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说风

提起“夏季”“晚风”两个字,我总是无端地想起来“高中”,也许是曾经看过的青年文摘,或者青春伤痛文学的缘故,那时候看见过许多青春文学。他们写高中的夜晚,与朋友躺在屋檐上,感受着夏夜的晚风和漫天的星子,一起畅聊梦想,一起憧憬未来 ,一起担忧未来。那孤独亦辛苦的高中啊,随晚风永远远去了。

这个时候的晚风,是傍晚六七点时候,最迟**点时候的晚风。稍晚一些的晚风,例如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甚或是凌晨时候的晚风,多少便没有这样子的美感跟破碎感了,相反,由于这个钟点,大部分人已经下班归家,或者在外头玩的已经有了归宿,街道上的人愈来愈少,甚至越往后越寂静得无声,这个时候的晚风,竟还有些阴森可怖起来,一方面是由于人少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关于地理方面的因素,好像是唤作“热岛效应”,高中学的那点东西过了这两年我属实是记不清了,也好想是由于“夜晚,陆地的比热容小,所以降温快”这样的原理,这个我记得是初中物理学的。总而言之,稍晚一些以后,那晚风确是不再温柔,不再温和,而是凉起来,凉起来……

我还记得曾经有一次凌晨了,那时候我还醒着没有睡觉,。我一个人走至窗边,打开窗户看见外面的夜色。杨树叶子被这个时候的晚风吹得作响,风灌进窗纱里头来,那是一种透心凉的感觉。那种样子的风,是突然使你“一个激灵”的感觉。

我喜欢早些时候的晚风,那是关于青春的。可是这稍晚时候的晚风,我对她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愫,如果说提起前者,我想起来的是类似于《侧耳倾听》《听到涛声》这样的画面同记忆,那么提起后者,我想起的则是一些同年代,同大人,同儿时……很多很多模糊却又清晰的画面相关的东西。我想起来我看过的一九几几年时候那种质感的春晚的年代,我想起来以前那种照片质感里的夜晚的元宵节……不知道缘何回想起来这些,也许同童年时候有好多次同大人一起在这样的晚风里头归家的缘故吧,那个时候吹过那样的晚风,所以记忆里头便停留了这样的晚风。

有一种风,她吹起来的时候,总是有一些敏感的心,要写一些凉薄,寂寥的,伤感的,孤独的,写一些思念的东西。那是“秋风”。

伤感些的,诗人会哀叹起来自己这如浮萍一样的命,寂寥的,诗人们又想起来自己望不穿的孤独,思念的,诗人们总要在秋风响起的时候,思念故园同亲人。

当然,我自已感觉最深刻的诗词里的一场秋风,是纳兰容若的那场秋风。

本来是说风的,提起纳兰容若,我就又有好多话,好多话要说了。

“纳”“兰”“容”“若”,我真不知道,世界上,或者中文里头,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四个字,又怎么会有“纳兰容若”这样美的组合。我真的禁不住想问,这四个字,它怎么就这么美呢,为啥就这么美呢,它咋就这么美呢?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也许是因为看过匪老师的书,提起“纳兰容若”,我情不自禁就想起来“梨花满地不开门”这句诗了。想象一下,一个身着素色长衫(原谅我对清朝专业的衣服没有研究过,姑且叫它长衫吧)腰环玉佩,面如冠玉的男人,一手持书卷,一手负在身后,立在溶溶梨花之中,那是怎样一种绝美的画面来。

可能吧,我对“纳兰容若”这四个字这样情有独钟,这样心跳不已,不是这四个字到底有多美,是因为拥有这名字的人这样浪漫,这名字的故事这样浪漫……以至于,见到了名,就宛如是见到了人。

纳兰容若的那场秋风,他吟咏着爱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说不出话来,也想不出要说什么,分析什么,就是想再念一念那几句话: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问君何事轻离别……

如果说,容若的秋风,是爱别离的浪漫伤情,那么对浪漫追求至死不渝的李白的秋风,则别有另一番韵味。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后三句人们对于是否是李白所作有争议,此处不作讨论)

我念起容若的诗,就像是看见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面对错过的爱人,温柔地擦去她脸上的脂泪,虽相对无言,却在遗憾里,情深意浓,念起李白的诗,我就看见啊,那秋日长安夜晚的白月下,一个捣衣的妇人苦等自己丈夫不归,以至终日泣涕。

春风,晚风,秋风,都一一说了,还差一个冬风了。

至今,我对冬天的感情仍然是复杂的。冬天下雪,正因为此,冬天在我心里,始终是一个很两面的存在,一面是浪漫,一面又是似累赘一样的东西。这种累赘的感觉来源于它日日阴郁的天空,没有色彩的单调的白色,厚厚的积满雪的一切,包围着人,使人觉得逼仄,太重……心里头本来有点不开心的情绪,看见这种厚的,重的,单调的……景致,心就更加沉闷了。

更何况,冬还有冬风,要始终穿那么厚重的衣服,将自己围得严严实实的,外面那样凛冽,做什么都极其极其不如夏天那样轻松,自由,随意。

有一个词,唤作“触景生情”,春天的时候,饶是你心情再怎样不好,可是那似一双温柔手,似梁间燕子呢喃的春风啊,总是叫你记起来生命的好,记起来生活的快乐,忘记那些不高兴的事情,可是冬风呢,你只会在这冬风里头愈加想要哭泣,泪流,想起来自己这生命的冷冬,这样寒冷难耐……

难怪人们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看来冬天,是真的,这样子的阴郁跟沉闷。

风,有触感,风,也有味道。

春天的时候,诸君请到外面走一走,就会发现,那风里头有一股青草的味道,甜甜的。到了各色花盛开的时候,那风里头,全是花的蜜香,很浓很浓,我这里最常见到的,是那种似樱花一样的树,叶子是红色的(我孤陋寡闻,学识浅薄,实在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按理说,万事万物过之而不及,花盛开的时候,香是极其浓烈的,尤其是凑近的时候,可是于我自己,花的香不管怎么浓,我也不觉得头发晕,但是香水是真的不行了,太香的话,我的头就有些吃不消了。

诸君一定见到过,雨天的风的味道。

雨天里风的味道,我把它分成三种,一个是雨前。那个时候雨还没有来,天刚刚变作墨色,这个时候起了风,风会有一种皮革的味道,很沉闷,最常见到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夏日里极热极热午后的那种雨来之前的风。

若是我说到的,让我想起来冰西瓜,想起来莲花,想起来宋朝时候的那种雨,随之的风里,有一种很轻很轻的泥土味,同很淡很淡的花香,这个需要仔细些闻,就闻得到了。

第三种味道,在雨过后。雨过以后,要看是什么时候。有时候,雨在晨起时候停下来,有时候,雨在傍晚时分停下来,有时候,雨又在晚上停下来。早晨停下来雨以后,她的味道,我也说不出来,这总要诸君自己感受一番才好,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给诸君一个参考吧。那个时候风的味道,就像是我们总在小红书刷到的,那种被青色包围的,早晨升起袅袅炊烟的青石板路的村子里头,风过时候的味道跟触感一样。

在傍晚时候停下的雨,随之的风,还保留着花香同泥土香,而晚上停下的雨,随之的风,则没有什么味道,只单纯的有一种触感,使你要添一件衣服再出门了。那个时候的夜空里头,会漂浮着大朵,大片的云彩,夜空会变得非常的清晰,非常澄净,就像是洗过一般。可能是因为下过雨,空气之中的尘埃都裹挟着雨坠落了,我们看夜空的时候没了空气中灰尘的阻碍,因此才显得夜空那样子干净?记得以前的时候在哪里看过,记不清了。

又到了说秋风的时候了,秋风,真是……别说谈了,只是写到这两字的时候,心情就开始沉重起来。我真是相信了文化的力量,古诗词里那样子悲秋的情感竟然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使我真的无法做到那样达观豁达,可以吟诵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风的味道,是秋叶的味道。如果你在城市,这秋叶,自然是马路边堆积着的,等待被环卫工人扫走的落叶。而如果你在乡下,这秋风的味道,则是庄稼熟透的味道,使你一闻见,就亲切得忍不住泪流。

本来是计划说风情的,但一回看,才发觉在风的触觉那里已经说过了。

其实,说起风,我遗漏了很多很多,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一年又有三百六十五天,每一秒的风,每一分钟的风,都那样不同,我又怎么能将这样的风给说尽呢,说不尽。其次,我说起的很多风,同我的记忆有关,诸君看了,难免无法感同身受,会觉得我是无病呻吟,读来无感,我谈起来,自然没什么意思。另外,那些同我的记忆有关的风,有些我总可以写出来,可有些,文字是说不出来的。

最后,我想说,这世间的风,很多,你看,从那田园吹来的风,从那绿树浓荫里吹来的风,从那湖面上吹来的风,从那山谷中吹来的风,从竹林里来的风……

诸君,总要看一看的,如此,才不算辜负了这风色如许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围炉夜话
连载中槛菊泣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