宣平,前进不得,也不能折返雍京,于是,他们就在官道旁边的树林中,给马散了缰绳,让它们自在吃些东西,自己则席地而躺了。
“早知道出事,今晚没饭辙,咱们在铺子喝羊汤的时候就应该再揣俩馍。”
薛宣平摸了摸早已经叽里咕噜乱叫的肚皮,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那些兵士。那里安静得连人轻声说话、马匹嘶叫的声音都没有,束甲带兵器的军士们静静坐着,像敦煌石壁上一排一排的雕像。
——赵毓部西北军!
陡然有些恍惚,薛宣平砰一下子坐起来!
像!
像极了!
如果周围没有稻田、官道、茂密的树林,与和煦的雍京盛夏夜风,兵士们身上俱是雍京编制的服色,他以为自己看到了赵毓的嫡系军队!那支,早已经被解散在敦煌的军队。大郑军队真正的王牌,不世出的名将与无数的辉煌战绩,却只能掩盖在西疆万里黄沙之下。
一瞬间,薛宣平似乎又回到了西北。
有万里黄沙,也有天山绿洲。
起风了,送过来浓稠的血腥味道,也送过来红柳羊肉和葡萄美酒的香气。
薛宣平扭头寻找赵毓,他想看看这位昔日的不世出的名将此刻的光景。
呃,……
此时的赵毓撅着腚,爬在河水边上,拿着牛皮水囊正在灌水。
这位昔日的不世出的名将一边灌水,一边扒拉水,还一边抱怨,“这水咋这么冷,连条能塞牙缝的鱼都欠奉。”
一瞬间,薛宣平立刻回到了雍京北绮镇南的小树林中。
“老赵,你看那些兵士,居然也没带干粮?”
“想必和咱一样,事发突然。”赵毓认命,知道一条小河里面捞不出大鱼,于是拎着水囊起身回来,靠着拔|出地面的大树根躺着,“他们应该也是急着出了雍京城,本想着到绮镇吃饭,却没料到天有不测,绮镇有旦夕祸福,今晚的绮镇大肉包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说完,有气无力的叹口气,“唉,~~~~~~~~”
薛宣平,“……”
其实,对于饥饿,他们挨得住。
真要打起仗来,三天不吃饭不睡觉的事儿常有,此时太平了,饿一顿都不是个事儿。
薛宣平又看了看那个不姓封的封将军以及他的部署,——这是一支诡异的,带着极强赵毓烙印的军队。
看来,抗一顿饭的缺失,也不是大事儿。
“老赵。” 薛宣平看着赵毓,“我想问你一件事,憋在我心里几年了。”
“账房不是知道我的钱在哪儿吗,你想借钱直接开口。”赵毓莫名其妙,“这点破事儿还用憋着?”
“谁跟你借钱了,我问正事。”
薛宣平一摆手,正色道,“当年,西北战事平息,你回了一趟雍京。”
当年,一封内廷司礼监的红封诏书八百里加急递送西北,赵毓只交待了一句“家中有事”就千里回京。
萧则与另三人随扈,却被挡在雍京城门外。彼时,雍京九门封锁,只有赵毓关防能进城。多年之后的今天,一些流言兜兜转转,薛宣平就算消息路子野,也只是隐晦得知,当年皇帝遇刺,生死未卜,东宫未立,大郑王朝在天下无察无觉中,经历了一场几乎要倾朝覆野的危机。
“当年那个光景,平定西北数百年战乱的大功,雍京内乱,老赵你就算趁机要挟朝廷割据土地,都不是没有可能。可是你补齐了八百万白银的军饷,一刀裁撤了西北军,自己回冉庄种地去。”
“你咋想的?”
“有什么比裂土封王更重要?”
赵毓一边听着,一边喝水,一边从怀中拿出浓重香气的手帕擦了擦嘴,有些莫名其妙,“有很多事都比这玩意儿重要啊。我们明天能不能到绮镇,绮镇到底咋了,绮镇的肉包子到底是加大葱还是加豆角又或者是加茄子,哪个更好吃,等等。”
想裂土?
大郑一千二百年,有这个想法的衮衮诸公,坟头都成古迹了。
薛宣平也知道问不出啥,“你啊,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没出息。”
赵毓一挑眉。
薛宣平,“我看,在你眼里,裂土封王也不如你那个小白脸热炕头。”
赵毓一乐,满脸发|春,不住点头,拿着香气浓郁骚气十足的手帕又擦了擦手,“这到是句实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4章 144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