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转学(二)

三天后。

搬到普阳市的城关镇后,宋沅就参加了普阳市一高的插班生考试。

每年三月末都有这么一场考试,说好听点是招纳优秀学生,实际上不过是为某些人提供便利。

这个节点,恰好让宋沅赶上了。

结果在第二天就出来了,宋沅第一名,足足拉了第二名三十六分。

去领档案的时候,招生办老师颇为激动对蒋素英说:“你们家孩子真是优秀啊!以后能成大事,一定得好好把握,上一个理科这么有天赋的插班生,还是那个沈家的儿子来着……”

宋沅正在填写表格,正值下课时分,办公室里有些嘈杂,他没听清招生办老师的话。

“不过,唉,高一卓越班和实验班的名额都满了,只能进普通班,但咱们学校普通班的水平也比其他学校尖子班强,这点还是可以放心的。”

老师很和善,为蒋素英介绍。

蒋素英感激地道:“谢谢老师。”

宋沅填好了申请表,忙完学籍档案的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老师跟他说了明天正式入学的安排和准备,他听得很认真。

“去教务部领校服,5号楼312。”

恰好这时蒋素英接到装修师傅的电话,定制的柜子到了,她必须得回去一趟。

宋沅看出了母亲的不放心,便主动说:“妈,你忙你的去就行,我在学校随便看看,待会儿就回家。”

其实他也无意逗留,待会儿领了校服就走就好了。

蒋素英有点犹豫,但看自家儿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也就还是离开了。

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了,她也该放心了。

宋沅一路走着,拐了好几个弯,偌大的校园里,他一个不穿校服的学生显得很突出,招来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他来到五号教学楼,按照老师说的那样,走近312号办公室领校服。

办公室里的老师进了仓库,按照他的尺寸寻找。

此时突然有人推门而入,“砰”的一声,力道很大,带着明显的急躁。

老师拿着校服出来,抬眼看了看门口的少年,见怪不怪,无奈道:“同学,这已经是这个月你第五次来这里了。”

少年“啧”了一声,大摇大摆地坐到一旁的办公室软椅上,翘起二郎腿,漫不经心地说:“高一实验班沈沐,春季校服一套。”

他无疑是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流程,所有动作都一气呵成。

“沈沐同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一周前好像刚领了一套?”

老师查阅了记录本,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沈沐翻了个白眼,“又不是不给交钱,就这么点钱至于吗?还不够我一天零花的……”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老师无奈道。

“那还废什么话?赶紧给我就行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我马上就要转学了,你们这儿屁事那么多,以为我乐意在这儿待啊?”

老师推了推眼镜,好半天还是叹了口气,认命般在记录本上写下来,“行行行,领多少套都行,就是千万别把校服借给校外的人,要不然要捅出大篓子了。”

沈沐不耐烦地“嗯嗯”了一声,等待的空隙,余光瞥到了站在一旁的宋沅。

少年面容白净俊秀,在室内明亮的光线下,皮肤近乎透明,柔顺的黑发垂在眉梢,整个人站得笔直如松柏。

“嘶……”他心里有些纳闷,怎么这个人这么眼熟呢。

沈沐忘性大,又一向不正眼看人,以至于记忆里搜罗了一番,毫无所获。

宋沅领了校服就道了声谢谢,推门出去了。

沈沐一脸奇怪地看着他,直到他单薄的背影彻底消失在门外。

老师帮沈沐拿来了新的校服,他才回过头来,忍不住问道:“他谁啊?”

“什么他谁。”

“就刚刚那个人啊,没穿校服的那个。”

“哦,人家是插班生,明天才来上学的。”

“那他是从哪儿来的?”

沈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追着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什么时候你还关心起陌生人了?”

老师忍不住吐槽,要知道,沈沐跟他那个沉静的哥哥可不一样,一天到晚咋咋呼呼,还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哪里有闲心关注一个陌生人,现在他这样实在是反常。

“没事,就随便问问而已。”

沈沐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到底见没见过那个人呢。

第二天早上,宋沅六点半就起了床。

他们所租住的地方是在城关镇,房子是清一色是四层小洋楼,不过年代久远,外表看上去很是破旧,砖红色的楼身都斑驳不堪。

好在离学校近,交通方便,房租也便宜。

徐芬和柳谦就住在楼上,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搬来了这里,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邻居,新的心境。

一切的旧事物和烦心事好像都一扫而空,这里的空气都要热闹快活许多。

经过好几天的装修与打扫,两居室的房间也颇有了几分家的感觉,虽然小了一些,但胜在干净整洁。

宋沅起床洗漱完后,就来到餐桌前吃早餐。

蒋素英还没起,她劳累了这么多天,睡得很沉,留给宋沅的早餐很简易,就是包子和豆浆,包子加热一下就可以,而豆浆是用暖壶里的热水冲泡的。

宋沅吃好后收拾了餐具,背起书包就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市一高的节奏比平安镇的佳成中学要快得多,每个学生必须六点五十之前到教室,经过半个小时的早读后,再给二十分钟的早饭时间。

时间紧张,大部分走读生都选择在家事先吃好饭,利用学校规定的早饭时间来预习功课。

宋沅也是如此。

他步行十分钟就到了学校,天刚明,淡淡的雾气中和校门口暖黄的路灯下,全是穿着市一高校服的学生在穿行。

整座城市逐渐苏醒过来。

校门口停了一辆黑车,这个年纪的学生对车牌已经有了敏锐的感知力,其中有人认出,那是一辆奔驰,属于九十年代末的顶尖品牌。

他们有的忍不住驻足观看,有的则见怪不怪——毕竟沈家的那两位少爷天天都这副架势。

有时他们都在讨论,出身自这么有钱的家庭,何必还来受这上学的苦。

不过也就只在背后说说罢了。

宋沅对身后的哗然浑然不知,他早在奔驰停下之前就进了教学楼。

市一高的班级分为卓越班、实验班、普通班。

卓越班和实验班实行小班额教学,一个班仅有三十到三十五人,一共有三个卓越班和一个实验班。

卓越班汇聚了全年级的前一百名,而实验班仅有几个百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剩下的全是关系过硬塞进来的。

校方为这两种特殊的班级安排的师资也是最好的,每年都等待卓越班的人为校争光,以及实验班的人大手一挥“回报母校”。

剩下的,就是八个普通班了。

普通班的容量达到了五六十人,实际上的数目比这还要多,学生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完全比不上卓越班。

宋沅所在的七班,就是一个普通班。

对外招收的插班生名额本就少之又少,能进普通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八个高一普通班和其他年级的普通班占一栋教学楼,那些所谓的尖子班跟他们相隔很远,大概是一个操场的距离,平时根本都接触不到。

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

宋沅跟在班主任身后走进教室,嘈杂的环境因为他的到来瞬间安静。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宋沅根据班主任的指示,坐在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这个座位倒和他在佳成中学坐的挺像,宋沅心里没什么抗拒的。

很快就开始早读,宋沅努力静下心来,念出书上那枯燥的内容。

一串又一串的字符在嘴中过去,却根本不往脑子里进,宋沅一直很不喜欢大声念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毫不夸张地说,这让他的脑子嗡嗡作响。

一连四五天,他都在尽力适应这所学校的高压节奏,以至于连吃饭都提不起胃口。

太卷了!真的太卷了!

宋沅在心里默默哀嚎,这只是1998年而已,要不要这么卷。

周一回到学校的时候,一进班就发现气氛有些奇妙。

宋沅一头雾水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班长叶婉心凑过来,笑得一脸神秘,“宋沅同学,你有这样的荣誉你早说呀,害我找国旗下讲话的人找了半天。”

宋沅不明白她在说什么,“荣誉?”

“对呀,你获得了化学竞赛一等奖这回事!oh my gosh!你简直是个天才!”

叶婉心夸张地吹捧道。

她不给宋沅丝毫反驳的机会,“那众所周知,咱们班一向是能者多劳,宋沅同学,虽然你刚转进咱班,但每周一度的国旗下讲话这件事正好轮到咱班了,你说你是不是该发挥一下你的奉献精神?”

“我……”

没等宋沅说出什么来,就被无情打断,叶婉心“啪”的一声合上笔帽,把一页打印好了的演讲稿丢给宋沅。

“就这么定了!两小时后你就能代表我们班去发表国旗下讲话!这份稿子你赶紧结合你的感人经历改改,看你表现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和大佬的九十年代
连载中京尤禾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