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熙深刻领悟到韩畅曾说的,不要神化任何前辈,更不要盲从权威。
知行合一,竟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如果真相就是这样,那我认同对社团内部提出清廉要求,不偏不倚,才能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卢丹率先表态。
关倡挠挠头,扫了眼温华熙,“你这样说,谁敢站队韩老师啊!他又不是没有做过贡献,犯一次错就要审判他?还有,我们又不是法官,审判有用吗?”
“我提的是以此为鉴,对内部清廉做出要求,从没有想过替代法官。如果我们因为有过贡献就能忽略‘恶意报道’、‘受贿’这种红线问题,那这个社团未来能坚持本心吗?”温华熙直视关倡。
关倡握紧拳头,“温华熙!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只是换位思考,万一你落得这个处境,会希望在自己被抓的时候,自己的学生提什么清廉行动吗?!他得多伤心啊!”
苏洋意识不对,赶忙拦在中间,环抱住关倡,“大家只是不同视角看法的交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相信,肯定没人会背弃维护新闻的公平公正,不要太激动!”
说完,不忘冲着温华熙道,“我是支持社团提出清廉要求的,你看要怎么样做?”
关倡被拉开,只冷哼一下,没再红脸。
温华熙倒是被紧急刹车,要反驳的话一时间被噎住。
图尔阿蘅也不太理解其中弯弯绕绕,“既然韩老师不会再上诉,一审就等于终审结果,我们后续指导老师和《民生在线》的后续对接百分百肯定不会再是他了,我们还需要怎么做?”
温华熙问卢丹,“我们能否出一个《廉洁自律对照检查》?材料部分我起初稿,由学姐审核修改。”
卢丹仔细琢磨起来,“也可以,这样我们内部搞一个自检,相当于是社团清廉教育活动。还可以出一份报告,随社团年度成果总结一并提交给校团委,也是展示社团风气和成员态度。”
这份材料如果上报,就算彻底和韩三乔割席。
燕堇对温华熙的执拗有了新的看法,她教条但不迂腐,决绝中的冷情冷意,倒和她的气质吻合几分。
苏洋和图尔阿蘅没什么意见,纷纷点头。
“我是坐得正,怎么样都可以。”关倡扫了眼跟看戏似的燕堇,努嘴问,“就一个问题,燕堇送社团零食算不算受贿?”
所有人还真立马看向燕堇,燕堇眨巴着眼,“我不就只是咱们社团的零食赞助方吗?这和电视台的播出赞助没区别,非要问赞助方的置换条件,让我偶尔参与一下调查就好。”
一个愿意自掏腰包的牛马,哪有人会拒绝。
这事初步解决后,众人又回到会议主题。
图尔阿蘅感慨,“都是姓韩,韩畅能坚持二十年不变,人比人啊。”
“不要说得轻巧,干这行被报复的风险这么大,也不知道理想主义者能坚持多久。”关倡撇嘴。
气氛莫名又压抑下来,对比社团初建时的意气风发,最近确实接连受挫。
过半成员被报复、前辈辞世、指导老师被捕,一件件、一桩桩,无一不在佐证这条路的艰难。
“做记者难,做调查记者更难。”图尔阿蘅说着,搭上卢丹肩膀。
卢丹看大家沮丧着,莫名想到曾被温华熙批判过的梁英谦。
她摘下眼镜,轻轻哼起,“一生之中兜兜转转,哪会看清楚,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像是没协助……”
这是曾经社团的社歌《红日》,再听起时,所有人心境已然发生变化。
一旁的图尔阿蘅打开手机找歌词,用蹩脚的海东话附和。
所有人渐渐被感染,亦开始胡乱哼着、唱着,抒发着压抑的情绪。
歌词最后一句“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越唱越重,温华熙眯着眼思索,是不是只要有坚定的同行者,纵使前路弥漫浓雾,也不会落寞?
近十一点,热闹散去,各奔前路。
温华熙后知后觉发现,自己的手一直被攥在燕堇掌心,自己整个人身体倾斜在燕堇身上,再看一旁没使用的拐杖,合着自己站了多久,就把燕堇当拐杖用了多久。
她弯腰拿起拐杖,燕堇又来牵起自己另一只手。
温华熙没挣脱,任对方牵着。
如此,两个人没有乘车,拄着拐、牵着手,穿过大街小巷,回到住处。
跟随的保镖拿捏好距离分寸,让人察觉不到她们的存在。
到家后,燕堇只按开了走廊灯,“在沙发坐会儿?”
温华熙抿唇颔首,看来还有场夜谈心事。
两人除去外套,把客厅空调制热开启。
还是牵着手到客厅,温华熙想松开手坐下,却被燕堇牵得更紧。
她瞥了眼燕堇稀松平常的神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就着奇怪姿势,贴着彼此落座。
这是她们在这个家里少有的亲近。
好像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客厅告别,或是在温华熙房门口道晚安,偶尔在餐桌就餐和卧室一坐一卧的聊天就最为亲近了。
这会儿挨着彼此,有种很治愈的感受。
只有外围半圈的走廊灯,心事在半明半暗的空间里,更容易跑出来。
“借你肩膀,要吗?”
燕堇明明贴着她的手臂,侧面对视的亲近会很轻松让她从眼睛扫到对方的唇,喷洒的呼吸更能造成某种暧昧,可她不想现在营造这种氛围。
她察觉着温华熙的心烦意乱,趁人之危不如聊透心事。
或者说,她想追求更高境界的趁虚而入,要让眼前人彻底信任自己。
温华熙视线从燕堇的眼睛下移,一直挪到茶几位置,她的耳朵便贴到燕堇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