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个好胜的人,这没有问题。
当年他为了母亲的遗物能忍受胯下之辱,但是在洛叶的支持下,当场就报复了回去,作为武将,确实要有热血和冲劲。
但是他和王翦在朝堂上吵起来了,这是洛叶没想到的。
彼时韩郡安定、赵郡如常、魏郡平稳,修整几个月后,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王翦上前认为:“楚国兵力强盛,这次出兵,微臣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拿下。”
韩信推演多次,自然不同意:“哪里需要那么多,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王将军莫不是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
王翦还没说话,王贲就跳了出来:“我父亲打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呢,韩将军这么自信,你上啊!”
王贲一是心疼父亲旧疾发作,二是觉得这个韩将军目中无人,同是武将,他才不惯着谁。
“我上就我上,”韩信被激起了火气,他答应了洛姐姐要成为大将军的,韩信恭敬屈膝,“陛下,末将愿带兵前往,若是攻不下楚国,末将愿以死谢罪!”
嬴政目光淡淡:“我大秦还没到需要断尾求生的时候。”
韩信立马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敢,末将只是想表明自己的决心而已。”
“有决心是好事,但我大秦在身后,叫援军也并无大碍,”嬴政看了眼王翦,“既如此,你和蒙恬便一同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伐楚吧。”
蒙恬没想到这还有自己的事,但想想毕竟是大型战役,韩信第一次率领指不定忙中出错:“唯。”
洛叶却全程懵逼:“系统,这个发展怎么有点眼熟?历史上硬怼王翦的,是韩信吗?不对吧?”
【宿主,我也很懵,历史上绝不是韩信,而是一个叫李信的年轻将领,他无父无母,除了这次战役和名字,记载寥寥。】
洛叶想到了什么,赶紧叫下去军营准备的韩信:“你母亲姓李吗?”
韩信怔然:“没错,洛姐姐怎么忽然问这个?”
那难怪了,洛叶心想化名也是很正常的,政哥小时候也是从母姓,天生有两个名字:“没什么,这次打仗你不要太拼命,毕竟是第一次指挥,顾惜生命最要紧。”
韩信有点不甘心,但想想这已经是姐姐帮他争取过来的机会了,陛下也没有排斥让年轻将领出头啊,他要好好把握才是,于是又斗志昂扬起来。
但,斗志昂扬没用,他和蒙恬这次的敌人是楚将项燕,并且是带领四十万精兵的项燕,二十万对四十万,秦军饶是训练有素,倒底也是客场作战,并且数量差距甚大,这一仗打得格外艰难。
蒙恬有心请援军,韩信却说道:“爱惜兵力是每个将领该做的事情,现在我们的伤亡不多,也许换个打法就好了,蒙将军,我们再试一次吧,不行再让我亲自去求陛下好吗?”
他不想被打脸,而且,韩信也相信秦军铁骑的力量。
蒙恬见他这么说,就没有再反对了,只是心中隐隐有种直觉,也许,这不是项燕全部的实力。
但无凭无据的,这种直觉实在是没法说出口啊,毕竟现在的情况是项燕的兵力本就两倍强于他们,要是能打,早就一举把秦国打得落花流水了,越往后拖,他们的伤亡就越多,楚国又不像秦国一样有强大的后援,项燕越拖越对楚国不利才对。
所以蒙恬就抱着这样的心情,和韩信再次研究战局,演练沙盘,小心翼翼地寻找新的突破口。
战场上,大家绷紧了心弦,秦国内,王翦开心地翘起了二郎腿。
太好了!陛下终于有新的将领可以扶持了,他这把老骨头终于可以退休,不用在外大战,在内上朝,死活没个休息日了,于是王翦果断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嬴政看了他两眼:“也罢,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利落得同意奏折。
王翦有点方,怎么有种小心思全都被看穿了的错觉,洛叶一边笑,一边内心道,可不是吗?帝王这个位置,就像是讲台上的班主任一样,学生以为自己偷吃零食老师看不见,实际上,老师的位置看得一清二楚,不说,只是因为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毕竟学生有时候也不容易。
嬴政早就知道王翦敬佩白起,却也害怕白起被戴高帽子之后,被帝王猜忌至死的结局,说实话,太爷爷也是他极力避免成为的榜样。
武将在外抛头颅,洒热血,有点小脾气怎么了?他这个做帝王的要是没有这般容人之量,就没有资格让他们守卫国家的平安。
嬴政看得出王翦的担心,也希望他可以放心,而楚国这场战事绝对是个硬骨头,索性有年轻人顶上,他们不妨好好放个假,先磨磨项燕这个悍将的兵力。
——
事情果然如同预料的一样,楚军在故意得示弱。
再又一次且战且退,让秦军以为可以的时候,项燕突然发兵,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韩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狠狠得搓了大秦的威风。
韩信懵了,这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而且是他的大意导致的,他,简直没法见人,尤其是王翦。
原来在打仗上面,他们差距了这么多。
蒙恬却安慰他:“你再看看那几个都尉的脸?”
“是要安葬他们,这是我的用兵失误,等等,”韩信呆住了,“他们是?”
这七个都尉是谁啊?就算将军和他们不是一个帐篷的,但也不至于一个人都不认识吧?
蒙恬笑了笑:“是各地的叛军,装得还不错吧?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韩信恍然,这才明白了陛下那句“大秦在你身后”是怎样的意思。
——
楚军那边。
“不愧是大将军,您一出马,秦军就求饶啊哈哈哈哈!”
项燕却没有那么高兴,或者说,内心十分苦涩。
楚国已经后继无人了,这四十万是他全部的兵力,可是用心经营,也没有损害秦国的根基。
这样下去,楚国必亡,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趁着秦军战败,老夫告个假。”项燕这样对楚王说,他有预感,自己再不回去,下次就回不去了。
他为祖国戎马半生,却对自己的子女疏于照顾,有什么遗言,还是先说了为好。
“祖父,祖父!您终于回来了!”九岁的小孙子拿着枪到处挥舞,“我们楚军就是厉害,就这样剁剁剁,秦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啦!”
“小羽,你别在祖父面前班门弄斧了,安静一点好吗?咱们一家难得吃个团圆饭。”
“哦,好吧,”小项羽瘪了瘪嘴,然后又高兴得凑到了项燕身边,“那我要和祖父坐在一起,听祖父多讲讲战场上面的故事!”
毕竟,在小项羽的眼中,祖父就是一个超级无敌的大英雄,有了他在,所有敌人都只是小菜一碟。
项燕忍不住摸了摸小孙子的头,眼里的悲苦不再遮掩,他们项氏一族几乎都是习武的好苗子,但是苗子里面也有高个子,比如小孙子,从小就是一个大力士,仆从要合力搬动的福鼎,小孙子一个人就可以搬起来,而且小孙子的武术又很不错,项燕多么希望自己能够陪伴他的时间更久一点,好让小孙子完全得继承自己的衣钵啊。
可惜楚王没用,可惜秦国太强,可惜时间不再等人了。
饭后,项燕和发妻说完战事之后,又把几个儿子叫到书房里轮流说话,或者说,交代他要是战死沙场后,他们之后的打算,当然了,这些沉重的话题,小孙子项羽自然是不知道的。
只是第二天告别时,小项羽拉了一把项燕的衣袖,有点腼腆,又像一个大人一样承诺道:
“祖父,你要好好的,小羽在家等你。”
项燕心尖一颤,可倒底只是摸了摸小项羽的头:“记得听长辈的话。”
“当然了,”小项羽连连点头,笑容灿烂,“祖父也要将暴秦打得落花流水,早点回来啊!”
这个时间线是对的嗷,蠢作者真的查了好久生卒年(缓缓瘫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 4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