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医务室的百叶窗,在墙面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姜晚坐在略显冰冷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
她被通知今天上午需要完成一项“常规心理评估”,理由是近期训练强度大,节目组需要关注选手的心理状态。
理由合情合理,但姜晚的直觉却在无声地报警。
太巧合了——就在她接连露出破绽之后,这种“常规”评估显得格外突兀。
林朗走进房间,白大褂一尘不染,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而专业:
“早上好,姜晚。不用紧张,这只是个常规测评,帮助节目组更好地了解每位选手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的语气轻松自然,但姜晚注意到他手中拿着的不是普通的心理量表,而是一台精密的生理指标监测仪。
“我需要佩戴这个吗?”
姜晚指着那台设备,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只是好奇。
“是的,它会同步记录你的心率、皮电反应等生理数据,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你的应激状态。”
林朗的解释无可挑剔,
“现代运动心理学已经越来越注重生理心理的综合指标。”
姜晚点头配合,内心警铃却愈加响亮。
生理心理综合评估
——这听起来更像是特种部队选拔时使用的测评方法,而非一档综艺节目应有的常规检查。
林朗熟练地将传感器贴在姜晚的手腕和手指上,显示屏上立刻出现了她的实时生理数据。
“心率62,皮电反应稳定。”
林朗记录下基础数值,语气平淡,
“状态很好。”
姜晚强迫自己放松。
62的心率低于常人静息状态,这对一个自称“体能废柴”的人来说略显异常,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她暗自调整呼吸,使心率缓慢上升至更符合普通人水平的72。
林朗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细微变化,而是开始了第一轮的标准心理问卷。
问题普普通通:
对训练强度的感受、团队合作的适应性、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
姜晚对答如流,每个答案都精心设计,展现出一个努力适应高强训练的普通人的心理状态
——有压力但积极应对,有困难但坚持不懈。
显示屏上的生理曲线平稳无波,就像她真的如表现那般平静。
“很好,第一部分完成。”
林朗在平板电脑上划了一下,
“接下来是图片联想测试。
我会给你看一系列图片,你只需要告诉我看到图片后的第一感觉或联想即可。”
姜晚点头,内心戒备升至最高。
图片联想——经典的投射测试,能够绕过受试者的意识防御,探测潜意识反应。
第一张图片是宁静的湖泊,
姜晚回答:“平静,放松。”
第二张是拥挤的人群,
她回答:“热闹,但也有些压抑。”
第三张是领奖台,
她回答:“成就感,目标。”
生理指标依旧平稳,姜晚逐渐放松了警惕。
也许这真的只是一次常规测评,她的多疑是职业病作祟。
然后,第四张图片出现了。
那是一张战火纷飞的城市废墟照片,断壁残垣间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人影。
图片质量不高,像是随军记者在战场上匆忙拍摄的。
姜晚的呼吸有瞬间的停滞。
伊拉克,摩苏尔老城,2017年。
那个她失去了第一个战友的地方。
尽管她迅速控制住了面部表情,但生理指标已经出现了剧烈波动
——心率瞬间飙升至112,皮电反应呈现断崖式跃升,血氧饱和度下降了3个百分点。
“这图片...很震撼。”
她勉强维持声音平稳,
“让我想到新闻里的战争场面,感觉很...悲伤。”
林朗记录着她的反应,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确实,战争总是令人悲伤的。下一张。”
接下来的图片相对平和:
落日、儿童笑脸、丰收的田野...
姜晚的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但她知道已经太迟了
——那个峰值已经被精确记录。
第五轮图片出现时,姜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当她看到图片内容时,防线几乎再次崩溃。
那是一张特种小队合影的剪影照,面容模糊,但装备和姿态专业到无法伪装。
照片中的五个人肩并肩站立,背景是荒芜的山区。
像极了她的“隐星”小队唯一的那张合影。
心率再次飙升,这一次伴随着轻微的出汗反应。
姜晚感到喉咙发紧,那个血腥的夜晚画面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
——杰克中弹倒地时惊愕的表情,玛丽娅为了掩护她而引爆炸药的身影,小队通讯频道里最后传来的惨叫声...
“一支看起来很强的队伍。”
她艰难地组织语言,
“像是...军事题材电影里的场景。”
林朗抬眼看了看她,目光深邃:
“确实,他们看起来非常专业。你对他们有什么感觉?”
“敬佩...还有一点同情。做这种工作一定很危险。”
姜晚强迫自己与图片内容保持情感距离,但生理指标出卖了她
——持续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心率变异度显著降低,这些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
测试继续进行,姜晚竭力控制自己的反应,但专业的测评设计如同层层剥茧,不断触及她深藏的创伤。
当听到林朗平静地念出“战友”、“任务”、“背叛”等词汇时,她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逃离这个房间。
每一个与她的过去相关的词汇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划开她精心缝合的伪装。
五年的压抑和逃避,在这一刻变成了汹涌的暗流,几乎要将她淹没。
“最后一部分是声音联想测试。”
林朗切换了设备,
“我会播放一些环境音,你只需描述听到后的感受。”
前几个声音无害:
雨声、海浪、风声...姜晚的回答简洁平静。
然后,一种低沉的、规律的“嗒嗒”声响起。
直升机旋翼声。
姜晚的瞳孔骤然收缩,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
那是黑鹰直升机的独特声响,多少次,这种声音意味着撤离,意味着生还,也意味着告别。
最刺痛的是,那是杰克牺牲那天,迟迟未到的救援直升机的声音。
数据显示她的应激反应达到了顶峰——心率128,皮电反应剧烈波动,甚至出现了轻微的过度换气症状。
“这个声音...很刺耳。”
她咬牙坚持,
“像是机械故障的声音,让人不舒服。”
林朗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关掉了录音:
“测试结束。你可以取下传感器了。”
姜晚几乎是颤抖着取下那些贴片,感觉自己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酷刑。
她暴露了,毫无疑问。
那些生理数据就像一份详细的说明书,记录着她试图隐藏的一切
——创伤、恐惧、以及与军事环境密不可分的过去。
“结果...怎么样?”她试探着问,渴望知道损害程度。
林朗整理着设备,不露声色:
“数据需要进一步分析,常规报告会在三天后给到节目组。
不过从初步结果看,你的应激反应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较为显著。”
轻描淡写的表述,但姜晚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意味着我不适合继续参赛吗?”她故意问,试图探知林朗和陆沉舟的意图。
“恰恰相反。”
林朗抬头,目光透过镜片直视她的眼睛,
“在某些高压情境下,你的生理反应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快速调节能力。这很有趣。”
“有趣”这个词让姜晚不寒而栗。
她太了解专业人士口中的“有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异常,意味着值得深入研究,意味着危险。
离开医务室时,姜晚感觉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
阳光明媚的走廊在她眼中变得危机四伏,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隐藏着窥探她秘密的眼睛。
就在她即将走出医疗中心时,林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姜晚。”
她转身,看到林朗站在走廊尽头,表情难以捉摸。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曾经经历过一些难以释怀的事情,”
他的声音平静而诚恳,
“专业的心理疏导可能会有所帮助。没有必要独自承担一切。”
姜晚怔住了。
这是试探,还是真诚的帮助?
在林朗专业的表象下,她难以分辨其中的真实意图。
“谢谢林医生,但我很好。”
她最终回答,挂上那个熟悉的、略带腼腆的微笑,
“可能就是最近太累了。”
转身离开的瞬间,笑容从她脸上消失。
她知道,这场心理评估远非结束,而是一场更深入调查的开始。
医务室内,林朗锁上门,将加密的数据传输给陆沉舟。
附言简短而明确:
“PTSD症状明显,触发点高度特定
——军事相关情境。
生理调节能力超常,符合高强度训练背景。
建议:
进一步观察,但需谨慎,避免二次创伤。”
几分钟后,回复到来:
“收到。保护她的**,数据仅限你我。”
林朗看着这条回复,若有所思。
陆沉舟的用词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监视她”到“观察她”,再到现在的“保护她的**”。
这种微妙的态度转变,揭示了一种正在萌芽的情感,连陆沉舟自己可能都尚未完全意识到。
而这对他们所有人来说,既可能是救赎,也可能是灾难。
...
与此同时,姜晚回到宿舍,反锁了房门。
她靠在门板上,缓缓滑坐在地,双臂紧紧抱住膝盖。
五年来,她第一次感到伪装的面具如此沉重,几乎要将她压垮。
那个评估触动了太多她试图埋葬的记忆。杰克最后的微笑,玛丽娅坚定的眼神,小队覆灭那天的火光与鲜血...
所有这些画面如潮水般涌来,让她窒息。
她取出藏在床垫下的匕首,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平静。
这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也是她安全感最后的来源。
指尖轻轻抚过刀锋,她闭上眼睛。
黑暗中,两个声音在脑海中交战
——一个催促她再次逃离,在危险来临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另一个则鼓励她留下来,面对可能的风险,也许还能抓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信任与温暖。
而那个温暖的具体形象,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了陆沉舟的面孔。
“再坚持一下,”
她对自己轻声说,
“看看他究竟是谁,想要什么。”
做出这个决定后,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了她。
也许真正的危险不是被发现,而是永远孤独地隐藏。
窗外,陆沉舟站在训练场边,目光落在姜晚宿舍的窗户上。
他手中平板上显示着林朗发来的评估报告,那些冰冷的数据曲线,勾勒出一个饱受创伤却依然坚强的灵魂。
“你到底经历了什么,姜晚?”他轻声自问,眼神复杂。
而这个问题,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