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孟魂等人吃了几碗胡辣汤,过了一会儿。劳力额道:“师傅嘱咐我们,出来不要惹事情,我们还是先寻到大师兄再说。”关林荷奇道:“我们不留在这里,对付毕方吗?”劳力额道:“我们此次下山,是为了寻找大师兄。如果遇到一位妖魔,都要去对付,哪里还有时间去找大师兄呢?况且,妖魔鬼怪那么多,怎么能够收复完?”
关林荷点了点头,低头道:“好吧,我们赶紧走吧。”说着她起身,又抱起放在一旁的白泽。白泽又回到她的怀中,像是孩子依偎在母亲怀中一般。而她头顶的铃兰花,左右晃动,依旧那么清雅,也如关林荷本人。
沈德永休息片刻,便拉着箱子,走出了胡辣汤店。沈德永在徐州城走了一阵子。忽然,听到前方有人高喊:“让开!让开!让开!”但听敲锣打鼓声儿,响彻云霄。沈德永随着众人,躲在两边,瞬间,拥挤的人群,被大路劈成两段。中间的大路上,有两排军爷,径直走来。
旁边一位穿粗布的粗犷男子道:“王益考了状元,现在回到老家当县令。”他对着身旁不足七岁的儿子道:“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回到家长,也能坐上高贵的轿子。”男童稚气未脱的脸上,充满憧憬,他有力道:“父亲,我会发奋图强,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位有利于国家的人才!”粗犷男子欢喜地用右手掌,抚摸着男童蓬松的头发。
沈德永问道:“大哥,您说这大官,是王益?”那男子道:“对!”沈德永道:“这里的县名叫什么?”那汉子道:“桃花源县。”沈德永为了确定一下,又问:“徐州城的桃花源县?”那汉子笑道:“这位小兄弟,好有趣。当真是徐州城的桃花源县了!”说完,拉着儿子的手,将他抱起来,放于肩膀上,儿子站在父亲肩膀,看得那县老爷更加清楚了。等到王益县官走过,大街又回到起初的热闹劲儿。
沈德永拉着箱子,来到一处村庄。见村庄门口有几位大汉妇女,坐在村庄的路边,讨论话题。只听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道:“时间一晃,过了人生大半生,我从没离开桃花源县,也没有离开我们南漳村。我小时候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在村里,光着屁股玩耍。年轻真好。”说着,时不时地望着路边来回跑玩的童子。眼眶有些湿润,也不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另一老人,道:“村中变化不大,你看那几间砖瓦平方,是四十年前盖的,现在寡妇李氏还住在那里。自从李平去了外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留下李氏和她的儿子。李平想必在外面发达了,不愿意回来了。这房子也没有心思从新盖了。”说完,盯着那平方瞧了发呆。
手中玩着两颗珠子的老人,他嘴角抽动一下,笑了笑道:“村中的宁静,是那些大城市比不了的。城中繁花似锦,村中休闲安静。我们几位老不死的,在这村中活得也是那么得劲儿。”两颗珠子相撞,发出格格的两声儿响。玩珠子的老人,他眯着双眼,瞧了一眼树桠上窝着的燕子,只那燕子,用脚丫子戳了戳背上的羽毛,似乎在挠痒痒,接着,它叫唤了两声儿,一颗黑不溜溜的脑袋转了转。
沈德永心中对着桃花源产生兴趣,忙上前去,很是谦卑地问道:“大爷。我是从江苏来的。”
他看这几位老爷爷,慈善祥和,也不像什么坏人,直接自报家门,也不会担心他们会将自己怎么样。坐着的几位老人,远远地就看见了这位少年,只是因为不认识,也不好意思去询问这少年来这里干什么。只不过有一位老人,心中猜测,少年拉着箱子,这箱子里放的是什么呢?
老人方才顾着聊天,也没有多想。只是用他们那双看破红尘的眼眸,多瞧了瞧沈德永一眼。现在沈德永自己上前打招呼,一位眉毛飞扬,全是白色的老人,接话道:“你好啊,小伙子。欢迎来到桃花源。”沈德永立刻道:“大爷,能给我介绍一下这桃花源吗?”
一位手中拿着树枝,在地面上画什么画的老人,应答道:“桃花源县。从我出生,都是这个名字,听我祖上老人说过,之所以叫桃花源县,是因为陶渊明。你知道陶渊明吗?”说着他停止画画,扬起了头,用那双苍老的眼眸,瞅着沈德永。沈德永道:“知道。东晋的文人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说完,他才意识到自己自己读过的书对自己是大有裨益。真是应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过想到这句话,沈德永开朗地笑了,因为他现在知道还不晚。
拿树枝的老人道:“传言,在几百年前,桃花源县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住着华氏家族。华氏家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他们可以通往未来。华氏家族的祠堂,是桃花源县中的禁地,连县老爷都不能进去。隋唐末年,李渊等人来到此地,赐名祠堂为“祠霖堂”。祠霖堂是通往未来的道路。”他说的时候,神色自若,一种向往之意。他心想: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是个人都想畅想一下。更别说这些没有出过村庄的老人了。他们常年在桃花源县,有的人出去过,却去的地方不远。有的人压根就没有出去过。
沈德永心道:“我只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却不知道,这里有画氏一族。”想到此处,他又问道:“大爷。华氏一族,他们的家在哪里?”沈德永心想:既然来到这里了,去瞧一瞧华氏的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