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焚心

若不是“命该如此”,为何顾家的孩子里男女都长得俊俏,独她生得平平,又因六年被拐的经历而越发粗野,没有半点大姐姐和二姐姐的扶风之姿?

她顾闻玉,因自小相貌平平,不受父母关爱。六岁那年,她好不容易有了一只喜欢的兔子花灯,却又被大哥强行拿走,送给同样喜欢兔子花灯的大姐姐。

那一刻,无数委屈涌上心头,她在人群中掉头就跑。

可跑了数步后,她又停了下来,回头去看,盼望有人念她、找她、担心她。

可无人追来。

只有寥寥两句话语,随风飘荡。

“小妹着实任性,这么一点小玩意也要争抢,不懂得礼让长姐,半点没有闺秀的模样!”

“既然小妹跑了,就让她独自一人冷静一下吧。”

瞧,没有人担心一个六岁的孩子与家人分散后,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甚至没有人想过一个孩子会在人潮汹涌的花灯节上遇到什么。

所以理所当然的,顾闻玉被人贩子抱走了。

又后来,顾闻玉费尽心思逃跑了,一直跑了六年,直到十二岁时才历尽了千辛万苦,成功回到顾家。

当她站在阔别六年的顾家门前,捏着无论走得多难多苦都不肯当掉的顾家玉佩时,她的眼泪瞬间便糊了满脸。

她以为,父母这些年对她的想念,应当与她对父母这些年的想念一般。

她还以为,此次回到顾家后,必定能得到父母和兄姐的全心愧疚,全部爱护。

她会把自己这些年为了回家而遭受的苦难,全都告诉他们,但她不会说得太真切,免得他们心疼。

她还会好好珍惜有家的日子,再不会与姐妹争抢,不会不懂礼数,不会让父母和兄姐失望。

她甚至还想,若相认时大家哭得太痛心太凄惨时,她要说些什么才能把大家逗得破涕为笑。

但她唯独没想到的是,当顾家确认了她的身份后,她迎来的并非想象中与亲人久别重逢后的抱头痛哭,而只有几滴浅浅的泪水,和几句深深的责怪。

大哥哥说:“小妹,当年若不是你任性出走,怎会被拐六年,连你大姐姐出嫁都没赶上?你可知大姐姐远嫁时,心中有多自责、多担心你?”

二哥哥说:“小妹,你这次回来,定要多花些时间学些礼仪才好,否则出了门,丢的是大家的脸。”

二姐姐说:“小妹,听说你当年与大姐姐发生口角,是为了一盏上不得台面的兔子灯……哎,我真不知该如何说你。若我不说、不训诫于你,怕是失了作为姐姐的管教之责;可我若说了你,你又一去不回,可怎生是好?”

就连娘也说:“闻玉啊,当年你便生性顽劣,头脑愚笨。诗书礼仪,比不过你二姐姐,绣花御下,比不过你大姐姐,而如今,你又在外流落,空耗了六年时光,日后还不知能嫁去怎样的人家,就连二姐姐都要被你的名声拖累……闻玉啊闻玉,你叫为娘的如何是好啊!若你当年——也罢也罢。”

也罢什么?

是怪她当年“任性被拐子拐走”?还是怪她——在被拐子拐走后,竟又自己找了回来?

顾闻玉不知为何,明明她见过那么多认祖归宗的孩子,见那些孩子被父母找到、与家人团圆时,父母们脸上的痛惜与爱怜是那样清晰、直击人心,让顾闻玉这个旁观者见了,都不由得潸然泪下。

可当顾闻玉置身其中之时,她竟半滴眼泪都掉不下来,只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横亘在喉间,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她想,或许是自己离家太久了,所以比不得兄长姐姐们同爹娘的情谊,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人心是肉长的,会偏爱与自己相处更久的孩子也是常理。

她还想,自己或许就是没有与父母的缘分,但没关系,好生活是自己经营出来的。

女子嫁人就如同第二次投胎,所以,只要她擦亮眼睛,嫁个好人家,她就会有新的家人、新的未来、新的人生。

所以,不用在意,未来还那样长,她总会遇到爱重她珍惜她的人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顾闻玉努力活着,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

哪怕遇到上错花轿这样如天塌般的大事,哪怕在上错花轿的第二天就遇到全族流放这样当真天塌了的大事,顾闻玉也不肯放弃希望。

她想,当年她六岁被拐子拐走后,都能一步步找回家,没理由十五岁的自己过得反而比六岁的自己更差啊!

于是,她把自己当作了真正的杜家妇,在流放的路上照拂全族。

她重拾自己年幼时就学会了的东西:分辨野菜、打猎割肉、劈柴烧灶、搓绳编帽、去腐止血……

她把杜家全族人都好好地带到了流放地,并教导身为罪奴的他们怎样开荒种田、垒墙造屋,鼓励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都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她救了杜家全族人的命,并且救了他们不止一次。

哪怕是日后的大将军、摄政王杜宏云,也在流放的第一年数次历经生死。

杜家人多年娇生惯养,没人指望得上,最后是她顾闻玉仗着自己力气大精神足,白日为人洗衣劈柴,晚上为人耕地扒草,日夜不休,才成功攒下钱,给杜宏云看病的。

而后,当杜宏云进入军营拼搏前程,却没想一去十年杳无音讯时,也是她留在家中孝敬公婆、帮扶全族,最后在杜家全族人的交口称赞下,送走体弱多病的公婆的。

顾闻玉做得很好,好到无可挑剔,好到杜宏云即便以大将军的身份归家后,也必须要向她低头,握着她那双与山野村夫没什么区别的手,含泪说一句“辛苦我妻”,说一句“此生我必不负你”。

而事实上,杜宏云的确没有“负”她。

因为杜宏云在重回京城时带上了她,而没把她这个无盐丑妇独自抛在流放地或路上,这是情深意重。

在杜宏云成为摄政王后,他也请旨,将顾闻玉封为了摄政王王妃,而不是让她这个老妻自请下堂,这是有情有义。

所以,哪怕杜宏云在请旨封顾闻玉为王妃的同时,还要迎娶顾珍玉为侧妃又如何?

这点子小事,哪里值得拿出来说了?

这做人啊,最重要的是知足。

她顾闻玉如今好不容易苦尽甘来,有了一位权倾朝野的好夫君,有了一眼就能看出荣华锦绣的未来,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顾闻玉的母亲这样问她,顾闻玉的夫君这样问她,顾闻玉的兄长姐姐这样问她,就连她回京路上救下来的丫鬟都这样小声问她:

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是啊,就连顾闻玉自己都问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可那股说不清道不明,擦不去抹不尽的心酸、委屈、不甘、不愿,就是这样横亘在顾闻玉的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哪怕旁人一遍又一遍地用言语、用眼神、用动作告诉她,这就是你顾闻玉的命:

谁叫你头脑愚笨,没有才名?

谁叫你没有美貌,五大三粗?

谁叫你不受喜爱,生不逢春?

谁叫你——命该如此?!

“可我……不想认命。”

飘摇的烛火中,顾闻玉看着镜子里那张明明不到三十,却因多年劳作、饱经风霜,而令本不秀丽的面容越发像是老妪的脸,眼眶里摇摇欲坠的泪水终于跌落。

“我不想认命。”

“这——不该是我的命!”

【那你想要如何?】

倏尔,紧闭门窗的卧房内,烛火无风自动,一个如鬼魅般的声音幽幽响起。

【你说你不想认命,那你又想要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结局?】

“谁?!”

顾闻玉吓了一跳,回身望去。

可屋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顾闻玉怔愣片刻,以为是自己伤心过度之下的幻觉。

可当她回过身,再次看向镜子里的自己时,她看到镜中人突然抬眼,对她粲然一笑。

【想好了吗?关于你想要的未来。】

顾闻玉骇然变色,蓦地起身,撞倒了凳子,发出了哐当一声巨响。

可门外的丫鬟仆妇们,分明听到了这个声音,却没有一个人前来敲门,没有一个人上来问她一句。

这一刻,那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的东西,再一次梗在顾闻玉喉间。

镜中的鬼魅笑了起来,像是怜悯,又像是讥嘲。

【瞧,这就是你的人生——失败,且毫无价值。】

【你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血,一生都如牛马一样为旁人辛劳奉献。】

【你以为只要你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以为擦亮眼就能改变命运,以为世事不负有心人,以为真情总不会被辜负。】

【可事实是,你的多年辛劳被旁人坐享其成,一生都在为他人做嫁衣。你费尽心力才得到的东西旁人抬抬手就能得到,并且弃如敝履。你总是在擦亮眼,总以为自己有选择,可如今美梦在你眼前破碎,你终于明白,哪怕你擦瞎了眼,都抵不过一句“命该如此”!】

“你到底是谁?!”顾闻玉激烈打断,全身都在颤抖,近乎歇斯底里,“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是谁?】

镜中的鬼女低笑一声,抬眼看向顾闻玉。

明明是一张与顾闻玉同样的脸,此刻却偏如新生的太阳,熠熠生辉。

【我是你的神启。】

【我带你走向新生。】

开文啦~

写了好几版,最后还是选择用这个故事作为本文的开篇,希望大家喜欢[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焚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

折竹碎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我的小说家模拟器
连载中央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