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钰一走,曾湘转过头就看到一个面无表情的薛平。
其实她俩都有这个心理准备,毕竟这段时间跟何钰接触得最多的学生也没有别人了。
“待会去办公室?”这次薛平先开口。
“嗯。”曾湘一边应着,一边从课桌抽屉里拿出语文课本。
周一早上就要这么催眠吗?
曾湘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
熬过上午的课,曾湘和薛平吃完午饭一同去办公室。
把手上的班级日志和考勤本交出去,曾湘和薛平听完何钰给她们的正式工作安排,发现手上的事情比原来少了一半多,心里顿时松一口气。
交代完所有事情,何钰问:“你们是不是都是团员?”
“嗯,刚好想问问什么时候能把团员关系转过来,我初中学校这几天在问。”
此地无银三百两,曾湘昨天就收到初中班主任发来的消息,今天正好想找机会问问何老师。
“这两天就可以联系之前的学校转关系了,团员材料和转接关系的条子都在你手上吗?”
“在我手上,但是系统还在之前的学校。”
“我知道了。你明天把材料先拿给我,系统那边专业部应该这周之内就会有正式的通知,到时候我在班上统一说。”
“好的,谢谢何老师。”
何钰点点头,刚想把视线移回办公桌,却突然想起薛平似乎也是团员。
“对了,薛平你的材料呢?”
猝不及防地被点到,正想着明天在学校门口超市买什么冷泡茶的薛平回过神来,下意识回答道:
“还在之前的学校。我放学之后联系一下,争取这周办好。”
“嗯,这两周尽快办了,不然拖太久了专业部的团委老师要通报,你们严老师会说我的。”何钰笑着说,倒是给这句话添了几分不真实。
薛平没有注意到何老师的笑,而是在和何老师对话完,转身准备走出办公室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她呼吸一滞,心情也跟着沉入了谷底。
——
从办公室出来,只见薛平一言不发,径直走回自己的座位,趴下睡觉。
曾湘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刚在办公室不是还好好的吗?
看着薛平一反常态的沉默,曾湘不敢贸然打扰她,只好跟着趴在桌子上午休。
——
睡完午觉,薛平和曾湘迎来人生中第一堂专业课:市场营销。
老师姓王,单名一个潇,看起来相当年轻,又带着几分自信过头的气势。
王潇简单介绍完自己,第一件事不是让学生熟悉教材,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学校的?”
答案五花八门。有人回答说是收到了中考时学校派人来发的传单,有人回答说是有认识的人在这里上学,有人回答说是住在附近刚好知道这个学校,还有人回答说是因为初中老师推荐来的。
叽叽喳喳完,王老师抛出第二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会选择来这个学校?”
回答减少了一些。除开因为学校交通方便、有之前的学长学姐在这里、甚至有觉得校服看着还可以就决定上这学校等一小部分人以外,大部分都是家长要求来的。
接着,王老师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会选市场营销专业?”
这次台下鸦雀无声。
总不能说是随便选,或者是被调剂来的吧?
学生们只是成绩不好,不是真的傻。
虽然学生没说什么,但看着台下,王潇心里叹了口气。
——我就知道这届又是这个情况。
——
兴许是因为这个专业在家长和学生们的眼里是学不到什么实用技能的一个“鸡肋”专业,尽管江临职高的营销教师团队在业内地位颇高,但自从王潇毕业到江临职高任教这五年以来,她知道的每一届市场营销专业即使加上大专班都最多只有三个班。
其中这些学生大多都是被调剂或者是因为不想去其他专业才到营销来的,很少会有真正自愿选择在这个专业读的学生。
而真正自愿来的学生中,又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对市场营销一无所知,学了没多久就会因为前期专业学习的内容里除了美术课会涉及实操之外全是理论知识而褪去热情。
所以在每年转专业和大专班补录审批截止过后,营销专业的学生至少会转出四分之一,转入的基本都不会超过五个。
更何况这届中专还只有一个班四十个人,等到转专业和补录程序走完不知道这个班还能剩多少人。
不过还好,据说隔壁商务英语专业这届只有二十来人,还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届。
都这样了,人家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
叹气归叹气,课还得继续上。
没让尴尬持续多久,王老师接着讲:
“不管你们是什么原因来我们营销专业,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地学。虽然比不上学校的热门专业,但是我在这吹个牛,你们现在手上拿的这本国标教材就是我们学校的营销专业教师组主导编写的。
营销这门课呢,是你们学这个专业的奠基石,也是财经商贸类对口高考必考的一门专业课,你们在这门课学到的知识说不定以后出社会了还能用上。所以接下来在我的课堂上,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听讲,不要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有不懂的下来过后随时来问我。
好了,现在翻开教材第二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市场和市场营销的概念……”
薛平听得相当认真。
一是因为这个老师虽然讲的有些照本宣科,但从效果来看还是很少有听不懂的;二是因为家里经商,所以她也耳濡目染,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三是因为她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每次专注于课堂时都能做到心无旁骛,这也能够让她借着这堂课暂时忽略内心的杂乱。
记着笔记,这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等到薛平准备合上书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用蓝色签字笔在书页的空白上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相当扎眼。
看来以后还是得用铅笔记。
——
今天的曾湘忙着去小卖部抢购心心念念的辣条,一放学就跑没了影。
薛平不急不慢地收拾好东西走出学校。她一边走一边打开微信,找到备注为“李老”的好友,斟酌着编辑出一段文字:
“李老,我这边高中说这两天要转团员关系,您能帮我问问我的材料和介绍信大概什么时候能弄好吗?”
语言是组织好了,但大拇指一直悬在发送键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在犹豫什么?”
薛平心知肚明。
她还不想回到那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
而且照理来说,这种事她应该去问前高中班主任的,但薛平现在只有初中班主任的联系方式,也只敢联系李老师。
况且自从决定要退学以来,她的相关手续几乎都是李老师在帮她办理,资料也只有李老师那里最全,而那位高中班主任在薛平把她的东西全部收拾走之后便再也没有同她说过话。
同学和同学之间是不同的,老师和老师之间也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本来就有好有坏,本来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同时存在着热心的李老师和冷漠的前高中班主任,本来除了这些主要人物之外还有从无交集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路人甲乙丙丁。
薛平也是在离开旧都二中几个月之后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人间百态,冷暖自知。
尽管如此,薛平理了理思绪,劝慰自己:
“总要面对的。”
大拇指最终还是落了下去。
之后她手指从屏幕底部上滑,光速退出微信界面,随后下拉控制中心打开勿扰模式,灭屏,再把手机装进衣兜,最后装作若无其事地环顾四周。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不知道已经做过多少遍。
但每次薛平做这套动作都像是新入行的扒手刚从某个富婆的包里偷到什么值钱的东西,生怕被发现似的,要多心虚有多心虚。
——
一路都在其他APP里遨游,直到回到自己的房间放下书包,薛平才敢再次把微信打开。
消息是半小时前收到的。
“乖乖,我刚刚帮你问了下,团委老师说你急着要的话材料这两天就可以帮你弄好。后天有空来学校拿吗?”
这么快?
对啊,这学校行政老师的效率一直都挺高,当初办退学的时候也很快。
想到这里,薛平自嘲地“呵”了一声。
也不知道自己这么矫情是在干什么。
尽管不想回去,薛平还是想去看看李老师。
毕竟李老师一直以来都对薛平很好,而且那个时候都那样帮她了。
打定主意,薛平回复:
“谢谢李老,那我就后天下午放学之后过来,顺便看看你[愉快]”
——
退出与李老师的聊天界面,薛平把手机一放,干脆将自己摔在床上。
父母还在楼下散步。她闲着没事干,又发了会呆,才起身把明天上课要用的英语书从书架上找出来,随后又躺回床上把书翻开来看。
不翻不知道,一翻就小小地吓了薛平一跳。
——这本教材里的单词几乎都是她初中时就背过的。
很好,这学期都不用背单词了。
也约等于直接少学一门课。
薛平把书装进书包,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房间,这才让自己稍稍有了些睡意。
曾湘:(探头)你不对劲。
薛平:呜
——
下一章预计29号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心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