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爹和汪泉都不是冲动的人,他俩觉得这事还是好好想想。
“没炸过果子啊,还真不知道咋做的!别人会,那是挣钱的本事,肯定不会告诉咱。”
小兰瞬间就蔫了,“是啊,豆腐,我还没学会咋做呢!”
汪泉不忍看她失望,“兰妹,我觉得炸果子肯定行。要不这样,集上就有炸果子的,明天是县里大集,你就照常卖豆腐,我去集上看看。”
“行吧。就这么安排。”
汪老爹一锤定音,其实他根本没有抱啥希望。才卖两天豆腐,就想着炸果子?一口气可吃不成胖子。不过孩子爱折腾就折腾去吧,撞了南墙就知道回头了。
“昨天浇地抓的鱼,都收拾好了,今天中午,咱就炖鱼。”
小兰兴致勃勃;她发现在真的有点馋,“嗯嗯,我去和点棒子面,在锅边上贴几个饼子,老好吃了。”
“那我就继续搭鸡窝,过两天有来卖苗的,买些小鸡小鸭。”
汪泉想着,猪崽子有点贵,后面三爷爷家的猪快生了,到时候从他家买。
中午时分,小兰做好了午饭。香喷喷的小杂鱼已经被炖酥了,鱼肉一夹就从掉下来,肉刺分离的很干净,根本不用担心吃到刺。土豆子吸满汤汁,土豆入口的瞬间,仿佛舌尖被温柔地包裹进一团烟火气里。鱼肉浸透了酱汁的醇厚,筷子轻拨便松散成雪白的蒜瓣肉,鲜甜中带着浓烈的辣椒油香,还有火辣辣的味,刺激着口水忍不住分泌。滚烫的汤汁从口中溢出,在齿缝里全是鲜美之味。
棒子面饼子沾着汤汁,简直是太好吃啦!
卖豆腐的第三天,金小兰意气风发从村西出发了,汪泉和她在第一个村口分开!他要去赶乡里大集!
“兰妹,中午不用等我吃饭啦,我可能要晚点回来!”
小兰点点头,泉哥和她提过,要是集上他看不明白,他就想着去市里新华书店。书店里肯定有做饭的书,从里面找找,或许能有所发现呢。
先说汪泉,他在集上看到卖果子的,人家架起一口油锅,在就一旁的案板上揉剂子,然后抻一下放锅里,用一双大筷子来回拨,炸到色泽金黄膨胀起来,就把果子捞出来,放到铁篮里,既能沥油,又可以放凉。
整个集上就一家炸,很多人排着队买果子,生意太好了。
汪泉就算是看明白了,人家的面团是提前和好的,其他都是在集上炸,谁看谁会。那么炸果子的秘诀,肯定在面团里。
他买了一斤果子,就决定直接去市里。汪泉在口袋里还带着笔和纸,想着先去书店里看看,然后找旧书摊去淘几本相关的书。
他们乡上面其实还有个秋花镇,只是他不爱去。再向上就是凌乐市,从乡里到市里,大约五十多里地,坐客车要一个小时,自行车至少两个半小时。若是没结婚前,他绝对不会去。
但结婚后,看到小兰不会做豆腐,不认识钱甚至去周围村子都不认识路,就能说卖豆腐就卖的风生水起,第一天就开始挣钱。汪泉想自己一个大男人,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多年后,他还是觉得,就是骑车去县城这个决定,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小兰没想到她长大后第二次回金家村,竟然是卖豆腐!
第一次,还是几天前她回门,阴差阳错最后到金家村待了一小会。这次看到熟悉的房子,她特意绕了过去。反正金家村还挺大的,她不走二婶和三婶门口,那不就遇不到了。
小兰觉得自己还是有点聪明的。她高高兴兴去到进了村,开始吆喝,“豆腐!豆腐!卖豆腐送豆浆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吆喝完了就开始敲梆子,很有节奏,若不是在卖豆腐,她甚至忍不住哼歌。
“卖豆腐的,等等!”
小兰本就慢悠悠骑车,听到有人叫她立马下车。由于她离家很久且年幼,现在长大结婚样貌也有了变化,金家村的大娘婶子们络绎不绝的买豆腐,竟然没人想到,这个汪家的小媳妇,竟然是本村的闺女。要是知道,特定要让她多给点豆浆!
看着眼里都是豆腐和豆浆的人们,并没有熟悉的面孔,她心里也舒了一口气。大娘婶子们离开,她看到路边站着一个少年。
清晨微光里,少年犹如一棵小白杨,面容清瘦,裤子有点短,一只袖口磨损的线都开了,眼神里带着点欢喜,也有对陌生人的胆怯,手里抓着几枚硬币。见小兰望过来,他慌忙移开目光,不敢对视。小兰想他肯定是想买豆腐,只是,大概作为村里的孩子,贫穷总是让人缺少气。
“你要买豆腐吗?”
小伙子小跑过来,“嗯,豆腐咋卖啊?我就有一毛钱。”说着他摊开手掌,几枚一分贰分的硬币躺在那里。
“一毛七一斤,一毛钱的话,”小兰卡壳了,她心想,完了完了,昨晚就只学了半斤是八分半,反正她就多给点豆腐,一毛该给多少啊?
她一着急,大清早的脸上都出了汗。
“哪个,要不这样,你给我八分钱吧,我给你半斤豆腐。”
突然的机智让话很顺畅,“你快回家拿个碗,我这卖豆腐还送豆浆呢!”
小伙子高兴急了,“那你等等我!”人呼呼的跑向北面,一会儿,三个人影跑过来,一个是方才的少年,另外两个也是个少年,小兰越看越觉得有点熟悉。
“小兰姐?”
“少文,少武?”
最初的清瘦少年也愣住,他看看少文少武两个堂哥,又看看卖豆腐的小兰,脑海中闪过这几天听到的传言,说是她三姐结婚了,还来过他们村。
他直接脱口而出:“你是我三姐?”
“少辉?”
杨毅一直管小兰叫姐,而少文少武从相认以来,都是叫她小兰姐。记忆中只有两个人这样叫她,一个是她的小妹,另一个,也是她的亲弟弟。 当初被父亲一块从马鞍山带回来的弟弟,那个被父亲养在身边的弟弟。
小兰屏住呼吸,再一次认真打量着端着俩搪瓷缸子的少年。清秀的脸上满是惊愕,由于跑的太快有点喘。
“小兰姐,你咋卖豆腐啦?”
少文最是机灵,他怕小兰姐说出什么话,赶紧转移话题。
小兰微笑,“对啊,你姐夫的爹会做豆腐,来来来,把碗拿过来。”
见三个人不动,只少辉手里拿着东西,另外兄弟俩两手空空,她直接拿过少辉手上的搪瓷缸子,直接装满了豆腐和豆浆。
“拿着吧,尝尝好吃不?要是好吃,你们就给姐多多宣传。”
“三姐!”少辉不接,也不知道此刻说些啥。小兰摸摸他的头,又看了看另外两个一脸看好戏的弟弟。“以前的事,不说了。豆腐和豆浆都是姐家里做的,哪能要你钱。”
“豆腐拿二婶家去做吧!”其实她不太想给那个人吃,更不太想见他!
“豆浆很浓,可以加些水,口感也很好。”
“我要走了。”小兰说着就骑上车快速离去。她还要去下一个村呢!
今天去的村子,距离有点远,其中有个叫流屯的村,很大。她本以为能卖掉很多,结果没人买,原来村里也有个卖豆腐的。
小兰在心里默默将流屯村及它附近的两个村挂掉,心里想着只要对方不去她的地盘,那她也不会到这边抢生意。
今日收入折算下来和昨天差不多,小兰想着要是泉哥找到炸果子(油条)的法子,她明早就加上。卖的种类越多,买东西的人选择就更多,她才能多挣钱。
等她美滋滋到家,汪泉还没有回来,汪老爹上地去了,家里静悄悄的。反而是隔壁的葵花姐来了,“小兰回来了,买小鸡嘛?就在小巷子口呢,去看看啊?”
“去啊”
小兰赶紧放好车子,急忙跟着去了。
一个老头拉了一大车鸡苗,嫩嫩的唧唧声好听极了。老头撒一把小米,毛绒绒的小鸡们就抢着吃。不过既然打算买,还是要赶紧挑,眼神清亮,看着更活泼的一般身体更加健壮,成活率高些。
五六个婶子大娘小媳妇们围着挑起来,七嘴八舌的问着各种问题。小兰就在旁边听着,主打一个别人问我来听。
“能赊不?”
“能啊,公的不要钱,母鸡辛苦钱。”
“能换嘛?”
“行啊,麦子棒粒子都行啊”
“豆子也行吗?”小兰想着她家豆子可不缺。
“行啊。”
……
最终小兰换了十只小鸡,葵花姐换的多,“家里有孩子,每天能吃个鸡蛋也好啊。”其实怎么可能每天吃,都是生日了,生病了吃,要么就攒着卖钱或送人。反正用处多着呢。、
小鸡还小,不能直接放鸡窝里,需要放屋里,要不夜里肯定会被老鼠霍霍了。小兰先找了个破旧的篮子,把小鸡放里面。
临近中午,她打算做饭。
菜园子的香椿芽冒出来好几天了,长得还挺多,她想着做个香椿鱼。嫩嫩的香椿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从热水里焯一下就捞出来晾着。小兰找了个盆和面糊,里面放点盐,又打入一个蛋。
在崔寨的时候,姚花会从自己屋里拿出两鸡蛋,让她打面糊里,这样做出来的香椿鱼更加好吃,面糊还软和。当然这种香椿鱼小兰肯定是吃不到,姚花只会端屋里和崔大壮俩人吃独食。两口子半辈子了,吃菜喝酒,过的舒坦极了。
小兰最开始胆子小,也不敢偷吃,等年纪大了,她就会在炸的时候偷偷藏起一点来。夜里和杨毅俩人分着吃。
想着以前的日子,小兰摇摇头。日子都过去了。她炸完后,又抓了些花椒碾成粉,吃的时候撒上,外酥里嫩油滋滋的。香椿,就是春天不可多得的美味。
直到下午,汪泉没回来,小兰想着,莫非泉哥去县城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