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的路线,先从京城南下前往河南府,也就是唐时的洛阳。
洛阳乃明澄的故乡,晚年曾任洛阳令,并卒于任上,此次的任务主要是探访明澄的后人,看是否能从明家后人手上找到一些与《羯鼓实记》有关的文籍。
待洛阳的探访结束,一行人还会继续西行去往唐时的都城——长安。为现在的西安府。
据说唐玄宗尤爱羯鼓,称羯鼓为“八音之领袖”,更留下“羯鼓催花”的秩闻。
到大乾时,羯鼓虽不再盛行,但并没有失传。长安定然会有更多关于羯鼓的故事。
只天公不作美,队伍行了两日,出了京城行至定河桥段就遇上大雨,被一队施工的差人告知此地因连日大雨,前方官道崩塌,暂时无法通行。
不得已之下,一行人只能暂时歇在就近的驿站。
因为大雨再加道路不通,逗留驿站的客流众多,房间有限,故云宓和温宜安排在一个房间,三个丫头要随时伺候主子,庇邻又没有多余的厢房,也只能与她们挤在一间。
周砥、阮永、董太医三人也挤在一间,云泽和冬阳住一间下房,其他护卫以及车夫则被分别安排在了兵房和马厩。
待安顿好,驿卒送了热茶上来,退出门后,绿萼正准备关门,在听到刚出去的驿卒唤了声“李大人”,不由往外一瞧,见到走廊里正与驿卒迎面走来的男子时,当即回过头来朝云宓说道:
“姑娘,李大人也在这里。”
云宓一愣,快步来到门口,便见到披戴着斗笠蓑衣、身上的官服半湿、靴子裤管均沾满泥水的李康。
这会儿他正跟驿卒点头示意,接着推开了隔壁房间的门。
“李大人?”
云宓惊讶地唤了一声。
李康转头一看,同样面露惊讶,“云姑娘?你怎会在这儿?”
云宓绽开笑靥朝他走了过去,李康看了看又脏又湿的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后退半步,“抱歉,我身上太脏了。”
云宓关切道:
“李大人先进去换一身干爽的衣裳,可别着了凉,晚些我再跟李大人叙话。”
李康随朝她揖道:
“失礼了。”
待李康进房关上了门,也回到自己房间的云宓被温宜拉着一脸好奇地问:
“云姐姐,他是谁呀?”
“他乃工部主事李康,是我兄长的挚交好友。”
“哦~难怪云姐姐跟他这么熟。只他怎么那副模样?”
云宓也感好奇,刚才看他浑身湿着,又不便多问。
待两人刚喝完一盏茶,门外便响起两声礼貌的轻叩,绿萼去开了门,门口李康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雪灰色直身站在那里,见到云宓和温宜走出来,便朝两位姑娘见礼。
温宜也不管与他认不认识,一副自来熟的口吻:
“你刚才做什么去了?怎如此狼狈?”
李康并不认得温宜,只以为是与云宓同行的朋友,便回道:
“在下刚才正带着人在外疏通河道,不慎脏了一身。让两位姑娘见笑了。”
因房里都是女眷,尤其有公主在,云宓也不便请他进去坐,便只站在门口跟他说话,“李大人何时到这里的?”
“有十来天了。近来这里连日暴雨,百姓受灾,圣上命我前来勘察河道,治理水患。”
“那现下怎么样了?”
“已在极力疏通,定河两岸的百姓也都已妥善安置,崩塌的官道也在紧急抢修,只这雨不知下到何时,路面随时会有塌方的情况发生,不知两位姑娘何故到此?”
云宓随将外出采风之事告知了李康,李康在听说还有周砥一起随行时,心里不由一抽,极力掩饰住面上的不安。
三人说话的声音似乎惊动了离他们不远的周砥、阮永、董太医他们,三人开门走出来,周砥见到李康也感意外。
前段时间圣上命李康外出勘察西南一带的河道他是知道的,只没想会凑巧在这里碰上。
都是熟识之人,周砥便将李康迎到自己房里去了,向他了解道路维修之事。云宓和温宜也跟了过去。
待大家说完了话,云宓跟着李康一起出了门,在李康准备走往自己房间时,云宓叮嘱:
“雨急路滑,李大人平日在外可要注意安全。”
看着外面久下不停的雨,眼前浮现他刚才又湿又脏的一身,云宓隐隐为他担心。
李康停下脚步,与她相对而视,“道路修复还需要几日,这几日你们也不要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云宓微笑,“我知道的,李大人保重好自己,不用担心我们。”
“那…我回房间了。”
李康目光温柔,抬手朝她一揖,进门后却又转过身来站在门口看着云宓,似不舍得关门。
云宓朝他笑笑,“你休息吧。”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一回头,便见除了董太医之外,其他三人正站在他们的房门口望着她。
云宓有些尴尬,刚刚李康起身离开时,她也自然而然地跟着离开,她明明看到温宜也跟着起了身的,谁知这丫头竟没有跟着一起出来,只放她和李康双双对对走过来。
她不由回头看一眼李康的房间,发现他还站在房门口看着她,见到她的突然回头,便有些不好意思,朝她笑了笑后关上了门。
那边的温宜笑眯眯地朝她走来,阮永也对她笑了笑便进了房,唯余周砥还站在原地,似乎也在看着她。
云宓整了整思绪,看向周砥, “周翰林还有事吗?”
“无事。”周砥淡淡应了一声,转身进去了。
本章中关于古籍乐谱那一段参考《羯鼓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 3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