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原料这么好,若是制出香来一定味道极妙。
听完他的问题,青年本来还高兴的脸垮了下来:“实不相瞒,要是会制香我早就自己干了,哪用现在这样只能卖这些木头。”
晏辞若有所思:“你是没有制香的工具,还是没有制香的香方?”
青年一听到“香方”两字,眉毛都竖起来了,咬着牙道:“还不是赵家那孙子!”
他说早些年他父亲病重缺药钱,赵家那些人趁他不在的时候,骗他的母亲把香方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出去。后来他上门理论,赵家还不承认,把他打了一顿撵了出来。
晏辞立刻就明白了,还有些感同身受,没想到这赵家一直干着从别的家族骗香方的事。
他凝视着台上那些上好的香料,突然有了个主意:“你想不想制香?”
青年愣了一下,下意识道:“当然想啊!”
晏辞道:“我手头上倒是有些方子,就是差好的香料,你如果愿意,我可以帮你炼制香品出来。”
他话音刚落,那青年一脸迷惑看着他:“你是说你要把香方给我用?”他有点警惕,“你不会也是来骗我吧?”
晏辞知道一般香铺都会把香方好好收藏,自家传自家用。像自己这么光明正大拿出香方要求合作的,的确有骗子的嫌疑。
晏辞无奈摊开手,表示自己也是穷光蛋一个:“你看我这样子像骗子吗?我和你处境一样,都是走投无路。”
他也不遮遮掩掩,坦然并简短地把自己怎么被赶出家门的事说了一遍,直说的青年眉头直皱,又听说他也是被赵家骗了香方,顿时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在听说晏辞就是晏家被赶出门的那个大公子后,青年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原来就是你。”他打量了晏辞一番:“不像啊,传闻不是说...”
晏辞淡定地说:“不学无术游手好闲酒品差是吧?”
青年尴尬地笑了笑,随后眉头一拧:“不过你那弟弟也太不是东西了,怪不得你昨天把他打了。”
他想了想,补充道:“还是打得轻了!要是有人对我娘子动手动脚,我一定让他后悔生出来!”
晏辞笑了。
这青年说自己叫苏青木,他说香铺是从他爹那里继承过来的,早些年因为有个叔叔在市舶司①当差的缘故,所以搞到许多寻常香铺搞不到的香料。
市舶司大概就相当于现代的海关,由朝廷在海港设立的官府,主管海上贸易。
大批南海以南的香料会从这里流入燕朝,绝大部分珍贵的上好香料都一路北上供给燕都的贵人们。
但总会有一小部分流入民间,这些个舶来品各个价值不菲。
苏青木那些稀少的香木就是从他爹那里继承来的。
因为没什么制香天赋,自从香方被骗了以后,苏青木只能一边养猪一边卖残存的原木维生。
但这些香料一般人还不会用,所以一直没人买,只能低价摆在柜台上。
按他的话说,若不是这铺子是他老爹传给他的,他早就卖了去当屠夫了。
...
铜制香炉里,清袅的香雾缓缓从盖中吐出。
香炉里正是晏辞配好的那道“腊梅香”。
苏青木在这香雾缭绕中,刚开始还带着怀疑的表情从他脸上一点点退下。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再一次问对面坐着的言辞:“你要把这香的香方卖给我?”
晏辞靠在椅背上,将手里的杯子放下,点了点头。
苏青木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他:“你不是疯了吧?”
晏辞挑了挑眉。
苏青木觉得自己有点失态,解释道:“虽然我不是很懂香,但你这香方若是放在外面,肯定有人愿意花五两银子买,可是我现在连一贯铜板儿都拿不出来!”
晏辞道:“也不能说是卖给你。”他说:“我现在手头有香方不假,但是我需要一个能提供原料的渠道。”
“说白了就是交换。”
这也是为什么晏辞选择这里的原因,毕竟稀奇的香品需要稀少的原料。
苏青木想了想又无奈道:“我本来只想卖外面的那种最普通的香就够了。”
“这种香放在我这小铺子里,你就不怕亏本?”
但是晏辞倒不是很在意这个:“这个你不用管,我把这味香拿出来,是为了代表我的诚意,也是我的敲门砖。”
“如果你实在过意不去,就当它是我对你昨天的报答吧。”
苏青木看着他的目光,知道他没有开玩笑,思来想去,鼓起勇气问了最重要的问题:“那你要多少工钱啊?”
晏辞:“啊?”
苏青木欲哭无泪:“我这个月没有工钱发你了,只能等卖了猪崽子才行。”
“...”
原来是纠结这个。
晏辞道:“这个不用介意,我不需要你给我工钱,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他指了指桌子上的香炉:“未来按我的香方卖出的香品利润我要十分之三。”
-------------------------------------
“这块可以。”晏辞脱了外衫,挽着袖子,拿着锉刀对着一块木头边看边切。
一连几天,苏青木蹲在旁边看着这位刚认识的朋友整日对着他这堆木头又切又割,脸上带着深深的迷茫。
晏辞面前的香木上油线清晰可见,因为油脂凝结颜色深沉,气味断断续续如线钻入鼻腔,味道温和醇厚。
晏辞顺着木头的纹理将其切开,切成片状焚烧,一股清凉甜腻的味道弥漫在房间。
苏青木在一旁闻了半天,真诚道:“我觉得还是你前些天那个香好闻。”
“那个是合香,自然比单方香味道特殊一点。”晏辞说,“但是都太普通了,你需要一个招牌。”
苏青木奇怪道:“什么样的叫招牌?”
晏辞:“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一想到这款香,就第一时间想到你的香铺,除了你其他人都做不出来,或者就算做出来了也不能和你媲美。”
而且必须是比晏家和赵家的香方还要好的方子。
苏青木表示无法理解:“这也太难了,岂不是相当于自创一个香方?要我说还是像其他人那样卖点普通香品算了,能挣多少是多少。”
晏辞幽幽看了他一眼,眼神里似乎在说:你能不能有点志气?
他继续埋头切片,其实这些天他一直在想到底应该弄出一个什么样的香,原料方便获取,还要味道独特,让人一见倾心。
…
临近黄昏的时候,晏辞将这几日做好的几捆腊梅线香交给苏青木:“这些天你先拿着这些卖,价格就按照我们之前说的。”
苏青木接过香掂了掂:“你明天不过来了?”
晏辞收拾好东西,摇了摇头:“先不过来了,这几天夫郎一直一个人在家,我回去陪陪他。”
苏青木撇了撇嘴,有点嫉妒地嘟囔了一句:“有夫郎就是好。”
晏辞无奈,这些天他一直在香铺制香,每天都很晚才回去。虽然顾笙一直那副乖巧的模样,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晏辞还是害怕他会担心。
-------------------------------------
顾笙将桌子擦的一尘不染,想了想又把晏辞那间又当书房又当香房的屋子清理一遍。
屋里唯一一张还算完好的桌子上凌乱不堪,市面上最便宜的麻纸铺满了桌子。
顾笙小心地将上面写满墨迹的纸张收成一摞,有点好奇地看了看。
他虽然不会写字,但是是认识字的,以前经常偷偷看爹爹写的字。
可那纸上龙飞凤舞的字迹却不像自己熟悉的字,反而每个字都像没写全一般少了几笔,还有的他好似熟悉又好似完全没见过。
正琢磨着,忽然听到院外有人高声道:“晏家哥儿,在家吗?”
顾笙忙放下手中的纸,应了一声:“在呢!”
他急急忙忙跑出去推开门,外面站着几个穿着朴素的中年妇人,似乎刚从外面结伴回来。敲门的那位脸上的皮肤晒得黝黑。一只手挎着满满当当的菜篮。
顾笙唤了一声:“刘家婶子。”
妇人将手上满满一筐野菜递过去:“晏家哥儿,这是今天新挖的野菜,婶子吃不了,给你点。”
顾笙没有接,有点不好意思道:“婶子,我不能收了,您前些天刚给我一篮...”
妇人拉着顾笙的手,硬塞到他手里:“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跟婶子客气什么?”
顾笙推脱不了,只能腼腆着道谢。
几个妇人这才慢慢往回村的路上走,一边八卦道:
“那就是你说的顾秀才的儿子啊,长得真俊俏。”
“谁说不是呢,可惜没嫁个好男人。”
“他男人谁啊?”
“就是晏家那个老大,之前成天喝酒,最近不知怎么了,搬到这来住了…”
“我知道我知道,听说被他老子赶出来。我表姐她儿子不是在晏家当车夫吗?前些天就是他把这两口子送出来的。”
“不过被赶出来了也不着家...我男人之前见他好几次,都是天不亮赶着马车进镇,空着手过去空着手回来。”
“回去告诉你女儿,找男人可不能找这样的,不会干活光好看有什么用。”
几个妇人一顿八卦,末了皆是同情顾笙如何倒霉。
“那孩子多好,以后咱们能帮衬还是要帮衬些。”
“就是。”
几个人正在说话,忽然听到身后的马蹄声,看见远远地跑来一辆马车,马车停在晏家院子门口,一个墨蓝色衣袍的年轻男人从车上跳了下来。
晏辞老远就看到几个挽着筐的村中妇人站住脚看着他小声交头接耳。
他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不过没人理他就是了,甚至还有人翻了个白眼。
他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村民眼中的某种反面教材。
①参考宋代市舶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