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晾了一日后,只做成了一块肥皂,且模样还不怎样,却足够让长安、石村长以及石莽惊喜了。

石村长拄着拐杖转着圈看桌上的这块肥皂,也不敢伸手去摸,怕给摸坏了。

“这就是用猪油做成的肥皂?”

与他们三的惊喜不同,盛世对于这块肥皂还是不满意的。

他伸手捏了捏,虽说晾晒一个月后,会更坚固一些,但以如今的质地看来,即便晾晒过来也会显得过于软和,而且颜色也不好,味道也不太行。

他简单试了一下,去污能力倒是还可以。

石莽也惊讶道:“居然真的可以洗干净手。”

石村长抬头看盛世,满眼都是喜色,“所以这是做成了?”

盛世却摇了摇头,“还不行。”

不论是用动物油还是用植物油熬制,其价格就不可能低到哪里去,加上人工费和利润至少要跟猪肉平齐吧。

但是普通百姓家一年才能吃到几块肉,哪里舍得买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清洁易耗品?

这就说明不论是做成肥皂还是香皂,都得走中上层路线,至少不是卖予普通老百姓。

而想要卖给有钱人家,且人家愿意花钱,那么就不能仅仅只有清洁这一个功效。能清洁只是其中一方面,还得美观精致,带有香气。

“……,所以,我们需要走高端路线。”

盛世的一番话,已经将石村长和石莽说晕了。

小长安倒是一针见血,“义父的意思是,我们得让他看起来特别特别贵?”

盛世摸了摸他的头,“是这个道理。”

石村长闻言琢磨道:“若是要香气,是不是可以加入花瓣?就是怕花瓣的香味不够持久,还没到贵人们手上,香味便散了。”

这个盛世也在琢磨,“昨日我加了一些花瓣,确实不行。估计得做成精油才行。”

同时盛世又想到,若是真的能将花做成精油添加到肥皂里,那精油本身也可以单独作为产品来卖了。

石莽想了想,“我昨日也看了,盛少爷是将搅拌好的猪油倒进了长槽里,定的型。那我们找手艺好的雕工师傅,刻几个精美的模具是不是就好了?”

盛世点头,这也是他之前的打算。若是做成了,少不得得好好包装好,再刻上他们祖安的logo。

几人商议一番后,知晓还得继续做实验,直到做出合盛世心意的肥皂才行。

石村长心情激荡,自家的活也不干了,反正他年纪大了,也做不了什么事。于是就天天泡在盛世这里,问盛世有什么他能帮得上忙的。

即便盛世没什么要他做得,他也乐呵呵地跟前跟后。

精美的香皂还没研制出来,陈县令说的那五千难民倒是先到了。

中午时分,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听到外面有说话声和孩童的哭声,跑出去一看,便见县衙的赵衙领着长长的队伍,往他们这边来。

盛世从屋内钻出来的时候,便见赵衙役扬着笑冲他挥手,“盛里正,我奉陈大人的令,给你送人来了。”

盛世笑着与他攀谈两句,同时往他身后的队伍看去。

只见这些人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脸上饱经风霜,眼神麻木而呆滞,比盛世在某些记录片里看到的乱世百姓还要触目惊心。

当初面对寨民的时候,他还没有这么直观的感受。

但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那句“乱离人,不如太平犬”是什么意思。

若都是如这般的难民,且朝廷还不管他们死活,那也不怪寨民们当初会被逼得落草为寇了。

别说落草为寇了,活不下去的时候,揭竿起义都是常有的事。

朝廷怕也是担心此前难民落草为寇的事再次发生,于是这次才下了政令,让各地收拢投奔而来的难民。

盛世不知道其他地方到底执行得如何,但他遇到这样的情况,总也不能置之不理。

这个赵衙役正是那日被陈县令派去寻盛世的人,他这次来,还得了陈县令嘱咐,让他万不要得罪这个盛里正,万一对方闹起别扭,临时变卦不收这个难民可就不好办了。

赵衙役自然满脸带笑,说着好话,见盛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于是赶紧靠近盛世小声道:“陈大人说了,他答应你的那些救济粮,过几日便会送过来,让您不要担心。咱们今日走得急,来得及带上一旬的口粮,还望你体谅一下。”

盛世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衙役们确实运了一些粮的,但是盛世估摸着这个数量并不太对。

“这真的是五千人一旬的粮?”

赵衙役讪笑,“里正你也知道,这些都是难民,吃的自然不能与寻常百姓相比……”

说着他还给盛世使了个眼色。

盛世稍一想,便明白了。

朝廷让各城镇分开收拢难民,每个城镇分得的数量并不算太多,估摸是打着让各城自己出粮的算盘。

对于陈县令来说,平白无故多出来这么多张嘴,几乎就是挖他的肉,肯定是不能安干饭来算的。

只要饿不死就行。

即使不满,对着一个听令送人来的衙役,也没什么好掰扯的。即便是要粮,也得去找陈县令。

人既然来了,他便也不会将其退回去。

“行了,这些粮我暂且收下。只是劳烦你回去给陈大人带句话,就说人若是饿疯了,我一个里正势单力薄可是管不住的。

只是一个半月而已,相信陈大人不会言而无信,此后这些人便归我管,不用陈大人再费半分心神。”

赵衙役讪笑两声,不明白这人怎么敢威胁陈大人的,只能嘴上先应下。

“如此我便将人交给里正你,回去向大人复命了。”

送走了赵衙役,盛世便让石村长和周管家他们将这些新来的难民安置在河对岸。

在这个时代,说是总数五千,其实孩童占了半数以上,年满十六都算是大人了。

五千人的队伍里,青壮年只占了不到四成,大部分是爹娘带着三四个孩子,上头还有一两个老人。

也有一小部分是母亲带着孩子,细问之下才知道,家里男人嫌他们是累赘,便半路将他们抛下,投奔去了其他地方。

若是盛世不管,这样的年岁里,还不知道这些孤儿寡母会经历些什么。

石村长也算是熟手了,帮着统计各家各户的人数,最后忍不住凑到盛世说道:

“里正大人,我怎么觉得这里面的孩子有些过于多了?”

在石村长看来,孩子是算不得劳力的,也干不了什么活。等这些孩子长大能干活,还不知道要几年呢。

所以他更希望来的是青壮年,这样垦地耕种也会快上许多。

盛世扫了一眼,这些人里的孩童确实异常的多。他略一思忖,便明白这是陈县令在收拢难民的时候,特意筛选过了。

陈县令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些难民在上元扎根,也不指望他们在这边垦地耕种。他的目的就是不违抗朝廷命令,随随便便将这些人养一个多月,别饿死就行。

到时候这些人想去哪去哪,朝廷总不能让他们一个小县城养他们一辈子。

而孩子也是算在朝廷分配的五千人配额里,孩子越小吃的越少。尤其是那些还抱在怀里吃奶的,也算了人头,但却可以省下一人份的粮食。

对此,盛世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论年龄大小,都是一条人命。

况且他以后安排的工作,也不是非得重劳力才能干,带娃的女人也能赚钱补贴家用。

人人都能自食其力。

“无妨,周管家那边继续给他们登记,你带着村里的妇人,帮他们先解决吃饭的问题。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虽然陈县令不打算要这些人,也懒得为他们登记户籍,但盛世却不同。这些人以后就是他祖安镇的人,一个个都登记造册备了案,以后谁也别想跟他抢人。

盛世说的吃饱,便是将陈县令让人带过来的十日粮食,直接取了三成出来,做了一顿实实在在的干饭。

难民们流浪了一月有余,终于在今天吃上了馒头。虽然只是粗面,那也是往日的稀汤寡水所不能比的。

不少人咬了第一口馒头后,就忍不住落了泪。

甚至有天真的孩童问他家大人:“娘,以后我能天天吃这个吗?之前的汤,喝完肚子里都是水,走路都能听到水在响。”

他的母亲抹了下眼泪,赶紧斥责他。

“胡说什么呢,那是朝廷发的粮,哪里都是水了。以后这话万不敢再说了。”

惹恼了大人们,他们日后怕是连稀汤都喝不起。

家中大旱,颗粒无收,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最难熬的。若是没有朝廷接济,他们哪里有活命的机会?

盛世过来看看大家吃得如何了,没走几步就听到了母子两的对话。

他脚步一顿,转身让人去将村里的牛车拉过来卸下。

等到牛车卸在众人面前的空地上。盛世脚步一跨,便上了车驾。

难民们本就坐在地上吃东西,这会儿齐齐抬头看着高高站在车驾上的盛世。

盛世见大家的目光都聚拢了过来,清了清喉咙道:

“如今你们来了我祖安镇,以后便是我祖安的百姓。其实大家都一样,我们这些人原先也是难民,也是刚刚搬来的,比你们也就早了十天。

你们看,十天的时间,这里的屋舍被修了一番,地也平整出来不少。

所有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至于你们最担心的粮食问题。我今日只让人给你们每人发了一个馒头,不是因为没有馒头,也不是怕你们吃太多。而是你们饿了太久,暴食容易伤及脾胃,到时候生了病,就得不偿失了。

馒头多得是,也都已经蒸好。等你们身体恢复,想吃多少吃多少,管饱。”

盛世这话说完,长安立即懂事地将遮盖馒头的布拉开,让众人看到了那一筐筐的粗面馒头。

也就是如今大家每人手里都有吃的,若是之前,怕是得跑上前去哄抢。

有人忍不住问道:“这些真的随便我们吃吗?”

盛世点头,“自然。”

“不过,”他话音一转,继续道:“但前提是你们得将这里当做你们的家,新家,新家需要你们自己去建。”

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盛世耐心地看着他们讨论,最后有人突然站起来,喊道:“若你能让我们一家子不饿肚子,那我赵老三跟你干了!”

这人刚说完,立即又有人站起来附和,表示只要盛世能说到做到不让他们饿肚子,那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刚刚那个说以后都要吃馒头的小孩,怯生生回头问他娘。

“娘,这是我以后可以吃馒头的意思吗?”

他娘狠狠地点了点头。

就算他只是个妇人,但为了他们母子,她也可以什么苦活重活都干!

盛世见这些人的精神面貌突然焕然一新,心中很是满意。

垂头丧气,可不是他们祖安的风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镜中色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想当皇帝他爹
连载中珑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