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几条街巷,闻笙环顾了下四周,牵着我往一间特殊的店铺里走。
“你饿了吗?”
他但笑不语,径直将我带入一间铺子。扑面而来的珠光宝气让我眼前一亮——竟是间饰品工坊。店铺娘子迎上来时,闻笙不动声色地向前半步,恰好隔开她欲挽我胳膊的热情。
“哇!发簪!”
我满怀期待地接过店员递过来的发簪,捧在手心。凤眸镶嵌的玛瑙在指尖流转着血色光华,这等凡间工艺虽不及蓬莱珍宝,却别有一番鲜活气韵。
“小姐喜欢的话可以试戴。不仅如此,我们这儿还可以手把手教学,亲手做一支独一无二的发簪。”
“还可以亲手制作吗!”
我激动地看看店员,又看向身边始终默默陪着我的闻笙。见我抑制不住的兴奋,闻笙笑着,温柔的指尖捋了捋我侧脸有些凌乱的发丝:“听你的。”
穿过一道拱门后,店铺深处的景象大不同前,偌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四排桌子,堆满制作饰品所需的材料。店员细心地给我们介绍每一样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除了插头发上的,脖子手腕上戴的,你能想象出来的都能实现。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入手,例如发簪和手链。”
说话间,店员递给我和闻笙一人一条围裙系上,同时领我们到了角落一张摆着纸笔的桌子。
“制作前,二位可以先在此画设计图,而后去那边的制作台进行制作。”
介绍完毕,剩下两个人握着笔迟迟无法下笔。太强人所难了,尤其是我这字不会写,画不会绘的人。
对了,铺子里摆了制作好的成品,不如参考参考。丢下闻笙,我转身跑出探查一番后,照葫芦画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应该是同款的配饰。
重返制作台时,闻笙已经画好设计图,正摆弄桌上摆满的制作需要的材料。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以及偷看不被发现,我小心地凑到闻笙身后。
“嗯?”
脱口而出的疑虑瞬间暴露了自己。闻笙惊讶地回过头,丝毫没有藏掖手里设计图的打算。
“就,竹叶?”
我看着他手里的设计图,忍不住问道。他眯起眼,满脸自豪地欣赏着自己的“大作”——三片竹叶。
“没错。”
“这能叫设计图吗?先生这画技,倒与竹村稚童不相上下。”
“设计给自己看的图,自己能看懂就行。”
有道理,我竟无话反驳。
闻笙的目光不动声色地送我手里的设计图纸上划过,浅浅的笑意浮上唇角。
“看了我的,也该我看你的了。”
听他话里的调侃,我心里一咯噔。紧拽着手里的潦草的设计图,忐忑不安。
丢人现眼的,还是别给他看了。
只是三片竹叶,闻笙居然画出别样的韵味。相比我的……什么妖魔鬼怪。
“你画的不算设计图,不给看。”我下意识把纸藏于身后。
闻笙轻轻叹了口气,唇角却微微牵了牵:“期待你的成果。”
虽然被闻笙的话鼓励,但面对桌上的铜线、玉石、珠子、银饰,我全然不知从何下手。相邻座位的闻笙似乎没有这方面的烦恼,有条不紊地进行制作。繁杂的制作台上,旁人都成双结对有说有笑的进行,只有我们,不对,只有闻笙,一脸正经严肃的样子,看起来格格不入。
明明都是初学者,他却显得很轻松。我本想和他也说些什么,但看他认真的模样,转念一想又放弃了。
平日空闲的时间,尤其是阳光好的日子,我们都喜欢坐在院子里,闻笙捧着书,而我晒着太阳午睡,互不打扰,岁月静好。察觉到我在偷看,闻笙只瞥了我一眼,笑着继续手里的活儿。
我也该认真起来了!
从工坊出来时,夕阳的余晖已经降落到了天边,光州为彩灯节准备了数千盏明灯徐徐燃起。两个人早饥肠辘辘,直奔主题。在饭店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下,便于看夜景也能听清台上说书人的故事。
掌声响起,说书人应声登台,鞠躬致意后,讲述起今天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神创世之初,所有神仙都居住在蓬莱仙岛。后来,有的随天君搬去了天宫。也有像医仙葛榆那般的神仙,选择在人间的仙山居住,造福百姓。话说仙岛上住了一位掌管寿命的大仙,拥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大仙有四个孩子,‘东南西北’四仙。令大仙最头疼的就是这个四位仙子中最小的‘南’。不学无术,几千岁的神仙就会了项制造幻境的法术。大仙头疼啊,可心疼女儿,打不得骂不得,只好随她去了……”
我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漫不经心地扫过说书人和一众兴致勃勃的听客,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仿佛他说的事情与我无关。
“仙子小心。”
“啊,抱歉。”
酒足饭饱走出酒楼,没想和路过的人撞了个正着。摇摇欲坠之际,路人稳稳接住我。浓烈的腥味和某种爬行动物的味道扑鼻而来。
闻笙见我踉跄了一下,赶忙搀扶住我,询问我可有身体不适。
“没事,只是刚才不小心撞到路人。”
“路人?”
闻笙左右环顾。
“可是街上……一个人也没有?”
“欸?”
我看向刚才那路人离开的方向。别说人了,鬼影子都没有。
“那我刚才撞到的……是什么?他是不是叫了我……什么?”
醉意上头,惊魂一事立马被我抛之脑后。
再回小院,已是夜深人静。没了困意,闻笙亦未寝,我便拉着他在小院里赏月。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明月照亮了山村,给相依之人镀上一层银色的轮廓。
我靠在闻笙的肩头,忽而想起怀里的东西,从袖中摸出白日里做的玉佩举到闻笙面前。月光下,青玉流转着朦胧的光晕,虽不及天宫宝物精致,却是我亲手所制。
“送你。”我将玉佩悬在他眼前晃了晃。
闻笙眸中闪过一丝讶色,抬手接过玉佩,然后拿出一支镶嵌着翠绿色竹叶的发簪。翠玉竹叶在月下栩栩如生,叶脉间还缀着细碎的星光。
“送你的。”
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先生与我都是早有准备啊。”
端详着闻笙送我的发簪,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我迟疑了片刻,还是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先生确定是第一次制作吗?如此精致,哪里有初学者的味道?”
闻笙偏过头,目光撞进我有些怀疑的神情,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我没说自己是初次吧。还在信州时,曾跟一位老师傅学习过。”
我打趣道:“原来在我们相识之前,先生就开始为这天做准备了呢。”
闻笙双眼定定地注视着我,唇畔扬起明朗的弧度。
“初心是迫不得已,不过眼下……我很庆幸。”
低沉的嗓音清晰得丝丝入耳,他的手扣住我的,暖意从掌心传来,暖了泛起凉意的夜。
“我心已许。愿每日为你绾发梳妆,陪你观云听雨……”
我愣了一下,直到他扣住我的手紧了紧,才意识到他是在——向我告白。我的另一只手里还握着他亲手制作的发簪,他抬起空出的手和我一起握住发簪。
“以此簪为凭,不知姑娘……可愿余生与我共进?”
听着面前郑重许下誓言的人,我怔怔望着他映着月光的眼眸,那里盛着的深情比瑶池还深。我下意识伸出双臂环绕住他,在他唇上啄了一下。
“君子一言……”闻笙顿了一下,猛地凑近,在两个人的唇几乎快触碰的地方停下,“此生不换。”
话音落下,一切归于这个漫长缱绻辗转不休的吻。
“对了,我做了首诗,要看看吗?”
吻到半途这个人说什么呢。不过,我很喜欢闻笙作的诗,有新作他也通常会第一个给我看。
“不过,还没写完,最后的句子始终不满意。”
我俯身看他未完成的诗句,青丝垂落,有几缕拂过他的手背。
“从来诗酒即吾乡。幽径扫青霜……”我的指尖轻轻点在他写了一半的诗句上,“挺好的呀,哪里不满意?”
“还少了一句。”他抬起头,对上我的目光,“我想把你写进这首诗里。”
窗外,春风拂过,似花香也似竹香。
活了三千年的南风仙子,在听到第一个邂逅的凡间男子深情告白后,因无法许下承诺,落荒而逃。
此时,距离第一次奔赴旷野还有三年半。
【闻此笙歌】
青竹发簪诞生于世间那日,闻笙将它赠予最爱的姑娘那夜,许下“君子一言,此生不换”的誓言后不久,敲定良辰吉日的次日,那个叫“齐风”的姑娘离开了。
或许是觉得自己直接离开太过无情,她在窗台上留下了一封信。信封上没有多余的字句,只有简单的署名:风。
她从不称呼自己为齐风,只在别人问起她的名字时,才会思索良久说出陌生的字眼,仿佛那名字并不属于她。
信中内容不过寥寥数语。
“余生漫长,终有再会之日。”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
她走后,闻笙将这句话视若珍宝,仿佛那是她留给他的唯一承诺。
几年后,她再度出现,手中多了一支精雕细琢的玉笛。她依旧是她,却又不像从前的她。归来后的她说,消失的几年里她经历了许多,甚至经历了从生到死,从死复生……闻笙不能理解她的话,直觉心疼,更想留她永生永世。
不出意外,她逗留了段时日,和张氏棋的死一起,再次消失。
闻笙建了醉月楼,让临街台上的歌女夜夜唱着他为她写的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等待着,期盼着,直到某天夜里,她在梦中再次出现。梦里的她,依旧如风般轻盈,却不再记得自己的名字,忘了那支发簪,忘了他们之间的一切。
罢了,他会有办法留下她。哪怕这个办法……很愚蠢。
竹深掩翠户,风徐过,叩书窗。
恰仙子凌波,云鬟半绾,影落清塘。
凝眸处、炊烟袅,更村童笑逐犬声长。
书卷半掩篱下,茶瓯漫煮斜阳。
从来诗酒即吾乡。幽径扫青霜。
纵尘世千般,浮名尽洗,只恋寻常。
此心若同筠节,任流光暗剪又何妨?
梦里风回竹坞,月痕悄染罗裳。
——《木兰花慢·竹深掩翠户》闻笙
【本章小知识】[撒花]
《木兰花慢》是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七平韵,属于长调慢词。此调风格或婉约清丽,或疏朗旷达,适合写景抒怀。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这首歌藏着的某个信息了呢[猫头]
下一章再见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不堪回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