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六朝何事

所谓庠序者,古世早已有之,夏称东序,商曰右学,自五帝以至于西周,名称不一,各自流变。

及至汉世宗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设太学,又督郡学,庠序之教,始成体系。

隋唐废中正而兴科举,分科目而取士人。科举有常科,贡、生共取之。

生为生徒,出自官府所办的太、府、州、县学,贡则为乡贡,即各地学子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后到州县应试,经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

乡贡学子如若通过地方考试,大多会在当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称为“发解”,因此科举首试,即地方上的科考被称为解试,又称秋闱,州县预试的第一名则称为“解元”。

官办学府已多朝不限制学子出身,以唐周为甚,励学促学,本意为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官学仍然充斥恩荫勋贵与大小官员子孙,平民学子入官学难如登天,道路断绝。

两汉时太学卒业便可授官,即使是州县学卒业也可得吏,但及至李唐,虽开科举,仍重官学。

唐朝时,太学每岁都会向礼部荐送参考科考常科的生员,而有唐一百四十二年以来*,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太学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官学出身,则深以为耻。

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国力衰微,官学难以支撑,生员不及旧日三、四之一,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再加上六朝遗余门阀士族的势力进一步衰弱,民间私学自此开始兴起。

先帝仁宗皇帝大兴文教,扩充乡贡,进一步鼓励各地开办私学书院,并革除弊政,严令禁止官学中荫生过多,入官学必须以考为重,通过考核方得入学。

聊到这里,张毓秀不禁摇头:“……万事开头难呐,书院至今也不过才兴起二十年。

“虽然我朝已经不见衣冠士族、五姓七望,但官僚、勋贵家出身的子孙与黔首百姓混学一处也是前无古人、史所罕见,学生之间难免有摩擦,书院老师往往难办。”

在谢拂桐生前,书院已兴办许久,齐朝上下皆以文为重,混学一处早成常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以她还未曾想过会有这层缘故。

谢拂桐想起刘芝。她昨日已经指了一个女使陪刘婆婆回乡送推荐信给她。

谢拂桐之前说要替原主给大女儿物色一个京城的学校,写了信过去,小姑娘原本是很欢喜的,但知道母亲可能要调职地方、只是让自己上京读书后立马就不依了。搞得谢拂桐很是头疼,只能又写了两封信过去哄小孩。

好在这也让谢拂桐对京城及周边的书院有所了解,她从中千挑万选出一个学风清正的,托杨玘和宋霖帮忙牵线搭桥,还替刘芝写了一封推荐信。

宋、杨二人得知此事时纷纷咋舌。

宋霖:“不是,你就这样相信她了?不再多问两句了解一下情况吗?”

谢拂桐摇头:“她应该向很多人拼命解释过很多遍了。我只是觉得,看她的神情,当时她应该很需要一个人来相信她。”

……

刘芝,芝兰玉树,亭亭如松。

萍水相逢,祝你此生顺遂,功成名就。

*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宋霖今日启程回乡过清明,杨玘和谢拂桐在顺天门外送她,城外的萋萋绿草长得满路满地满眼都是,一直到目所能及的地平线尽头。

杨玘一边风风火火地替宋霖检查打点行李,一边佯怒地抱怨:“连不做一点事*,还好意思在那聊天在那笑!”

宋霖和谢拂桐闻此更加笑作一团。

送完宋霖,杨玘和谢拂桐一同回城。

宗庙之事,时羞之奠,有史以来,理所应当。

今年的春神祭设在清明的后一日,现下离清明和寒食还有几日,但路边已经有许多人家做起了子推燕。

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介子推报柳焚身,故百姓以“柳”纪念这位忠臣,教化儿孙尽忠守孝,不忘养育之恩。

如此民俗,清新动人。

两人刚入内城,见得一群鲜衣怒马的纨绔富家女轰轰烈烈地策马疾驰而过,呼朋引伴,好不威风,弄得街上一时之间鸡飞狗跳。

谢拂桐和杨玘避在街边,不住地拍打着身上沾染的飞尘。

杨玘愤愤不已:“这些不学无术的坏胚子纨绔!生来衣食无忧、含金弄玉,多少人求也求不来!她们倒好,不思进取,还成天做些扰民的混账事!……”

谢拂桐表示疑惑:“刚刚为首的那个是谁?怎么打扮得……”

这一问就好像不小心打开了杨玘豆子罐头的盖子,只听得杨玘倒豆子般噼里啪啦地一顿讲。

杨玘:“打扮得这样光鲜亮丽?这身都快逾制了!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王家六娘,当今王相的幺孙女。

“她今年才十四岁,向来最得王相的宠爱,在京城里无法无天惯了。

“不过也是奇怪,放着嫡支的长孙不爱,偏偏去宠一个次女生的幺女……

“坊间还有传闻说,三年前王家欲与楚王联姻之时,家中有两位适龄的小郎,另一位比现在这位更合适,是王六娘在王相面前替亲哥哥求来的亲事,让现在的楚王夫如愿以偿……”

谢拂桐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

往后几天居然出乎意料的平静,谢拂桐忙着筹备春神祭,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累得沾床就能睡着。

直到春神祭当天,晨光熹微,天子着十二冕旒,伴随吟诵声与奏乐声,在地坛上诵读祭词。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朝阳冉冉升起。

鼓声大作。

天子朝天神行礼,执礼器完成仪式。

离得近的紫袍官员和宫廷内侍可以清晰地看到圣上的动作似有迟疑。

永庆帝从祭坛上下来,面色万分不善,招来宫廷女官,退下场来。

不消片刻,几个头发花白的钦天监官员跑出来传陛下口谕,大意是钦天监突然测算出来如今并非吉时,加之天人感应,陛下也察觉此时祭祀不顺,已经决定叫停今日的春神祭。

满场皆惊愕。

不多时,永庆帝密责有司,相关人员皆杖罚二十下,听候发落。

当天下午,宰相王庭芳自上辞呈,言辅政无方,春神祭上礼器离奇崩裂,是上天降罪于大齐,是为不详。

百官上疏挽留。声势浩大,隐有逼宫之势。

王相再次上疏,言君主失德,劝诫天子发布罪己诏,并传位于胞妹楚王。

朝野俱震,此夜无眠,京城上下,屏息以待!

*真实历史上唐朝为618年到907年,共289年,本文中唐朝为618年到760年,共142年。

*连不做一点事,湖南长沙话句式,意思是“连一点儿事情都不做”。

今天周三,本周内完结副本一并开新副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六朝何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秋燥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捡垃圾(火葬场)

一纸婚契

冷酷上司是赛博Daddy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为官作宰三百年[女尊]
连载中迟迟归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