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秦朝人,无可救药的“大”和“多”拥趸

始皇说:“直说就是。”

隗林是司马昌的举荐人,与其私交甚好,也不愿意让好友不小心耽搁大事,于是思虑再三,还是说出:“只是司马昌长处在于谨慎小心,不会偏私,对于冶铁之事本身,却只是熟悉过程,不至于让下属欺瞒的程度。”

言下之意是虽然司马昌这个人特别好,办事也特别妥,但是不是个发明家,这事虽然仙人讲得特别好,咱们从无到有弄出来,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始皇十分理解,毕竟他刚刚也没怎么听懂……

“李斯,”他发出指令,“你替朕拟一封求贤令,召天下英才能懂冶铁之事者聚咸阳,所有能提高铁量者,视情况加官授爵。”

李斯郑重应诺。

始皇视线停留在天幕上,思绪却已经飘远。他想要最多的人才,最多的钢铁,最多的储粮,最大的国土,最强的国力,最伟大的基业,和最长久的帝国。

秦国,从商君变法起,就种下了改革的种子,秦朝从不畏惧改革。

“另外,传令下去,开咸阳学宫,广邀天下有所长者,不拘学派,共学天幕。朕要让天幕里每一个知识,都被大秦所用。”

始皇令下,带着各地口音的传令声,即刻如水波纹荡漾般,一圈圈传递在大秦的土地上。

咸阳

王翦望着天幕,伸出布满老茧和伤疤的手:“来人。”

仆从赶紧上前,听到这位秦朝活着的传奇说:“备车,我要往琅琊方向,迎接陛下。”

他的老妻听到这话,大惊,问:“良人不是已经远离朝堂吗?”

王翦握住老妻的手:“大秦将变,陛下需要我。”

河东郡

一群头戴斗笠的人围坐一圈,惊叹连连。

“虽然复杂,但并不是完全不可理解,你看这里,现今冶铁多以此形,”一个斗笠用小木棍在沙土上画了个图,说,“天夫子所绘之图虽然复杂,但是这里这个主炉,简化一下,再这样连接到这里,加上风箱,效果也应当比现在的好。”

“对对对,主炉周围还可以铸造副炉,节省木炭。”

“可咱们没有这么多的木炭,”先前说话的斗笠失望道:“你们能说服秦王让咱们试试吗?”

一群斗笠都自闭不吭声了。

问话的斗笠也缓缓自闭成阴暗的蘑菇,许久,她艰难出声:“那,那我,我去说服秦……”

斗笠们咬牙犹豫许久:“那,那我等与器子同去。”

巨鹿郡

“‘2’,‘0’?这倒是有趣。”

“阿妹欲往咸阳去否?”另一人问。

身穿黑衣的贵族女子扶了扶发髻:“当然。我术数派看名家不爽很久了。哈,一就是一,还分什么大一小一,我看名家各个都该找医家看看。”

“——此去咸阳,天幕亦是我的助力。阿姊不必再送。”

长沙郡

“始皇死而地分,始皇何时死?”一位老者平静说道:“只能靠天命安慰自己始皇终有一死,如此,便安心忍受,说自己只是在等待天命。你畏始皇律法严苛,你恨始皇好大喜功,你惧始皇重徭重税,你怕始皇心坚如铁。”

她伸出手,擦掉年幼重孙女脸上的泪水,“我受齐人供养,未能劝你祖父与他国合纵,致使齐国破灭,我理应为齐国守此残生,但你不同,你出生时齐国已无力回天,齐……气数已尽,你不必为此一生仇恨秦国。”

“三年国丧后,你就去咸阳吧。”

南海郡

“别问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间的事,鬼那边我不懂。”衣袍洗到发黄的儒生对上当地人渴望的目光,冷漠拒绝。

他们围坐在海边礁石上,儒生坐在中间最高处,托着竹简:“说到鬼,鬼这个字这么写,看好了,再记错了我会生气。”

他在竹简上落刀。

写了一半,他的刀停在半空,怔怔出神。

“夫子,你怎么了。”土著小孩关心地问。

儒生垂着眼睛,“无事,继续写。”

义务教育啊……

陇西郡

“牛儿快跑,可不能慢过阴阳家的老货。”

“哞——”

辽东郡

山顶狂风之中,衣衫褴褛的老者仰天大笑:“天下风云将至,岂能少了我纵横家!”

桂林郡、河东郡、颍川郡……

天下三十六郡,俱在手中矣。

[叮——]

[积分 500]

[当前课堂积极度20%,请再接再厉。]

[系统提示:您的积分已满500,可开启课堂提问模块,开启后可使用积分抽取/指定观看人员进入副本,是否开启?]

这里术数家的人说“一就是一”句,是因为名家有这么一句话:“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术数听了真的会很生气!

我估计如果术数家知道了名家现在与“ 墨家 ”、“ 数术家 ”等并列为先秦诸子百家中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派,会更生气哈哈哈哈

齐国这位老太太是齐王田建的妈,田建上位后由母亲君王后辅佐,算算年纪如果君王后15生的田建,这会差不多76。

(再次吐槽一句,先秦好多人的生卒年都查不到,我都是找亲属七拐八拐才能猜个大概,呜呜)

高炉炼钢内容资料数据来自于下面:

确定的目标,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国wu yuan关于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高炉工程是越南河静钢厂最重要的主体工艺单元。钢厂一期建设两座4350立方米高炉,每座高炉年产铁水319.7万吨,一代炉龄20年,是中国对外出口的最大容量高炉,实现了中国4000立方米级特大型高炉核心技术、标准、装备和项目管理的首次整体输出。——《中冶设计建成东南亚最大钢厂》人民网

《史记·货值列传》载:“通邑大道……素木铁器若卮嵌千石。”当时的大都市铁器年产可至一千石左右,约为近3万公斤。有学者推测蒲江县古石山遗址发现的汉代冶炼炉,一次冶炼即可获近千公斤生铁。——《对战国末期秦朝在蜀地铁官的设置与冶铁业发展的探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秦朝人,无可救药的“大”和“多”拥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

逆世谋妃

乔爷,抱!

极品全能学生免费阅读全文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我给古人直播无限流
连载中一盏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