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浅站在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书包带。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他能感觉到陆时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在自己身上。
“你们...认识?"林阿姨——现在应该称她为林姨了——惊讶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陆时先回过神来:“我们是同桌。"
“这么巧?"温浅的父亲温岭眼中闪过惊喜,“那太好了!小浅,以后陆时就和你一起住了,你们兄弟俩要互相照顾。"
兄弟?温浅的嘴部抽搐了一下。他十七年的人生中从未设想过会突然多出一个“兄弟",更没想过这个人会是今天才认识的转学生。
“你的房间我已经收拾好了,就在小浅隔壁。"温岭热情地领着陆时母子参观房子,“小浅,带陆时去看看?"
温浅机械地点头,带着陆时走向走廊。两人一前一后,谁都没有说话。
“这是你的房间。"温浅推开一扇门,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房间很整洁,明显刚被打扫过。书桌、衣柜、单人床,标准配置。窗户朝南,下午的阳光洒满了半个房间。比温浅自己的房间还要大一些。
陆时把背包扔在床上,环顾四周:“不错啊。"
温浅站在门口,没有进去的意思:“晚饭六点半。洗手间在走廊尽头,热水器需要预热三分钟。"
“喂。"陆时突然叫住转身要走的温浅,“这事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温浅停下脚步,没有回头:“我知道。"
“所以...现在我们是兄弟了?"陆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调侃。
温浅的手指在门框上收紧:“只是住在一起而已。"
晚饭的气氛诡异得令人窒息。温岭和林姨努力找话题,温浅埋头吃饭,陆时倒是应对自如,但每当话题转向两个孩子,餐桌上就会出现短暂的沉默。
“小浅,你和陆时一起参加辩论赛吧?"温岭突然提议,“你们俩成绩都这么好,合作肯定能拿奖。"
温浅的筷子停在半空:“我习惯一个人参赛。"
“但李老师今天不是建议你们组队吗?"温岭看向陆时,“对吧?"
陆时点头:“嗯,不过温浅好像不太愿意。"
“小浅,陆时刚转学过来,你作为哥哥应该多帮助他。"温岭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就这么定了,你们一起参加。"
温浅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哥哥?他比陆时还小三个月。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回到房间,温浅重重地关上门,把自己摔在床上。他盯着天花板,试图理清这混乱的一天。新同桌、突如其来的大雨、共撑一把伞、然后是现在——他们成了“兄弟"。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是敲门声。
“干嘛?"温浅没有起身。
门开了,陆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罐可乐:“喝吗?"
温浅坐起来,犹豫了一下,接过一罐:“谢谢。"
陆时靠在门框上,拉开拉环,气泡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所以,辩论赛你真不想参加?"
“不是不想参加。"温浅斟酌着词句,“只是不习惯和别人合作。"
“怕我拖你后腿?"陆时挑眉。
温浅抬头看他:“你今天物理课表现不错。"
这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了。
陆时笑了,眼睛弯成两道月牙:“那辩论赛就这么定了?我们组队?"
温浅轻轻点头:“嗯。"
“行。"陆时站直身体,“明天开始准备?"
“好。"
陆时离开后,温浅盯着那罐没开可乐发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最终会同意,也许是父亲的压力,也许是陆时眼中的期待,又或者,只是因为他确实注意到了陆时在课堂上的表现——那个看似漫不经心的转学生,思维敏锐得令人意外。
第二天清晨,温浅六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时发现陆时已经坐在餐桌前,面前摆着两杯牛奶和几片面包。
“早。"陆时嘴里塞着面包,含糊不清地打招呼,“我妈做的早餐,吃吗?"
温浅有些惊讶于对方的早起:“谢谢。"
两人沉默地吃完早餐,一起出门。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每天都这么早?"陆时问。
“嗯。"温浅点头,“早自习前要复习一遍单词。"
陆时吹了声口哨:“不愧是年级第一。"
温浅没有回应,但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些,让陆时能够并肩而行。
教室里还没几个人。温浅刚坐下就拿出单词本开始复习,陆时则趴在桌子上补觉。同学们陆续到来,看到这对新晋“兄弟"坐在一起,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温浅,"班长江夏走过来,压低声音,“你和转学生...真的成了兄弟?"
温浅的手指僵在书页上:“你怎么知道?"
“大部分都知道了。"学习委员木知静也凑过来,“汪炀说他妈妈和你爸爸...你们现在住一起?"
温浅的耳根发烫。他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哇,那你们岂不是要朝夕相处?"江夏眼睛发亮,“两个学霸住一起,太刺激了!"
趴在桌上的陆时突然抬起头:“早啊各位,在聊什么呢?"
江夏和木知静立刻噤声,尴尬地笑了笑回到自己座位。温浅松了口气,却又对上陆时似笑非笑的眼神。
“看来我们成焦点了。"陆时小声说。
温浅低头继续看单词:“很快就会过去的。"
上午的课程平静无波。午休时,李老师果然宣布了辩论赛的消息,并直接指定温浅和陆时组队代表班级参赛。
“主题是'科技发展利大于弊',我们班是正方。"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两周后初赛,准备时间很紧,你们两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陆时爽快地答应。
温浅也只能点头。
放学后,两人留在教室讨论辩论策略。温浅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整齐地分类着各种资料和剪报。
“哇哦,"陆时吹了声口哨,“你这是准备多久了?"
“从高一就开始收集。"温浅平静地说,“辩论需要大量数据支持。"
陆时翻看着那些资料,眼中闪过赞赏:“厉害。不过辩论不只是数据,还需要一些出人意料的角度。"
他拿出手机,点开几个网页:“看看这些,科技发展带来的隐性影响,很多是常规讨论中不会涉及的。"
温浅凑过去看,发现那些文章确实提出了不少新颖观点。他不得不承认,陆时的思路很独特。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切入..."陆时边说边在纸上画出示意图,线条凌乱但逻辑清晰。
温浅不知不觉被吸引,两人头越凑越近,等回过神来,发现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几点了?"温浅看向窗外,天已经黑了。
陆时看了眼手机:“七点二十。饿了吗?"
温浅的肚子适时地发出一声抗议。他有些尴尬,但陆时已经笑着站起来:“走吧,我知道学校附近有家面馆不错。"
面馆很小,但干净整洁。陆时显然是常客,老板娘热情地招呼他。
“两碗牛肉面,一碗不要香菜。"陆时点完才问温浅,"你不吃香菜对吧?"
温浅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昨天晚饭时你把我妈放的香菜都挑出来了。"陆时笑道,“观察力是辩论选手的基本素养。"
温浅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种细节,即使是他的父亲也常常忘记他不吃香菜。
面条很快上来,热气腾腾。陆时狼吞虎咽,温浅则吃得慢条斯理。两人聊着辩论赛的事,气氛比想象中轻松许多。
“你为什么转学?"温浅突然问。
陆时筷子顿了一下:“我妈再婚,所以就搬过来了。"
“你爸呢?"
“去世了,三年前。"陆时的声音很平静,但温浅注意到他的指节微微发白。
温浅没想到会触及这样的伤痛:“抱歉。"
“没事。"陆时抬头笑了笑,“你妈妈呢?我从没听温叔提起过。"
“在我五岁时离开了。"温浅轻声说,“再没联系。"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各自吃着面条。奇怪的是,这沉默并不令人不适,反而有种莫名的默契。
“所以现在我们是难兄难弟了?"陆时突然说,眼里带着调侃。
温浅嘴角微微上扬:“只是恰好有相似经历而已。"
“嘿,你刚才是不是笑了?"陆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他的脸。
温浅立刻恢复了一贯的平静表情:“你看错了。"
“才没有!"陆时得意地说,“我记下了,今天,9月2日,温浅第一次对我笑。"
“无聊。"温浅低头喝汤,却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轻轻松动了一下。
回到家已经快九点了。温岭和林姨正在客厅看电视,见两人一起回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辩论赛准备得怎么样?"温岭问。
“挺好的。"陆时代替两人回答,"温浅的资料特别全。"
温浅有些意外地看了陆时一眼,没想到他会为自己说话。
“那就好。"林姨温柔地说,"厨房有水果,想吃自己去拿。"
两人各自回房。温浅洗完澡,坐在书桌前继续整理辩论资料。十点左右,他的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陆时探头进来,手里拿着两盒牛奶:“喝点?有助于睡眠。"
温浅接过牛奶:“谢谢。"
陆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环顾着温浅的房间:“你的房间比我的整齐多了。"
温浅的房间确实一丝不苟,书本按高度排列,笔筒里的文具分类明确,连床单都没有一丝褶皱。
“习惯而已。"温浅说。
陆时注意到书桌上摆着一个相框,里面是年幼的温浅和父亲的合影。照片上的小温浅笑得灿烂,与现在判若两人。
“你小时候挺可爱的。"陆时评价道。
温浅迅速把相框扣在桌面上:“有什么事吗?"
“哦,对了。"陆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U盘,“这里有一些我收集的辩论资料,可能对你有用。"
温浅接过U盘,点点头:“谢谢,明天我会看。"
陆时离开后,温浅将U盘插入电脑。里面不仅有大量学术资料,还有一个名为“辩论技巧"的文件夹。点开后,温浅发现是陆时参加各种辩论赛的视频和笔记。
他点开一个视频,看到初中时的陆时站在辩论台上,言辞犀利又不失幽默,完全不像平时那个散漫的样子。视频中的陆时眼睛里闪着光,自信而耀眼。
温浅不知不觉看完了整个视频,甚至没注意到时间流逝。他关上电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出今天陆时在面馆里的样子,谈论辩论时神采飞扬的表情,还有那句“难兄难弟"。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兄弟",可能比他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