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瑾悬浮于这片新生的混沌中心。他没有胜利者的狂喜,只有一种近乎虚脱的平静,以及骨髓深处弥漫开的、无法排遣的孤寂。厉煊(陈屿)最后那一推的触感,那意识链接断裂时的尖锐空无,比任何数据攻击都更具破坏力。他成功了,他点燃了这场席卷整个永恒国度的“瘟疫”,但那个与他共同孕育这“瘟疫”的人,却已湮灭在强制收容的光芒中。
他缓缓抬起手,能量凝实的手指在虚空中划过,调动着那枚已与自身核心深度融合的“梦之代码”的权限。他不再需要去刻意感染,这座城市本身,此刻已成为他们情感的共鸣腔。他“听”到了无数声音——惊恐、困惑、狂喜、暴怒、还有久违的、属于“人性”的悲鸣与叹息。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喧嚣的海洋,而他是这片海洋中唯一清醒的灯塔,承载着另一个人的重量,孤独地闪耀。
他开始有意识地梳理这片混沌。这不是重建秩序,而是引导洪流。那些因“情感冗余”而失控的清洁机器人,它们的舞蹈轨迹被颜瑾悄然修正,不再是无意义的旋转,而是开始沿着某种蕴含记忆韵律的路径移动,清理着元老院崩塌后留下的数据碎片,如同执行一场沉默的葬礼。那些在图书馆中肆虐的情感旁注,被他汇聚成一条条流淌的“记忆之河”,沿着虚拟书架蜿蜒,不再是粗暴的覆盖,而是成为了文献冰冷事实之外的、带着体温的注解。
他并非在创造一个新的天堂,只是在承认一个事实:逻辑与情感,从来不是非此即彼。天垣城需要稳定,但稳定不应以麻木为代价。他,颜瑾,或者说尚雾,成为了这失衡天平上,那个代表着“感觉”的、沉重的砝码。
然而,厉煊的痕迹并未完全消失。
在梳理数据流的过程中,颜瑾不断发现一些奇特的“印记”。它们并非厉煊作为执政官留下的官方指令,而是更深层的、几乎与城市基础架构融为一体的隐藏协议。一些关键的能量节点,其加密方式带着厉煊独有的、混合了冷静与偏执的风格,却在他(颜瑾)的意识靠近时,温顺地敞开,仿佛早已预设了他的权限。一些被元老院标记为“已归档”的废弃数据区,当他以“梦之代码”的频率探入时,会浮现出短暂的、属于他们共同记忆的场景碎片——不是完整的回忆,而是一些感官的切片:淋浴间冷水的刺痛,灯塔里蜡油的气味,甚至还有陈屿父亲那警棍落在皮肉上的闷响……这些碎片如同幽灵,徘徊在数据的阴影里,是厉煊在漫长岁月中,偷偷埋下的、未被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完全理解的伏笔。
“你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吗?陈屿……”颜瑾抚过一道刚刚自动修复完毕的数据裂缝,低声自语。厉煊的牺牲,似乎并非临时起意的绝望之举,更像是一个准备了数百年的、庞大计划最终的执行键。
就在这时,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熟悉的意识波动,如同风中残烛,触动了他核心深处的“梦之代码”。不是来自外部混乱的数据洪流,而是来自……内部。来自那枚代码本身的最深处。
颜瑾猛地僵住,全部意识瞬间内敛,聚焦于那搏动的核心。
不是幻觉。
在那片由跳跳糖、铁锈、未竟承诺和最终牺牲共同熔铸成的代码深渊里,一点微光正在挣扎。那不是完整的意识,甚至不是碎片,更像是一段……执念。一段被厉煊在最后时刻,以自身存在为代价,强行剥离并注入“梦之代码”的、最本质的“签名”。
它没有形态,没有声音,只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和一段循环往复的、烧灼般的信息:
“找到我。”
不是“救我”,而是“找到我”。
颜瑾的心脏(或者说,他意识核心的模拟体)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厉煊没有完全消失!他以一种超出元老院理解、甚至可能超出他自己预料的方式,将一点核心的“存在”,藏在了这枚他们共同创造的、最不可能被格式化的“梦”里!
希望如同毒药,瞬间注入他疲惫的灵魂。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恐惧——如果这缕执念被发现,如果元老院有残存势力意识到这一点……
他必须行动。更快地掌控这座混乱的城市,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创造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去“找到”陈屿残存的痕迹。
颜瑾的目光投向数据洪流中那些依旧在负隅顽抗的、元老院的残余堡垒。他的眼神变得锐利,那里面不再仅有属于尚雾的艺术家般的敏感,更融入了属于厉煊的、执政官式的冷酷与决断。
他抬起手,不再是引导,而是命令。
那些被他梳理过的记忆之河,那些跳着葬礼舞蹈的机器人,那些渗透在每一个数据缝隙间的感官碎片……所有被“梦之代码”影响的存在,同时接收到了同一个清晰的指令:净化残余,同化抵抗。
混沌开始显现出秩序的雏形,但这秩序,建立在鲜活的情感与冰冷的执行力诡异的结合之上。一座元老院下属的防御节点,其外部屏障在被“情感星云”侵蚀的同时,内部结构被强行注入了关于“背叛”与“忠诚”的矛盾记忆,守军的逻辑核心在激烈的内在冲突中自我崩溃。另一个试图重建通信的残余小组,他们的信号被篡改,接收到的不是指令,而是那段循环播放的、带着货轮汽笛声的“未完成承诺”……
这不是征服,而是更深层次的“感染”。颜瑾在用他和陈屿的故事,作为武器,重塑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感受到那缕藏在“梦之代码”深处的执念,随着他对天垣城控制力的增强,似乎也变得……稍微清晰了一点点。它像指南针,微弱却坚定地指向某个方向——不是物理坐标,而是某种更深层的数据结构,可能与城市最核心的、连执政官都未必能完全触及的底层协议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