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胡将军还算满意的神情,李彪心里悬着的大石头也终于放下了,大家心里也都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一些也就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了。
当天晚上,在胡将军的卧房里。
“你真的要收那孩子为徒?”胡夫人满脸疑惑道。
胡夫人生得一副好容貌,哪怕跟着胡将军征战沙场多年,皮肤却依然白皙,反而有着一种女性中少有的英气。
身着并不似外人口中的暴发户,走华贵风反而衣着质朴,衣服也并非是绫罗绸缎,只是普通的麻棉,头上发簪也是很符合自身的配置。
“收,为什么不收,反正我们闲着也是闲着,我这一生也没有收过徒,尹哥儿又没有继承我们这些都想法,难道这身本领真的就随我们一起埋入黄土吗”。
提起尹哥儿,胡夫人也不言语了,沉默地坐下。
以胡将军现在的威望,拜他为师的人可谓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比李彪有天赋的,比李家有钱的。
李家只是恰好在胡将军刚告老的时候撞上去,正好胡将军此时也有收徒的打算,而李家正好可以满足胡夫人爱钱的爱好。这只是在外人眼中的看法。
而为什么是李家。这就不得不说李家的地理位置了。李家位于的南单县,随说只是个县,但是位于京城旁边,不同于京城里面,处处达官显贵,一不小心就会得罪权贵,出来要夹着尾巴做人。且城内每日戒备森严,处处有束缚。李家作为当地首富,也可谓是地头蛇。
平时也乐善好施,与邻为善,与此地居民大多相处融洽,里里外外的人都会给李家一点面子。
生活在京城,随说是在天子脚下,可也并不比在这里舒服。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尹哥儿。
这尹哥儿大名胡尹,是胡将军和胡夫人的独子,也是老来子。要说这胡尹,和李彪年岁也差不了多少,早以神童之名冠绝京城。
胡将军夫妇此前一直征战沙场,诞下幼子后,觉得其年幼,受不了路上奔波劳累之苦,便将其留在京城,交由其祖母照看。
自其祖母去世后,便由府上管家以手料理生活起居。其后便进入湘论学堂进行学习。此后一切便在学堂里进行。
这个学堂较之一般的学堂规模更为宏大,里面的□□资历也是在整个京城排得上名号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所学堂是全封闭式管理,里面的学子平时吃宿都在学堂,上十天,修三天。当然了,在京城里能进入这个学堂的孩子都非富即贵,皆来自达官显宦之家,胡尹就是其中一员。
也正是因为这么早离开父母,胡尹自小独立且天资聪颖。在父母凯旋回来后,对待父母礼节有加,但并不显亲近。胡夫人情愿孩子能够哭着埋怨自己,甚至谴责自己,而不是现在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为了弥补亲情,胡将军夫妇也可谓煞费苦心,可是胡尹真的好像养成了先前圣人的一套,现在活脱脱一个小儒者。并不似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怀里撒娇。平时也是温和如玉,润物无声。现下也只有每隔十天后休三天的情形下可以一家团圆,让胡将军夫妇尽尽舐犊之情。
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转让别的学堂,可是胡尹却婉言拒绝。他们也知不能逼迫孩子,也只能顺从。现下他们把京城里的宅子也卖了,家仆也散尽了,也希望换个地方重续亲情。
就把位置定在了南单县。在每次下学堂之后能够只有一家团聚,没有其他人打扰。另外收李彪为徒也是有着这样的打算。
两个孩子年龄相仿,胡尹平时休假在这里时一人也不至于因为没有玩伴而感到孤独。
胡尹自小便受祖母教导,从小便接触三坟五典、九丘八索之类的,三岁即可熟练记忆,被誉为神童,有前人诗中“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的风范。现在更是一头钻进古中,对于武术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觉得习得一招半式用以健身、防卫即可。胡将军也只是感到遗憾、惋惜。最终也只能尊重儿子的志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