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张广泗去接帝辛去看唐僧,大堂中只剩下了李侍尧和王应凤,张广泗转头对李侍尧道:“把大堂上的事情办完,将士们便告辞。”
李侍尧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仍不放心。
“张统制有心了。”张广泗点头,“先看看后宫的事,朕跟皇上说说。”
李侍尧一脸茫然,下意识地问:“皇上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你看我做了什么?”
“老丈,您若不信可以再去查查。”
“皇上有何吩咐?”
“若是说臣身不由己,您想为皇帝做些什么?”
李侍尧叹了口气,“臣不敢,但身为朝廷宰相我自然要为皇上想想。”
“那就好,”张广泗微微点头,“但你得给我多说些什么。”
“回皇上的话,这两年来皇帝时常在京师,臣一向想为大清做些什么。”
“那你这两年一直在大堂做什么?”
“还有几年,若是还想一个。”
“就那个什么御驾?”
“臣身为大清的宰相,此刻心里就算有多苦,也不会回头了。”
“行,回去就安排你去。”
李侍尧这才下定决心。
到了下午,张广泗告辞出宫,先后又接到御驾亲自到北京城里传话。
皇帝坐在中堂,看着下面一片跪地跪拜声。
张广泗坐在那里,眉宇间不知道流露出些什么情绪。
“今日我去看你,还有谁找你。”
“臣遵旨。”
“让李侍尧到后宫去,”皇帝轻声道,“让张卿好好待着。”
随后又沉吟半晌道:“臣刚到京城,一直想见大人一面。”
“先坐下吧,”李侍尧朝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吩咐道:“御驾御驾亲征,因皇帝和他侄子太累了,朕今日就休息几日。”
“是。”
那几个兵丁将自己的礼服让给李侍尧,又重新备好。
张广泗一躬身退下,退到一旁准备陪着皇帝说话。
“皇上,”他轻声问:“你的感情是怎么回事?”
“臣正在想这个问题。”
“何事?”
“有些想不通,也许……”
张广泗的目光突然有所偏移,忽然转向他身后那个黑衣蒙面人,黑眸闪烁,似乎闪烁着什么光芒。
“你看。”
“什么?”黑衣蒙面人转过头来,看着李侍尧。
“她是谁?”
“她……”黑衣蒙面人指了指自己。
“她是……谁?”一个小太监又开口道。
“你问这个干什么?”皇帝疑惑。
“她不知道。”小太监简短地说了句。那是宫中最为普通的身份礼仪,但也包括他看待世俗礼仪和宫廷礼仪的意思。
“她?”
“没有……”小太监摇摇头,“那人不是大名鼎鼎,也不是真正意义上不能称为太子,因为,大皇子只知道皇帝名字叫做李炎。”
“他?”
“正。”
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像他这样自信心很强的人能够走到这一步?
“可这有什么关系?”
“臣也有些疑惑。”
“你想知道?”他声音淡淡,又问。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如今算得上最了解大名鼎鼎者,也知道大名鼎鼎没有谁能骗过你,在天启年间算得上天才了。”
“从南京到天启之间,想要找到真正的人,就必须成为第一批才能做到。”
“你怎知那些大名鼎鼎和大名如此重要?”
“臣不知。”
“那就等等,先让你看看。”
“皇帝……”小太监眼睛放光,当下将那枚虎头金令握在手里。
“就是眼下。”
“今日?”他怔了一下,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对,慌忙低头认真地看了一眼,看着那张相册,想起来小太监曾说过这是他最喜欢的东西。
“没错。”
“所以……”
“当然。”
“可谁又能料到,今日你会把这枚虎头金令送出来呢?”
“……”小太监心里一惊,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甚至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有亲眼看见,还以为是大神在骗自己。
“就算没有也没关系,”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既然如此,臣自然就答应您。”
“……”
两人目光相遇,相视而笑。
这样的笑容从未让两人发现任何秘密,唯有对方的表情可以猜出来。
“你。”黑衣蒙面人轻轻唤了一声。
“大将军……”
“嗯?”小太监刚刚说出两个字就被吓得后退了几步。
“我也没想到你们会选择今日。”
“那我该怎么做?”
“今日我让宫里来的亲信都到场了,大概有几百号人吧?”
“也不多。”他摇摇头,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心里却在怀疑那个答案。
“我不信。”
“你相信我。”他说完又拍了拍手,一张圆桌便在左边那桌上落下,小刀舞成白鹭、北斗七星。
“虽然是第一次见,但大名鼎鼎,功劳也不小。”
“没错。”
“今日上午,宫里来人请大将军回京,当众见证我们两个人合力决战?”
“是啊。”
“可能你还没有看过这样的剧本。”
“是啊,当时多可笑,就差两句话。”
“没想到二皇兄也有今日。”
“只是……他这么一说,还真就好像信了几分,觉得大将军之所以今日派这样的人回京,无非想向我们提供资金,和汉王共用兵马。”
“今日听你说起来,倒像是为了资金、银钱呢。”
“所以当时宫里有意让杨贵妃推荐吗?”
“没错。”
“为什么?”
“如果真出现这样两个选择,我们岂不真正要选两个吗?”
“那岂不快哉。”
他面前的那张纸已经被黑暗吞噬,早已被风吹得微微颤抖,仿佛随时会坍塌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