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的扇形,叶脉的二分结构,常被引申为阴阳、生死、因果的调和与循环。这种几何形态上的和谐与象征意义,与东方哲学中的宇宙观息息相通。”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叶知秋的心湖。她想起了外婆偶尔会念叨的、关于银杏叶的古老说法,也想起了秦教授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但由陆时序用这种理性又充满感知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别有一番触动。
“所以,”叶知秋忍不住接话,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兴奋,“我们的研究,或许可以不仅仅停留在文献罗列和象征意义解读上,可以尝试探讨银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如何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与人的情感、哲学思考、乃至生活方式相互塑造的?它既是自然的造物,也是文化的载体。”
陆时序闻言,目光倏地转回叶知秋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赞赏和惊讶。他似乎没料到这个看起来安静内向的学妹,能有这样清晰而富有深度的概括。
“完全正确。”他肯定地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真切的、浅淡的笑意,“你这个思路很好,为我们后续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很高的立论点。叶知秋同学,你的洞察力很敏锐。”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称赞她。那笑容冲淡了他眉眼间的疏离感,显得格外真诚。叶知秋的心跳莫名快了几拍,脸颊微热,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只是顺着你的思路想的。”
“但总结得很好。”陆时序坚持道,看着她的眼神多了几分认真,“看来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更加顺畅和深入。两人就报告的整体框架、章节划分、重点案例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叶知秋发现,和陆时序一起工作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思维缜密,善于倾听,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他那种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让她不由自主地也变得更加专注和投入。
阳光缓缓西移,室内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温暖。他们沉浸在对银杏世界的探索中,偶尔有分歧,也能通过理性的讨论达成共识。时间仿佛在笔尖和键盘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
期间,苏念发来一条微信,说临时被辅导员叫去有点事,要晚些才能过来,让他们先讨论着。叶知秋回复了“好的”,然后继续和陆时序的讨论。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打破了他们的专注。一位图书馆管理员老师站在旁边,善意地提醒道:“同学,古籍区这边快要闭馆整理了,如果还需要讨论,可以转移到一楼的开放讨论区。”
两人这才惊觉时间已晚。抬头看向窗外,夕阳已将天边染成了瑰丽的紫红色。
“这么快就这个时候了。”叶知秋有些惊讶,她完全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嗯,讨论得很投入。”陆时序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他看向叶知秋,“今天的效率很高,大致框架已经确定了。剩下的就是各自细化内容。”
“是的。”叶知秋也开始收拾自己的书本和电脑,“我觉得思路清晰了很多。”
他们一起走出古籍阅览区,搭乘电梯下楼。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人,安静的空间里,刚才讨论时那种融洽的气氛似乎还在延续,但又多了一丝微妙的暧昧。叶知秋能闻到陆时序身上那股干净的、混合着淡淡书卷气的气息。
走到图书馆门口,傍晚的凉风拂面而来。
“我送你回宿舍吧。”陆时序很自然地开口道,“顺路。”
文学院宿舍和建筑系宿舍确实在同一个方向。叶知秋本想拒绝,但看着他已经拿起了自己的东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轻轻点了点头:“谢谢。”
两人并肩走在被夕阳余晖笼罩的校园小径上,秋风拂过,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经过一条林荫道时,恰好一阵风吹过,几片早黄的梧桐叶旋转着飘落下来。
陆时序很自然地伸出手,轻轻拂开了差点落在叶知秋头发上的一片叶子。
他的动作很轻,很快,带着绅士般的体贴,并没有真正触碰到她。但叶知秋还是感觉到一股微小的电流从头顶掠过,让她身体微微一僵。
“谢谢。”她低声道,声音细若蚊蚋。
“不客气。”陆时序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沉默再次降临,但这次的沉默,却不像之前图书馆里那般纯粹宁静,而是掺杂了一些难以言喻的、青涩而朦胧的东西。他们都没有再谈论小组作业,只是安静地走着。
快到文学院宿舍楼时,叶知秋远远看到了苏念正站在楼下,和一个高大阳光的男生说着什么。那个男生穿着运动服,似乎是刚训练完,正是林暮。
苏念也看到了他们,兴奋地挥手:“知秋!陆时序!你们讨论完啦?”
叶知秋和陆时序走近。
“嗯,刚结束。”叶知秋答道。
林暮看到陆时序,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肩膀:“时序,可以啊,讨论作业都讨论到送女生回宿舍了?”他的语气带着熟稔的调侃。
陆时序面不改色,淡淡回道:“顺路而已。你怎么在这儿?”
“我来找苏念学妹问点事情。”林暮大大咧咧地说,目光在叶知秋和陆时序之间转了转,露出一抹了然的笑意,又对叶知秋爽朗地笑道,“你就是叶知秋吧?常听苏念提起你,我是林暮,时序的发小。”
“你好,林暮学长。”叶知秋礼貌地打招呼,感觉脸颊有些发烫。林暮的调侃和打量,让她有些不自在。
“行了,别贫了。”陆时序打断林暮,对叶知秋和苏念说,“那今天就这样,后续我们在群里沟通。再见。”
“再见,学长。”叶知秋和苏念同时说道。
陆时序对林暮示意了一下,两人便一起朝着建筑系宿舍的方向走去。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苏念立刻挽住叶知秋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压低声音兴奋地问:“快说说!怎么样怎么样?单独和陆大神讨论了这么久!有没有什么进展?”
叶知秋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就是正常讨论作业啊,能有什么进展。”
“骗人!”苏念不信,“我看你们刚才一起走过来,气氛明明很好!陆大神还送你回来!而且你脸都红了!”
“那是夕阳照的。”叶知秋矢口否认,心里却因为苏念的话而泛起涟漪。今天的讨论,确实……很愉快。陆时序在工作状态下的专注、睿智和沉稳,让她刮目相看,也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
那种因银杏而起的隐秘联系,似乎在这种融洽的合作中,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令人心慌意乱。
回到宿舍,叶知秋打开电脑,看着今天讨论记录的文档,脑海里却不断回放着图书馆里阳光下的侧影、电梯里安静的气息、以及林荫道上他伸手拂开落叶的那一幕。
而另一边,陆时序回到自己的宿舍,打开那个陈旧的皮质笔记本。在记录今天讨论要点的那一页空白处,他无意识地用笔写下了一个词:
“沉静。”
就像今天下午图书馆里的时光,就像那个女孩低头记录时微垂的睫毛和专注的神情。
她的安静,不同于普通的羞涩或内向,更像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与古老事物共鸣的沉静气质。这种气质,奇异地安抚了他内心深处某些躁动不安的部分。
他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望着夜幕初垂的校园。银杏研究……或许,他寻找的不仅仅是关于一种植物的文化意义,更是希望通过这片金色的叶子,读懂那个名叫叶知秋的女孩,以及她身上那种仿佛穿越了时空而来的、令他感到熟悉又安心的沉静。
图书馆的午后,像一帧被时光柔焦的照片,定格在了这个秋天的记忆里。
合作的桥梁已经架起,而某种悄然滋生的情愫,也如同秋日里缓慢酝酿的甜蜜果实,在沉静中等待着成熟的时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