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月,天气越发的冷了,感觉过几天就要下雪。鉴于没有从张建军那里听到什么消息,所以老支书决定再去县里走一趟,这回除了给吴光明带点肉以外,还想换点棉花和布料,好让村民们在落雪前,能把棉袄和棉被续上一层新棉花。
听闻老支书要去县里,张建军也打算跟着一块去,顺便带着张小军,因为这次带的东西没有上次多,也就不需要张建军搭把手,他也就有空带着儿子去县里转一转。
这都快一年了,张小军都没出过村,无论是原身还是自己,如果有事,都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的。眼看着天越来越冷,要是不趁这一趟出去,下一次估计要等到明年了。而且,就现在这环境,他也不敢单独带着孩子出去,跟老支书他们一块,还能有个照应。
“这棉帽子都要带好,早晨可冷着呢!”一大早,张建军就把张小军从被窝里拉了出来,给他穿好厚衣服后,又给他找了顶帽子带在头上。张小军整个人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没完全醒,就随着张建军给自己打扮,那小脑袋还一点一点的。
“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去了县城,你都不能离了我眼跟前,知道吗?要是走丢了,我得去哪儿找你?咱们父子可能就见不到了……”张建军怕孩子出门兴奋,都想去瞧瞧,就一声不吭走出了自己的视线,更怕孩子被拐走,于是,不顾孩子还迷瞪着,开始不断叮嘱。自从有了张小军,张建军可算是体会了一把老父亲的心酸,啥都要操心,害怕孩子有个闪失。
“我肯定听话,好好跟着爹。”听到张建军说父子两个可能再见不了面,张小军这一下子都清醒了不少,赶忙抱紧了张建军,利索的承诺道。感受到张小军对自己的依恋,张建军也回抱了他,觉得有个孩子也不是坏事呢!
“建军,要不把小军放到车子上,你这还能一直背着啊?”走的时间太早,本来出门时还有点精神的张小军,还没等上山呢,就又开始想打盹了,于是,张建军便把他背在身上,只是山路有些难走,他背着孩子,走的不算快。今天是张爱军推着车,上面的东西不算多,可以归拢一下,然后把张小军放在上面也行。
“不用了,我还能背得动,等我背不动的时候,再说吧!”张建军不想麻烦别人,便没有同意张爱军的话。此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的好的缘故,张建军感觉自己的力气比以前大了一些,虽然到不了大力士的程度,但比一个正常成年男子的力气要大。虽然要背着张小军走山路,但张建军感觉还可以,不会觉得那么累。
既然张建军坚持,张爱军也没勉强,只是暗自打算着,等他累了,自己再帮一把也行。自从第一次误会了张建军以后,张爱军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对于张家父子的事情就比较上心,也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上次看到有人冲张建军射箭,也是张爱军第一个冲上去保护他的。
这次大约是带的东西不多的缘故,等到了县城的时候,发现天都还雾蒙蒙的,张建军和张小军没有跟着去吴光明家里,两波人约好地点后,父子两个便跟着人群一起在国营食堂门口排队。
县里的国营食堂占地不小,里面摆着三十多张桌子,一桌能做十个人。门口还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今天供应的菜色。张建军排在后面,实在看不清,问了问前面的人才知道,今天就供应两种食物,三合面馒头和杂烩菜,而且是限量供应,卖完即止。以前的馒头五分钱一个,现在涨到了一毛,还要一两粮票。杂烩菜以前一毛五一碗,现在三毛,都翻了番。
“兄弟,你是不知道啊,以前食堂供应的东西可多了,除了馒头,还有大饼,油条,火烧,包子。那时候炒菜能都带点肉,价钱也比现在便宜,哪像现在,分量少了,价钱贵了,味道也没以前好了。以前下了班过来,不仅能跟工友凑个桌,还能买份啤酒,现在哎……”
就在张建军感叹县里还有卖吃食的时候,排在他前面的大哥开始跟他唠以前食堂的场景,听着确实好太多。但现在只能有啥吃啥,有的吃就不错,也难怪大哥怀念以前。
两人刚唠完没多久,食堂就开门了,张建军紧紧拉着张小军的手,跟着人群往里走,在吃饭前,还要正式“买牌儿”!就是大厅的东墙上挂着竹片做的饭排儿,上面写着食物的名字和价格。报了要点的饭菜,交钱买牌儿,然后把牌儿交到厨房的窗口,按牌儿做好菜后,再吆喝人端饭菜。
如今饭菜是没得选的,张建军带着张小军要了两个馒头,两碗杂拌菜,就是白菜,萝卜,加一点粉条炖出来的大锅菜。两人虽然早晨出来时,没来得及吃饭,但张建军还是带了一些干粮,如今拿出来,泡在菜里正好吃。
“爹,这菜还不如咱们在家里吃的好吃!”等吃完饭,张建军领着张小军走出一段路以后,才小声的对着张建军说道。
“那以后咱们在家里偷偷吃,谁都别说。”张建军笑了笑,家里吃的可都是后世带回来的食物,那味道自然是好很多。
“嗯嗯!”张小军用力的点了点小脑袋,抿起嘴角偷偷的笑。
父子两个打算去离国营食堂不远的百货大楼,是个三层小楼,在一众建筑中脱颖而出。虽然张建军身上除了粮票就没有别的票据了,但也不耽误父子两个来这里逛逛。
进去以后,张建军发现这里卖的东西还不少,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各种农具,只是现在吃的已经没啥了,只有酱油醋和盐。忽然,张建军在架子上发现了一种饼干,还剩下一些。
“这饼干不要粮票,但是要六角一斤!”见张建军的眼光落在饼干上,一个女售货员主动上前说道。看眼前父子两人的衣服,像是从农村来的,但是看着他们在这里逛的自在,没有半点局促,又像是已经来过许多次似的,因此态度还算温和。
“那我们要一斤,还有那种红红绿绿的糖,在白色袋子里的那种,我们也要一包。”对于价格,张建军心里还是有准备的,能留到现在估计都不会太便宜。不过这两样东西之前也是卖完了的,只是这几天刚补完货,正好让张建军他们碰上了。
“那个四毛一包,也不要票。”女售货员一边说着,一边给张建军开票拿东西。
就这样,张建军花了一块钱给张小军买了一包饼干,一包糖。这要是老支书在这儿,指不定就得骂他不会过日子了。但对于张建军来说,现在手里有了点依仗,自然也不愿意委屈儿子。他可没错过,刚才买饼干和糖果时,张小军眼里的亮光。
“请问这里有没有不要布票的棉衣棉鞋?”张建军看到有毛线,但可惜要工业票,鉴于刚才女售货员的态度还不错,张建军就多问了一句,要是有正好,没有的话,顶多被说两句,也不会少块肉。
“我们百货大楼二楼有二手物品交易专柜,那边有不要布票的东西,但是会比有布票的贵上一些。”女售货员态度良好,给他指了路。张建军道谢后,就带着儿子上了二楼。
“何必那么好心?他肯定是乡下来的,连布票都没有!”见张建军他们走了,有大姐走过来,跟刚才的女售货员何静说道,语气带着不耐烦。
“咱们这儿人都比以前少了,说两句话不费事。而且他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能买着东西自然是好的……”何静不愿意附和另一个售货员大姐的话,说完就开始收拾货柜。
“你啊,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跟你说……”大姐像是没看出何静的疏离,一个劲儿的往那边凑,何静也只能无奈的敷衍着。
张建军去了二楼,果然看到了有二手物品专柜,这些东西有的是卖给百货大楼的,有的是拿到这里代卖的,百货大楼这边会收取一些手续费。
“这两件棉衣,还有这几双鞋多少钱?”张建军拿了看起来有七八成新的,厚一点的,一大一小两件棉衣,还给自己和张小军各拿了两双棉鞋,家里的棉鞋都破的,只能趿拉着穿,如今有了,张建军果断买两双。
“大的棉鞋七毛一双,小的五毛一双,两件棉衣一共七块钱。还有小孩穿的棉裤,要不要,要的话,一共给我十三块钱就行。”售货员报出了价格,顺便还推销起了棉裤。
“行,那就来一条。”听到售货员说的钱数,张建军心疼的一哆嗦,但是还得买,要不然冬天怎么熬?眼看出来一趟,手里的钱就剩下一半了,张建军无奈,还没走出百货大楼,就想着怎么开源节流了。
“爹,那个是不是玉婷姨和小花儿?”刚走出百货大楼没多久,张小军就停了下来,拽了拽张建军的手,然后给他指了一个方向,张建军看过去,那里确实有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女,好似正冻得瑟瑟发抖!
晚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