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单娘子见萧青梧不语,目光一直落在莲心身上,心中暗暗叫了声不好。

莲心的母亲是掖庭里的老人,与自己交情甚笃,因此她以往没少照看莲心。而萧青梧又对赵小禾另眼相待,加上她如今地位不同往日,单娘子生怕萧青梧是记着之前的仇,要借机替赵小禾出头报复回来。

她立刻扬声对那女官道:“差事做成这样,确实该打!刘掌膳,还愣着干什么,拉下去打她五板子,也让其他人长长记性,看以后谁还敢不用心!”她这是想抢先处罚,既显得自己公正,又能让萧青梧消气,免得她发作起来处罚更重。

那女官应了一声,就要拉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莲心去打板子,莲心吓得浑身直抖。

“等一下!”萧青梧立刻开口阻止。

单娘子心里一紧,忙笑着问道:“萧娘子觉得五板子少了?你说个数,都听你的。”

萧青梧摇了摇头:“算了,单娘子,我看她也不是故意的,小孩子嘛,做错事在所难免,骂几句让她记住教训就行了,板子就免了。天这么冷,打坏了还得耽误干活,得不偿失。”

单娘子一愣,随即脸上笑得更真切了些,连声道:“萧娘子真是菩萨心肠!还不快谢谢萧娘子!”说着她推了莲心一把。

莲心懵懵懂懂,含着泪小声道:“谢、谢过萧娘子……”

萧青梧拍了拍她的脑袋:“好了,你快进房吧,以后当心点。”

看着莲心小小的身影跑远,旁观了全程的周妙怡这才笑着开口:“我听闻莲心与小禾之间向来不睦,萧娘子若是挂念小禾,我就把莲心调远些,如何?”

萧青梧听了急忙摇头:“千万别!就这样挺好的,说来说去都是小孩子吵架,常有的事,犯不着为了这么点小事兴师动众的。”

她曾经的确因为莲心欺负小禾恼怒过,但说到底,莲心也不过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子,就算母亲还在身边,在掖庭这个大监狱里生活,境况又能比赵小禾好多少?

以她如今在御前伺候的地位,只要表露出一点对莲心的不喜,莲心往后的日子好不了,说不定比曾经的赵小禾还要惨。

不过是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小孩子,何必呢,与其对着弱者挥刀,不如琢磨一下怎么给上位者使绊子。

下午,萧青梧给单娘子说了一声,带着赵小禾提前回了掖庭的住处。

太极宫是前朝旧宫,地势低平多凹陷,掖庭是用来关宫女罪奴们的地方,居住环境就更差了。宫女们住的宿舍常年阴冷潮湿,比大明宫的宫人宿舍条件差得多。

萧青梧关好门,立刻从空间钮里拿出许多高热量的食物,一股脑堆桌子上,让赵小禾赶紧过来吃。

赵小禾习惯了听她的话,因此即便看到那一桌花花绿绿的不知什么材质的包装袋,也没开口问,拿起拆了包装就吃。

趁着她吃东西的功夫,萧青梧四处打量,屋内环境跟她离开时没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寒酸破败,被子上一股潮湿的腐味,破口的地方露出填充在里面的干草屑和劣质麻絮。

宫内虽然每年都会发御寒的物资,但经过层层克扣盘剥,落到掖庭旧宫女婢们手上的,往往是最次、最旧、最单薄的那批,甚至是别人替换下来的破烂。

萧青梧深深吸了口气,李隆基不是垂涎她的美色么,以后有了机会,她一定要抓住机会提要求,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掖庭宫女们的生活条件!

“小禾,你想不想离开这里呢?”萧青梧看着两颊鼓鼓塞得像小松鼠一样的赵小禾问道。

赵小禾一愣,手上动作随之停下来。

离开掖庭宫?还是离开皇宫?可是她是个罪奴,没有圣人的宽恕,她一辈子都要在掖庭里待着。

她是很想离开,可是想不想不是由她说了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压抑的哭泣声。

萧青梧开门望去,只见两个年长的宫女正抬着个卷起来的旧草席匆匆从院中走过。

草席裹得很潦草,在一端露出双青白泛紫的、瘦小的脚露在外面,一动不动。

萧青梧心里沉甸甸的。

她默默看她们走远,才低声问院中一名神色麻木的老宫女:“嬷嬷,那是……?”

老宫女瞥了她一眼,司空见惯地道:“是西屋那个小丫头,病了有段日子了,没熬过去……唉,也是解脱了。”

“她……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家里有人来接吗?”萧青梧的声音有些干涩,“有人给她操办后事吗?”

老宫女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她问得多余:“谁知道叫什么,进来的时候有个小名,谁记得住。家里?进了这里的,家里不是死光了就是没人要了。一会儿抬去后苑埋了就是了。”

“就这么埋了?会给她立碑吗?有人给她写墓志吗?”萧青梧连声追问,她知道古人对死后事宜的重视,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便只能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天国,希望死后可以安享长乐。

“碑自然是有的,不立碑那不成孤魂野鬼了。”老宫女老神在在地闲话道,“咱们这死了人,都有一套现成的墓志模子,早就刻好了‘亡宫者,不知何许人也’之类的词儿,等人死了,把死期往上一填就行了。一个罪奴,谁还给她单独立传不成?”

傍晚时分,萧青梧返回大明宫。

路上积雪严重,踩上去须得小心着别打滑摔个大马趴。

【我突然想起一首诗,虽然不是很应景。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行宫》,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李隆基前往蜀地避祸,由于行程艰难,大量原本在长安皇宫和洛阳行宫中的宫女嫔妃或被遗弃,或就地安置。上阳宫便成为了收容这些落难宫女的场所。几十年过去,天子早已返回长安,这些宫女却被遗忘,她们在行宫中无人问津,孤独地度过了余生,直至老死。白头宫女这一典故便是出自此诗。】

9527的声音平稳依旧,不带任何情绪:【您提到这首诗,是因为掖庭内宫女病逝的场景,让您联想到上阳白头宫女们同样无人问津的凄惨生活了吗?】

萧青梧看着将晚的天幕,呼吸间白色的雾气笼在眼前。

【是有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想起来了。其实只是因为文化储备不过关,太文盲了,一提到宫女只能想到这首……】

【上阳的白头宫女们过得很苦,不过,在这种时代,还是这样的身份,其实能活到老,某种意义上已经算是一种幸运了,对吧?】

至少,活到了白头,还能“闲坐说玄宗”。

而更多的,是像草席里的那个,甚至没机会长大,就像无声的尘埃,消散在这重重宫阙之中,连一个完整的名字都留不下。

本周还是随榜单更新~[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围观大唐的日常
连载中寒潭白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