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瞧了,心下便已明了,偏故意忍着欢喜,转头瞧紫鹃问道:“这是什么?”
紫鹃满脸笑回道:“姑娘知道我是个不识字,哪里知道这是什么?”
黛玉轻哼一声,“我只知道这必定是你做的鬼,还有荞哥儿。”
紫鹃双手合十朝天笑拜了拜,“阿弥陀佛,还是咱们姑娘英明,没冤枉了我,姑娘,这都是荞哥儿的主意。”
黛玉低头轻笑一声,复敛了笑,仍叫紫鹃梳妆。
“姑娘?”
黛玉指着花签道:“这上头不是写的十二么,今儿可是十一。”
紫鹃告饶笑道:“姑娘,只把今儿空出来,就不知道费了多大气力了,明儿是姑娘的生辰,莫说宝姑娘她们,就是老祖宗也要亲自过问的,还请姑娘饶了这回。”
黛玉想到东府那张看戏的帖子,罢了手,问荞哥儿要做什么。
紫鹃只笑道:“我再给姑娘告个罪,劳姑娘装一装病,我好去老祖宗那儿给姑娘告假。”
黛玉起身躺回床上,撑着脑袋笑道:“好了,我病了,你去吧。”
紫鹃屈膝去了,黛玉这才发觉雪雁竟没在屋里伺候,想是叫他们一早打发了。
贾母使人来看,见黛玉的精神尚好,只是先天里就带着份怯弱不胜之姿,又常是病着的,故来人不敢回说没病,只说瞧着还好。
贾母也习惯了黛玉的弱症,又是早应了那边,加之两府正修园子,难得热闹,便让黛玉在府里歇息一日,自带着王夫人他们过去了。
等贾母一行人离府走了,紫鹃才替黛玉梳洗打扮,披好斗篷,在府里转了一圈,悄悄去了梨香院。
梨香院里,今儿去上学的贾荞早等着了。
见着他,黛玉又问:“你要做什么,这样神神秘秘的?”
黛玉脸上还带着一路避着人行来的红晕,瞧着健康活泼许多。
贾荞笑道:“姑姑只听我安排就是。”
红玉笑拿着帷帽上前,替黛玉戴上系好。
贾荞牵着她的手走到梨香院通街的小门前。
看着红玉上前开门,黛玉讶异的看向贾荞。
贾荞笑道:“别怕,万事有我呢,我也是惯犯了。”
黛玉低头一笑,心下这般大胆行事的紧张顿时去了许多。
小门外,赵天栋、赵天梁、周盛、来富、潘又安、赵伍都候着了,还有一个黛玉认识的人,郝大花,她今儿穿着一身格外鲜艳的花衣裳。
除此之外,还有两辆马车并四匹骏马。
赵天栋和赵天梁一人掌着一辆马车,余下四人一人牵着一匹骏马。
郝大花咧嘴笑着,上前生疏的给黛玉见礼,拉着衣摆道:“这衣裳是我娘用姑娘给的赏银裁的。”
黛玉笑着点点头。
红玉伺候着黛玉上了头一辆马车,赵天栋将贾荞也抱上车,红玉示意紫鹃上车,“哥儿说了,咱们留一个人在车里伺候就行,咱们两个轮着来。”
紫鹃遂上了车。
红玉便拉着郝大花上了第二辆车,第二辆车远不如第一辆车宽敞舒服,还放有大半车路上可能会用到的东西。
周盛、来富、潘又安、赵伍四人翻身上马,护在两辆车左右。
黛玉撩帘瞧见了,问贾荞道:“不留个人看门么?”
贾荞示意黛玉看车外挑着货担,靠着墙慢慢行来的货郎,“那就是了。”
黛玉放下心来,又问:“现在可能说了,咱们去哪儿?”
贾荞笑道:“过节。虽明儿才是正日子,但总有许多人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当日不得空,所以花朝节前后都有人庆祝。”
“那你怎么不挑节后?也容易许多。”
贾荞回道:“节后的余韵总比不得节前热闹。”
贾荞说得随意,黛玉心中却有自个儿的一番思量,道:“其实你费心请那戏班子来让我看戏,我心里就已再受用不过了。”
贾荞笑道:“可见姑姑是忘了咱们的约定了,在府里多的是看戏的日子,有什么稀奇的,咱们今儿出来,先去南郊的花神庙祭祀花神,再赏花、赏红、挑菜、做花糕,既应了约,又过了节,岂不比看戏有趣儿?”
黛玉见他果真也记着,心下不觉又喜又叹,叹荞哥儿年纪虽小,却是个有心的,一片真心待我,也不负我待他的这份情意。
马车颠簸,虽底下垫足了厚褥,车壁也裹了布包,仍是累人。
贾荞怕黛玉经受不住,问:“姑姑可要躺下歇息?”
黛玉摇头,她正透着车帘摆动荡起的缝隙看窗外,她从前因着礼,因着矩,因着前路不定,因着伤心难抑,从未看过的世俗人情。
贾荞见状便同紫鹃道:“前头下车,你去换了大花过来,让她给姑姑讲讲他们过节的热闹。”
黛玉听此,回头对着贾荞轻笑点头,“这个好。”
紫鹃也乐得自在,摆好茶水点心后,笑呵呵的叫停了马车,去换了大花来。
在大花手舞足蹈的讲解中,马车很快停到了花神庙外。
贾荞亲自给黛玉戴上帷帽,扶着她的发髻露于笠外。
紫鹃和红玉快步过来,侍候两人下车。
黛玉先抬头看了花神庙的门楣,又环顾四周,见果然香客不少,道路两侧还有许多花担,只因北方天寒,种类不多,只有迎春花、山茶花、月月红和晚开的梅花几样。
但颜色绝不寡淡。
黛玉指着被姑娘们围住的一棵粘着许多五色彩纸、绑着红绸的花树道:“那就是赏红吧?”
几乎每棵树下都有姑娘在剪纸、绑红条。
贾荞笑道:“等拜完花神,咱们也出来剪一个挂一个,给花神娘娘祝寿。”
红玉笑道:“各色彩纸,还有红绸,咱们都带了,多多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