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求职

小雪是在我搬家后的第五天才从都昌把工作辞掉来了九江。她临时住在湓浦路一个同事那里。不管怎么说,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都将天天见面在一起。一觉醒来,我决定去湓浦路找她,我们约好今天陪她去找工作。她已是我的女朋友了,这样一来,我同石磊和刘秋生,以及其他人在一起时情况将变得格外复杂,这是可以想象的——那将是一种新的生活。

小雪认为,首先,她得找份工作凑足一笔钱,将来我们买房子结婚都需要用钱。我不同意她这种想法。我认为单靠工资收入买房子那是不现实的,因为这里既不是欧美,也不是日韩。即使我们不吃不喝也需要工作一百年,才能买得起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这个问题敏感、无奈,害得我足足思考了两天。

我们在晩报上寻找餐厅和酒吧雇人的广告。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就这样,夜半我起身,因为我睡不着,正好一边晨练一边观看九江的夜景。警笛不停地尖声鸣叫,何等疯狂、粗野!就在对面的街上发生了一起案子。一个面积不到八平方米、夹在两幢破旧不堪、濒于倒塌的老式公寓之间的缝纫店,就是这出悲剧发生的现场。警车停在店门前,周围拉起了警戒线,警察在盘问旁边开铝合金门窗店的老板。从缝纫店的水泥地板上淌出一摊殷红的血液,死者身穿花格子棉布内衣,看上去不到二十六岁,侧身躺在血泊中。是抢劫还是□□?我从来还没有这样悲哀过。

我和小雪边吃着小笼包边漫步在柴桑路上,这儿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喧嚣声,以及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布局、样式和规模的变化,真是引人入胜。不,当你眺望长途汽车站南面那竞相雄峙的宏伟建筑群时,仅用引人入胜这种稳妥的语言是不足以表现我当时的感受的。它简直令人无比兴奋。人行道上聚集着各类形形色色,放荡不羁的人,他们踟蹰在长江南岸柔和的星光下,直到星星在一大片荒芜的建筑工地上那棕色的光圈中隐没。

我们去人才市场,这儿正是两条街区连接处,一些求职者从九江的各个方向奔向这里。他们几乎同一样的姿态:夹着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所谓的红红绿绿的文凭,左手报纸,右手笔,或蹲或站,也有些人和我们一样,什么都没有带,只想在候车亭的凳子上坐下歇息;这些求职者在市场的广场上窜来窜去,人人看来都表情漠然、满腹烦恼。还可以看见袖口已开线的戴眼镜的中年求职者;间或还会看到一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孩。我想同他们聊上几句,可小雪却把我拉到广场上一块大电子显示屏下。那屏幕并没有出现什么信息,因为还不到九点钟。在广场周围不是小吃店就是复印店,“新版地图两元一份、求职表一元十份、复印一元六份——”各种叫卖声夹杂着求职的紧张的气氛,在广场上空飘荡,这些为工作从各地赶到九江的人,先把人才市场周围的人养活,带动这一小块的经济,才能开始在九江的生活。

小雪在一家复印店花一块钱买了十份求职表,并向店老板要了一支圆珠笔埋头填写起来。一对操外地口音的男女在我耳边悄声问我们要不要□□。我问他能办什么证?他俩三言两语谈了几句,我没听清他们说什么。俩人拽着我的手来到马路对面的公共厕所。我站在那儿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他们要干嘛。那女的抓住我的一条手臂,嘴角荡漾着微笑,春意盎然的**一半裸露了出来,散发出一股体臭,活像新宰杀的牛肉的那种气味。男的三十岁出头,蓄有一撮小络腮胡,低低的额头上爬满皱纹,塌陷的双颊上闪着蜡黄,那双浑浊无光的眼睛总显得阴沉不定。他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信誓旦旦地说:“你要办啥证就有啥证,99%与原件相符,连离婚证我们都办。”,脸上挂着狐狸般狡猾的微笑。

“找工作难道与离婚有关系吗?”我问。

他收敛住笑容,没有正眼看我,而是从一个黑色仿皮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并给我报了诸如办一张名校的大学本科毕业证是五百元,办中级职称证三百元等等。我好奇地看了一眼他递过来的那张名片,上面只有电话没有地址,单位名称是:东南亚国际制证中心。我说:“看来你们公司来头还不小呵。”

“是的。”他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们是一家跨国实业公司,在中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办事机构。”

那女的微微一笑,满含温情地凑近我耳边,开始套近乎了。“你要是觉得满意的话,可以先交一百元订金,我们保证三天就可以交货。”她悄声说。

“抱歉,我不需要办任何证件。”

还不等我话说完,他们就失望地转身离去。

真是不可思议,可这就是九江最具有神奇色彩的一角。我不知道经济学里有没有“人才市场周边经济学说?”而眼下正是各高校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因此,我建议这些毕业论文的撰写者们,不妨把他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研究。我扔掉那张名片,然后去找小雪。

早晨九点到十点是人才市场的高峰时刻。由于周围的建筑把人才市场的广场围成的像个天井,站在广场中央,抬头仰望,外面长方形的天空就像一块浅蓝色的薄绢笼罩在我们头顶上方。滚动着各种招聘信息的电子显示屏镶嵌在广场正面白色的石墙间微微发光,广场顶端的圆柱,纤巧得犹如一支支蜡烛。那上面纵横交织着密密麻麻的电缆线,仿佛像一条百足怪虫,向你张牙舞爪。

人才市场光耀夺目地耸立在我们面前,像是舞台布景。招聘大厅侧门洞开,那里有个大喇叭,也在不停地播报各类招聘信息。这些都是“野鸡人才中介”,他们早已与所谓的招聘单位串通好,专门通过收取求职者的中介费而牟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我的青春密语
连载中步尘流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