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差别

黛玉回说:“看着玩罢了。”

惜春问说:“是讲什么的?”

探春回说:“这书有十二卷,讲园林营造、物之选用摆放,收藏赏鉴诸法等等。”②

黛玉讶异的看向探春,“不想三妹妹也看过此书。”

探春笑回道:“因府里正在修园子,所以闲来无事时,略翻了翻。”

惜春对这个不感兴趣,只道:“咱们不是为荞哥儿生辰的事儿来的?快说明儿要怎么庆贺?”

贾荞请了诸人坐,笑道:“我年岁小,辈分也小,不敢兴师动众,诸位肯赏脸来吃席,我就感激不尽了。”

惜春笑道:“往日里姊妹们生辰,都是旁的姊妹一起凑份子置酒席,我们可不能因你年岁小,就欺负你。”

贾荞起身施礼,“如此,就多谢各位长辈了。”

“慢着,”惜春笑道:“你是不是也该依旧例,想一个新鲜游戏出来?”

贾荞摇头苦恼道:“哪有那么多新鲜游戏,四姑姑也太难为我了。”

黛玉道:“这么大热天,难为你还这样有精神。”

惜春嘻嘻笑笑,只好作罢。

宝钗一路过来早已出了一身薄汗,到屋里坐了这会子方才好些,闻言笑道:“外头虽热,这屋里却还算凉爽。”

因宝钗这话,几人都瞧见了屋内摆着的两个大冰盆。

惜春羡慕道:“凤姐姐真疼你。”

贾荞笑嗯了一声,“也就这几日,到了学里就没有了。”

几人说笑一阵散去。

黛玉午时在贾荞院里用饭歇息,因贾荞生辰过后,葫芦胡同里的房子便要正式对外售卖,故他们这两日正好趁着闲暇,为那栋楼想个名儿。

两人相对而坐,各捏一只笔,共用一张纸,写写画画。

黛玉道:“叫什么什么楼,总觉得不够大气。”

这个贾荞早有主意,“叫园吧。”

黛玉思忖了会儿,点头,“这个好,家园、花园,咱们一楼正好有不少花木。”

贾荞道:“寻常百姓的居所,不易起得过大,简单、好记,再吉利些就好。”

黛玉道:“那便以地为名,再略改改。”

贾荞边点头边写,“福芦园,福禄园?”

黛玉道:“福禄二字是不是过于粗白俗气了些?”

“那依姑姑的意思?”

黛玉改了一字,“福芦如何?”

“福芦园,”贾荞略一品,笑点头道:“大巧不工,难得这样朴素好听又平易近人的。”

黛玉抿唇一笑,商定了名字,两人又商议请谁提字。

贾荞年幼笔力不够,黛玉的字虽好,却不好露到外头,请书法大家,又有违福芦园的可亲,请府里的相公们,又显得他们好像要着意表白些什么。

贾荞道:“索性让做牌匾的人写了,他们的字或许风骨不够,却最是端正不过。”

黛玉笑道:“你这般,也是大巧不工了。”

两人商定,便把字递了出去,让赵天栋去定牌匾。

说定了这个,又说明儿的酒席。

中午他请客,晚上他们请他。

主子哥儿的生辰,赵天梁几个也花了心思。

赵伍送了花生、桂圆、榛子、瓜子、红枣五样七夕必备的干果。

刘二送来二十个城外村里的西瓜,个个有一人环抱那么大。

如今也在贾荞手底下做事的蔡秀才和田货郎,分别送了新鲜的桃子和葡萄来。

红玉、茜雪,外头的朴娃他娘等女眷送的针线绣活等。

最难得的是赵天梁几个,赵天梁近来同城里的商户交道打得多,找了门路,拉其兄长和潘又安、周盛、来富一起凑钱,送了两筐新鲜荔枝来。

除此之外,数量更多更相对贵重的便是南城的县令、外头他们大量采买东西的商户、一些合作的商户送来的贺礼。

贾荞捏了一颗荔枝给黛玉,让人去请凤姐儿。

凤姐儿过来时,红玉和茜雪正带着人清点登记外头送进来的各样东西。

贾荞和黛玉起身见礼,凤姐儿挥手免了礼,见满屋子插不进脚的贺礼心里欢喜,又假意埋怨道:“我的儿,你母亲如今只管你这处的账,你这处的人情往来,就忙碌得再顾不得别处了。”

贾荞笑拜道:“辛苦母亲了。”

平儿和凤姐儿的书童彩明,早已笑着过去同红玉和茜雪一起清点登记。

凤姐儿高挑眉头,“为了我儿,就是再辛苦忙碌十倍,你母亲也撑得下来。”

黛玉低头用帕子掩唇轻笑,贾荞大点其头,“那是定然。”

三人说了一会子话,待平儿几人登记完毕,凤姐儿接过册子,带着黛玉一起有条不紊的安排人将东西入库的入库,分送各处的分送各处。

又同黛玉一起过了一遍明儿的菜单酒水,有意教她管理内务。

黛玉知她用心,也听得专心。

贾荞知晓这些内务事的麻烦琐碎,只在一旁安静坐着,让人切了新鲜的瓜果来,亲自与她们调冰碗吃。

次日,黛玉早早的过梨香院来安排主持。

凤姐儿怕自个儿来了,叫他们玩儿不自在,只使人送了两盆开得正盛的碧玉莲来。

这碧玉莲花瓣洁白如雪,叶片翠绿如玉,大暑天里看着就叫人喜欢。

贾荞赏了一会子,问平儿来历。

平儿笑说:“同前头那两盆白海棠一样,是廊上的芸二爷送来的,咱们奶奶给他求了院子里栽花木的差事,又把咱们那楼里的花木许了他,他便常孝敬些东西来。”

贾荞便知他们福芦园的成本定是比账目上要少许多的,笑点了点头,留她吃了席再走。

平儿笑拒道:“奶奶那边还有不少差事呢,晚上我再来向哥儿讨酒喝。”

说罢,送了个亲手绣的荷包同贾荞道贺,“一点子心意,还请哥儿不要嫌弃。”

贾荞笑接过,谢过。

过了一会子,贾环到了,同黛玉见礼过后,便同贾荞凑一处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宝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几个相携过来,瞧见黛玉已在此处,宝玉上前几步道:“林妹妹怎的不叫我?”

宝钗几个虽早知他们姑侄亲厚不同别个,但见院里诸丫头皆听黛玉差使,便打趣道:“若等你,要等到什么时候,耽误了荞哥儿的寿宴,你可担待得起?”

黛玉笑回道:“早知有吃的也堵不住你们的嘴,我和荞哥儿就该省得准备了。”

宝玉只笑。

惜春笑道:“如今若要寻林姐姐,到梨香院寻准儿没错。”

几人说说笑笑,只迎春心头淡淡有些失落。

因贾兰还没来,黛玉让人先上冰碗与他们吃。

见各个小碗里只有细白绵密的沙冰,宝玉笑问道:“这是什么吃法?”

黛玉回说:“各人口味不同,与其让丫鬟们调好送来,倒不如让人送了各样小料来,自个儿调制来得适口有趣。”

说罢,就见丫头们送来牛乳、椰浆,洗净切好的苹果、桃子、西瓜碎,去皮的葡萄、荔枝,熬好的绿豆、红豆、淮山、莲子、茨实、薏米,并花生、桂圆、榛子、瓜子、红枣等干果,并桂花蜜、乌梅子酱、山楂酱等许多酱料。

闻着新鲜的瓜果香气,看着各样小料流水般送来,宝玉赞叹道:“林妹妹心思精巧,这般冰碗,不用入口,我已觉清凉。”

黛玉道:“我也是昨儿见荞哥儿这般调制,才想着今儿这样安排。”

宝玉笑道:“不止吃食,那两盆碧玉莲、四处的冰盆也摆放布置得好。”

众人早已习惯他看林妹妹处处都好,已各自商量着动手调制起各自的冰碗来。

宝钗舀了一勺白浆俯首轻嗅,“这是?这不是牛乳?”

贾荞道:“是用牛乳、蔗糖、椰汁熬制的椰浆,咱们这边调冰碗爱用牛乳,最南边那些沿海的地方则喜欢用椰浆,听说他们也不叫冰碗,叫做清补凉。”

“是吗?”宝玉兴致大起,“我来调一碗试试。”

贾荞笑道:“我也是在外、咳,听说的。”

众人皆笑倒,“好好好,我们都知道荞哥儿是家学里头最用功读书的一个。”

这话险些没把贾环笑仰过去。

笑声中,贾兰姗姗来迟。

宝钗招手唤道:“兰哥儿快来调冰碗吃。”

惜春喜食荔枝,着意加了许多,“这样新鲜的荔枝,真是难得。”

宝钗笑道:“昨儿才送进府的,可不是难得。”

荔枝好吃,却难保鲜。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便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可见每隔一日,味道便差出许多。

惜春看向宝钗惊讶道:“我怎的不知?”

宝钗笑道:“我也是昨儿荞哥儿使人送来一些给我母亲,我才知晓。”

惜春又看向贾荞。

贾荞笑道:“外头就送了两筐进来,我母亲安排着往老祖宗、大太太、太太、姨太太处各送了一些,剩下的全在这儿了。”

惜春不过心的点点头,过心的人则暗暗思量是哪个‘外头’。

冰碗吃多了不利于保养,各人用了一碗,便叫人撤下,赏给外面的丫头。

荔枝也还剩了一些,几个跟来的大丫头都分得了些。

跟着宝玉来的是袭人和秋纹。

秋纹得了荔枝,听了主子的话,又见茜雪和红玉将荔枝让给了下头的小丫头,便想她们昨儿必定是已经吃过了。

便悄悄儿同袭人道:“从前茜雪姐姐被二爷撵出去,我还道她再不能好了,不想如今吃用上头倒比咱们还好些。”

袭人只冷目教训道:“你好歹是二爷的丫头,眼皮子也别太浅了,不过一碗吃食,就叫你眼馋了?这府里任谁得了好东西,不得先孝敬老祖宗?老祖宗的好东西,哪回不赏给咱们二爷?昨儿你没见着荔枝?”

秋纹讷讷的不敢言语,只见袭人也将荔枝让了出去。

众人用罢午饭,晚上宝钗等人凑份子置酒席又热闹了一回,次日,贾荞穿戴整齐去各处拜见行礼,午时陪贾琏和凤姐儿用了饭,下午给丫鬟婆子小厮们放了赏,晚上又使人接了黛玉过来,同梨香院的丫头们一起,又热热闹闹的吃了一回席。

②百度百科

复建真的太难了,还有一万字存稿,我尽量保持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差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折竹碎玉

我喜欢的文 10

老实人破罐子破摔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我娘是王熙凤
连载中漫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