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虽然心里担心,但面上不露声色,还好好安慰了一下张小军。要是晚上张建军还不回来,老支书打算把张小军先接回自己家里住一晚再说,他可不放心张小军一个人在家里待着。
从张建军家回来,老支书又去了张爱国几人的家里,得知几人都没有回来,便开始紧皱着眉头,村里的生活难过,他一直都清楚,可是他也是无可奈何,之前曾经向公社和县里求助,都被委婉拒绝了,因为他们也没有余粮。与他们村子还能种庄稼,有点余粮相比,还有受灾更严重的地方,上边暂时是顾不上张家沟村了。
从那以后,老支书也就不再奢望援助了,没有外援,那就只能节流了,因此他减少了野菜干的量,小心翼翼的规划着仓库里本就不多的粮食,生怕哪天断了顿,为此,他特地召集了村里的民兵队,大家轮流值班,保护着村里最后的希望。
张爱国几人出去找粮,老支书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当着他的面说,是背地里商量的时候,老支书不小心听见的。当张爱国几人跟别人换班,特地腾出一天时间,老支书就知道他们干啥去了。
他心里其实也希望对方能找到粮食,哪怕是用钱票买呢,至少也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可如今他们和张建军迟迟不回家,老支书的担心也是越积越多,生怕他们出了意外。
就在这时,老支书终于碰到背着食物回来的张爱军和马国强,以及跟在他们后面的文书。只见对面的两人满面笑容的朝他走过来,老支书当时就想,莫不是顺利找到了粮食?心里的焦虑也放下了一些。
“老支书,我们可找到你了,刚才去你家,却扑了个空,还是文书和我们说了你的去向,这才赶了过来。走,我们有事跟您说……”还没等老支书询问张爱国几人和粮食的事情,对面的张爱军便率先开了口,也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便被拉到了村委的两间办公室。
于是,老支书和文书两人就只见马国强蹲在外面放哨,而张爱军则是先检查了一下办公室,确认没有其他人,才把身后的袋子放下,然后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放在老支书和文书的面前,有花菜,辣椒,土豆,西红柿,面包,披萨,牛肉……
一开始老支书和文书也不知道张爱军和马国强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叫他们这么郑重其事,还以为是说在县里找到了粮食的事情,哪想到张爱军会拿出这些东西,这超出了两人的认知,东西太好,而且,有的食物他们都没见过,这一时之间,两人愣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好在张爱军不等老支书两人主动问,他就已经开始了主动讲起今天的奇遇,前面的都一笔带过,着重说的内容是从在寺庙遇到张建军开始,从怀疑,敌视到慢慢发现张建军身上的不同寻常,最后到去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回了很多食物,虽然很多没见过,但能吃,他们都实验过了,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听得老支书和文书两人更加沉默了,不时的看一看张爱军以及他拿出的那些食物。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这就是他们真实的心理写照。
一直等到张爱军说完事情经过,然后眼睛明亮的看向两人时,老支书都觉得有点像是做梦,更怀疑张爱军是不是饿昏了头,脑子出现了幻觉,可是再看看那些桌上的东西,偏又有种不得不相信的荒诞感。
“你带我们先去寺庙看看。”等了好一会儿后,老支书终于还是决定眼见为实,也不能光听张爱军一个说。而且,刚才说的那座寺庙,老支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一直不知道它的存在,怎么可能荒郊野外的就突然冒出一座寺庙呢?还离张家沟村那么近?
于是乎,老支书和文书跟着张爱军两人踏上了去寺庙的路,而带回来的食物也被暂时锁在了办公室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再处置。
等真的跟着张爱军和马国强去寺庙时,老支书才发现这条小路,他之前也没见到过,可他爬后面这座山都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本以为对这座山十分了解,可如今看来,自己的见识还是不够啊!等看到了寺庙,老支书和文书两人才不得不相信,张爱军真的没骗他们。尤其是看到大殿里的众人以及那些已经分好类的食物,更是证明了此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
而从其他人口中,老支书两人也知道了更多细节,尤其是张建军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也就地坐下,讨论起了那堆食物的分配问题。
最终决定,将那些不属于这里的或者已经烂掉的蔬菜水果啥的,都由他们这些知情的人吃掉,而剩下的面包等主食都将他们捶碎,放进每日的野菜汤里,分给村里人,至于肉,除了给知情的民兵们尝一尝味儿,剩下等村里人的肠胃状况好一些的时候,也都剁碎放进汤里去。对于这个决定,大家也没有异议。
“那这些米面呢?”商量完食物的分配问题,有人指出来张建军最初从自己的出租屋里搬来的粮食,这也让张建军心里一紧,原本想着等会儿趁大伙儿不注意的时候,他偷偷的藏起来一些,没想到如今有泡汤的风险。
虽然是他发现的,搬回来的,但能不能留下真的不好说,尤其是在大家都愿意把粮食分给村里人的时候,他就更没有信心了。
“那是建军自己背回来的,就是他的,而且咱们现在有这么多粮食,也是因为建军的缘故,总得给点奖励,虽然这奖励也是人家自己的,但这事儿我放在心上了,等以后情况好了再说……”
好在,老支书没有让张建军提心吊胆太久,利索的给出了答案,而其他人也没有异议,就连刚才那个特意指出来的民兵也没再说什么,仿佛刚才就是寻常的问一问。
张建军也没有很虚伪的说自己不需要,全部捐出来给村里人的话,事实上,他就是很需要,家里还有一个儿子要养呢,更何况,虽然有了这些粮食的补充,但对于张家沟村的村民来说,依然不够,只是能稍微止渴而已,依然得面对饿肚子的现实。
基于这重重考虑,张建军利索的把米面都收下了。把事情都安排好以后,大家就开始搬运粮食了,幸好老支书一行人过来的时候,推了一辆手推车,一辆排车,能推不少食物,剩下的就是大家背着走。
搬运粮食的事情,没用上张建军,他就扛着自己的一百多斤米面还有几包方便面就行,虽然扛东西走山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但在这种情况下,背着属于自己的粮食回家,张建军也就不觉得累了。一行人都沉浸在能回家和有了一批粮食的喜悦里,没注意到在他们身后,寺庙和小路都在缓缓消失在夜幕里。
搬到村里的这批粮食,没有被安置在仓库里,因为那里还有看守的民兵,暂时大家不想节外生枝,因此最后决定将这批粮食都暂时安置在张建军家里,因为只有他家里人口最少,而且地方偏僻,过来的人少,不会被轻易发现。至于以后的事,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一行人匆匆的来,又匆匆的离开,像是在演哑剧一样。早在进门的时候,张建军就示意儿子不要出声,因此那声“爸”还没喊完的张小军就听话的立刻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直到看见老支书等人走光之后,张小军才松开自己的嘴巴。
“爸爸,那些是什么?闻起来好香啊,我的肚子都开始叫了。”等到张建军示意他可以开口说话了,张小军才出声。
“是找回来的粮食,不过那是属于村里的,只是仓库放不开,暂时放在咱们家,不能动的!但爸爸今天也找到了点粮食,这是属于咱们的,可以吃。”看着张小军黯淡下去的目光,张建军赶忙说道,他也清楚在肚子饿的情况下,要守着这堆粮食有多残忍。
“真的吗?咱家有粮食?”听见有吃的东西,张小军的眼神瞬间亮了,虽然下午喝了野菜汤,但还是饿。
“真的,爸爸给你煮粥吃。”张建军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瓜,给出了肯定回答。虽然张小军人小,但也知道家里有粮食的事情不能说出去,说话的声音都小小的,本来知道有粮食吃的他,开心的叫了一声,然后又赶紧捂起嘴巴,还向张建军示意,他肯定不再说话,也是人小鬼大。
本来张建军还想煮一包泡面,但又担心味道太大,最终只煮了白米粥,而这已经让张小军都香迷糊了,要不是张建军控制着量,能把那一锅粥都喝掉。最终,睡觉的时候,张小军嘴角都是甜甜的笑容。而张建军看了看自己手心里的金钥匙,也觉得在这个时代稍微有了点底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