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西读书的时候学校推行的是应试教育,家里主张的是亏欠式教育。
学校的书是为了考试而读的,很多老师都说过课本上的内容可能我们终极一生都用不到,小学的算术加减乘除就可以覆盖我们生活所有的算术题,如果不再继续进学课本上的知识就会慢慢被遗忘,交回给老师。
程西的父母总说是为了他们好选择南漂打工,在外工作日复一日埋头苦干,只为了年底春节那一周的团聚。家里老人也总是劝导小辈好好学习,争取以后有出息后报答父母。这是一种农村默认的模式,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山村孩子最好的出路。
程西的父母总在强调两人不是重男轻女之辈,一直践行着这个承诺,程西不懂什么叫重男轻女,但她从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区别对待中品味出了词义。一个女人痛恨自己的性别,欺辱自己的同性小辈,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现实。
年幼之时孩子只是孩子,父母对于孩子并无什么区别对待之说。
等到人生的分水岭高考出现了,重男轻女最终还是被摆到了面上。九年义务教育是程西这辈最值得清醒的一件事,以往乡村的孩子都在这个年纪被家里赶到外面的黑工厂打工干活,赚来的薪资全部寄回家来帮扶赡养家庭。
程西多赚了三年的时光,用这个馈赠的时光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认识了更多的人打开了自己的眼界,程西如愿考上了高中,不出意外的话程西会是一名乡村大学生。
不出意外的时候意外总是会来的,程西的母亲关键时候总是一声不吭如同家里的隐形人,父亲不想让程西读大学但拉不下脸来做恶人。报道的时间越来越近,最后窗户纸还是捅破了,他还是撕破了脸皮让程西看到了他丑恶的嘴脸。他自称父亲只养他到十五岁,他便南下外出打工,同理程西已经十八岁也要学会自己外出谋生,并要把十八年的抚养之恩报答一下。相较于父亲,他自诩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多养活了程西三年。
家里从小实施的都是亏欠式教育,儿女是亏欠父母的,必须要报答父母赡养父母一世,灌输的都是“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的一套孝悌理论,生来便是亏欠父母的存在,无论任何事件都可以被反复拿来与报亲恩挂钩。
程西自觉亏欠他们十八年养育之恩,并一直想着报答,可是刚出社会的她接连遇到毒打居无定所,等近况稍稍好转之后便听闻父亲在亲戚面前痛骂程西在外独自享受不顾亲人死活。这引人发笑的言论让程西在无数个深夜含泪入睡,这便是父母亲情,于她而言父慈子孝并不存在。
跗骨之蝇不过如此,程西的父亲那辈的亲戚朋友们纷纷下场教训程西,每天都要自视甚高用言语抨击程西,程西还没学会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便被这波言论审判冲击得支离破碎,她曾想过哪吒那样极端的方式结束所有,结束她这场人生的闹剧。
幸好她挺过来了,她在这个大城市中找到了答案,年岁的增长和眼界的拓宽让她意识到那个男人的凉薄自私,那个女人的沉默顺从,他们用这些细细切断着与程西身体里的联系。
记住一个准则: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1章 家庭教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