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彼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痴痴地望着天幕里的大明地图,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居然把大明的版图扩大到了700万平方公里。

天幕上中国地图不断变化,从上古秦朝的340万平方公里,再到汉朝的400万平方公里,然后是唐朝的1000万平方公里,宋朝的280万平方公里,再然后便是他打下的700万平方公里。

汉人大一统的王朝里,他的国土仅次于唐,那个辉煌的巨唐。

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吗?

心潮澎湃之后朱棣不禁怀疑起自己,在老爹要把他发配到北方戍边,侄子这个准皇帝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情形下,别说打下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他连自己能不能在朱允炆上位后活下来都没有把握。

可是心里的那颗建功立业的种子已经种下,自小他就跟着父亲征战沙场,顶级名将是他的老师,智近于妖的和尚是他的幕僚,他手握军权,他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他那点比不上朱允炆。

如果说朱标在世,他是他的大哥,对朱标俯首称臣朱棣认了,谁让他天生就低一头。

可是朱允炆这个小崽子有什么资格骑在他的头上,就因为父亲选择了他,便要放弃我吗?

前所未有的不甘随着天幕的出现不断扰乱朱棣的心智。

掩藏在表皮下的野心从一点星火烧的越来越旺,把他本就不平静的内心,烧成了一片火海。

天幕上的舆图从山川河流到地方县城无不精细,虽然有些许地名对不上,但是大多都是朱元璋认识的,它如同是从天上俯瞰大明所画,其的价值堪比黄金。

朱元璋快速反应过来,命人抄写舆图。

【朱元璋高估了朱允炆的心性手腕,低估了朱棣的能力。】

【朱元璋设立藩王戍边也好,朱允炆削藩也好,他们祖孙两人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拱卫皇权。】

【朱元璋杀光了功臣,利用儿子控制军队,封了24个儿子为王,藩王手里的军队拆开来威胁不到中央,联合起来却是可以颠覆中央的力量。】

【可朱元璋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朱元璋对人性有很深刻的理解,这些藩王都是他的儿子,简而言之藩王们都有继承权,就算藩王有异心也不可能联合起来,他们谁也不会服谁,他们都明白就算联合起来,得到天下的也只有一人,这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不会容忍龙榻之上有他人安睡。】

朱元璋的心思被桑晚当着大家的面戳破后脸色涨的通红,有些被看破的恼羞成怒,又有一点被理解的欣慰。

同时他对那一句高估了朱允炆,低估了朱棣非常重视。

他的继承人名单里自始自终都没有朱棣的名字,他明白朱棣的优秀和骁勇,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清楚朱棣是保卫北方最好的人选。

大明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内部百废待兴,外部豺狼虎豹环伺,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北方,这比谁当皇帝重要。

既然要保卫北境,那朱棣就不可能当这个皇帝。

但是天幕给了他另一个选择,朱棣将来做出的选择。

迁都。

既然谁都靠不住,那不如自己上,这不仅仅是普通搬家,迁都兹事体大,等于把朝堂稳定下来的根再次拔起,其中受到的阻碍无疑是巨大的。

北京离敌人太近,近到也先只需要冲破一道关卡就可以直捣国都。

群臣的质疑,瓦剌和鞑靼的压力,最重要的是

钱。

他要建造一个可以容纳大小老婆孩子,王公贵族,太监宫女,士兵大臣百姓的城市,这个城市容纳这一帮数量恐怖人口的同时需要完善的生活设施,合理的宫殿和城市布局,要修大量的房屋和大量的路,工程量无比巨大,不吓死也会累死。

还有粮食。

这么大人口的城市需要的粮食储备十分巨大,但是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必然需要运粮。

陆运消耗巨大,不管是运输钱财的消耗还是粮食本身消耗(运粮的人也要吃,而且路很远,要走很久。)

不仅运输需要粮食,打仗也需要粮食,外敌的威胁是优先的,军队的粮食不能少,再加上运输中消耗的粮食和一个国都人口的粮食,乖乖,不破产才怪。

朱棣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儿子。

【既然朱元璋对人性理解那么深刻,那么他能想不到朱允炆会对这群拥兵自重的叔叔们出手吗,他想到了。】

【晚年朱元璋和朱允炆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他对于藩王的态度。】

【朱元璋:“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朱允炆:“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沉思:“汝意如何”?

朱允炆答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点头:“是也”。】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朱元璋:“我让你叔叔们帮你看门,隔壁的二五仔闹腾不起来,你就能安心做皇帝了。”

朱允炆:“隔壁的二五仔有叔叔们压着,那叔叔们有异心又有谁压着?”

朱元璋:“那你有什么办法?”

朱允炆:“用德争取他们的心,用礼法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行就削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废他们为庶民,还不行就只能讨伐他们了。”

朱元璋:“只能这样了。”】

【立蕃是朱元璋的最优解,削藩是后代帝王的唯一解。】

【说来也是可笑,立藩又削藩,那还不如不立。】

【总而言之,削藩是正确的,最终朱棣即位也选择了削藩,但是朱元璋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是因为他的自大。】

【这个错误就是削藩的人选。】

【提出理论和正式实践是两回事,朱允炆不是一个懂得忍耐的猎人,他太急,急到一年之内削了五位藩王,不是软禁就是流放,这哪里是削藩,这是**裸的灭藩。】

【朱棣不反就有鬼了,乖乖在家等死不成。】

【最后一个原因,说起最后一个原因朱元璋和朱棣倒都有共同点。】

【朱元璋政法严苛,他深知开国之时便是用重药废除沉珂的最佳时期,前面把烂根除了后面大明才不会因为陈年隐疾腐朽下去,所以他废除丞相加强集权,把剥了么做大做强。】

【他制定了枭首、刖足、抽肠、刷骨等几十种酷刑,其中最著名的剥了么(剥皮揎草)让贪官闻风丧胆。】

【先把贪官乱棍打死,再泡在专门溶解脂肪的灰水里,然后把整张皮剥下来,塞上稻草之类的填充物缝起来,穿上生前的官袍,最后放在此人生前办公地点的旁边,让继任的官吏引以为戒。】

【据不完全统计,他在位期间杀了16万官员,但是国家依旧可以运转,因为老朱太猛了,天天加班连轴转,一转就是几十年,官员能干的事儿他能干,官员不能干的事儿他还能干(比如打仗),放到现在那就是一全国劳动模范。】

【但是老朱会老会死,他深知严苛的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国家需要修养,朱棣和他太像了,他们心里都有雄心壮志,他们最喜欢的地方不是朝堂,而是生死相搏战场。】

【朱标和朱允炆所表现出的仁和才是他所需要的,正如朱棣一样,纵使朱高煦有更健康的身体,但是他需要的,大明需要的,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和治理,恢复经济,充实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朱元璋已经做了他的,接下来,他认为大明需要休息了。】

【但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情况又不同,经历了洪武盛世的大明还精神着,朱棣治下的永乐盛世虽然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取得了可以媲美唐宗宋祖的成就,但是它真的累了,修著巨典,迁都北京,南下西洋,兴修水利,五征漠北等等,每一样都需要透支国力,它真的需要休息了。】

【朱高炽和朱瞻基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朱允炆不是朱高炽,也不是朱瞻基,他无法完成朱元璋交给他的使命。】

【朱元璋选错了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朱祁镇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婚后动人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替嫁多年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的直播通大明
连载中今山河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