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上午,海律便带着刘青岑一起驱车赶往父母家,刘青岑出门时坚持带上了她认为必须要带的拜年礼物——两瓶白酒,一提蛋白粉,一箱橙子和一箱阿克苏苹果。就隔了一晚上的时间,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准备出来的,或者是之前备下的年货?是守礼节,很懂礼貌的姑娘了。
她今天穿着白色的长款羽绒服,散着头发,很简单的装扮,说是大学生也不为过,父母就喜欢这样简单的学生,他们不太喜欢浮夸的年轻人,或许是多年的教师职业影响的。
到家时,父母的三名学生都已经到了,刘青岑进门后在海律的引荐下一一问了新年好,海律的父母笑眯眯的,很和善的样子,让她自便,不必拘束。说来也奇怪,来之前还是比较忐忑的,害怕老教授们会比较古板不好相处,又害怕跟不熟的学生们话不投机会尴尬。打完招呼以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很亲切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新年的原因,让一切都跟着和气了起来。
海教授的两个学生在厨房里准备菜,听海律说他们两个厨艺方面比较擅长,在外地考察学习时,很多时候也是他们二人帮忙父亲准备吃食的。
沈教授,也就是海律母亲的学生,正在餐桌上拌饺子馅儿,居然是西红柿鸡蛋馅儿的,真是匪夷所思,沈教授解释说,这个学生是北方人,很会包饺子。
两位老教授跟在学生们的身后想要帮手,忙着递这个拿那个,完全跟平时授课时反过来了吧?
三个学生把两位教授推到了客厅,打开电视,让他们歇着,五个年轻人一起和和乐乐地忙活起来。两位老人也乐得清闲,端起茶杯看起了电视。
几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地忙活开来,一个多小时以后,饭菜上桌,满满当当快要将餐桌铺满,荤素搭配,很是丰盛,被请上桌的两位老教授也喜笑颜开,从前一家三口一起过年总是略显冷清,最近几年老有学生留下一起过年,家里总算是热闹了很多。今年海律带回来的邻居也很乖巧可爱,谁的话都能接下来,看样子,也是读过很多书的。
海律站起来领头举起酒杯,“来,同举杯,共祝愿!”
大家一起站起来说出同一句祝酒词,“新年快乐!”
席间话题繁多,大家都聊得很尽兴,电视里喜庆的音乐声成为他们聊天的最好背景。
饭罢,海律制止了准备帮忙收拾洗刷的刘青岑,她可不喜欢做这些,他推着她跟父母去到客厅继续刚才没结束的话题,海教授正跟她聊到马皇后,她也是听得意犹未尽,海教授说的历史故事可比历史书上写的好听多了。
聊到兴起,沈教授也加入进来,说了很多古代汉语和古汉字与现代的关联,各地都有遗传,又都各不相同。十分有趣,她竖起耳朵专心致志地听,努力记下来,深怕漏了什么。
诸如:
苏州话“说话”叫“讲张”,张,是张士诚的张,朱元璋攻破苏州之后不许人讲张士诚的好处,官差看到有人交头接耳就会上前制止“不许讲张”,所以后来“讲张”就变成聊天说话的意思了。
上厕所,有些地方叫“解手”,是因为明初打仗人口锐减,朱元璋就把人从个别人口多的地方迁出去,路上怕移民逃跑,所以把大家手绑起来串成一串,需要上厕所的时候就需要“解手”,所以如果方言里把上厕所叫做“解手”,很有可能是当时移民的后代。
刚说完两个跟明朝有关的,随着话题的延伸,渐渐变成各地方言跟古代语言的关联上来。
江苏有些地方的老人会用“咸同”形容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咸同本意是指咸丰同治年间的简称,当时江苏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这段历史让大家记住了咸同这个年代,然后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形容过去的一个形容词。
长沙话的“恩诺”,表示答应和肯定的意思,貌似是从汉朝的“诺”继承来的。
湖北话“不服周”,表示不服气,周,就是周天子,楚国不服周。
河南,滴星指下小雨,这也是流传了千百年的汉字。
潮汕话里面,炒饭的锅,被称为“鼎”,就是夏商周那会儿煮食物用的鼎是一个意思。
“所以,语言是活的,它顽强地活了几千年,存在于人间的角角落落!”沈教授不无感慨。
“还有很多骂人的话呢!”沈教授的学生回到客厅,也加入讨论。
于是刘青岑又听到了一些方言中骂人话的来历。
现在骂人二百五,因为古时候五百两银子是一封,二百五十两是半封,你看银子都退出市场多少年了,咱们还在拿二百五疯狂输出呢!
河北话,不沾弦,弦是古代流行的一种乐器,家家户户都会弹,如果一个人不会弹,这个人水平就不行,所以不沾弦就是不行的意思。
东北方言,你看看你闲的五脊六兽的。五脊六兽是古代用来镇宅的神兽。所以闲的五脊六兽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干,天天就待在家里镇宅。
醉死不认半壶酒钱,代表嘴硬不认账,出处是哪里就不知道了。
《诗?商颂?长发》:“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商王很可能把一些玉石珠宝,或者陨石之类的发给下国,作为信物,称如若不信神纳贡,将会降下大灾难。大概是看破把戏的称信的为信球,嘲讽求神赐福为去球。你去球吧,指你所说的那一套行不通,去球了,指打水漂,完了。
“骂人的话都是有来历的。”学生说完,大家都笑起来。又有一个学生回来加入了话题。
说小孩没有腰,在电影《1942》里有表达,因为那个年代饿死了太多人,所以这个话更深的含义是希望孩子不夭折,所以说小孩没有腰(夭)。
陕西人过端午节吃屈原馍,是庆祝屈原死了,而不是像粽子一样纪念他,那时候流传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的屈原主张抗秦,陕西的秦人一听说屈原死了喜大普奔,制作屈原馍庆祝了起来,这一吃就是好几千年。
刘青岑听得如痴如醉,这一会儿的讨论,信息量很大,她觉得自己突然得到了很多“干货”,收获满满,这顿年夜饭,不光得到了温暖,也得到了知识,真是不虚此行!以后可得抱紧海老师的大腿,这么牛的知识库,她得多听一听。
聊到了陕西,于是又继续说了一些与陕西有关的小故事,海教授也很高兴,去书桌拿来了他上次在陕西的工作笔记,翻开给刘青岑看,是关于一座古墓的。
刘青岑在海教授的指导下一点点读着笔记,非常震撼,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考古领域的知识,她一行一行很认真地看着,突然两张照片滑到地上,她捡起来,一张照片是一小堆腐烂的泥土,另一张照片看上去是一页毛笔写的书信。
海教授指指那一小坨腐烂的泥土,又指指那篇书信,问她:“这封信是从这样修复出来的,厉害吗?”
“哇,也太厉害了!”刘青岑忍不住惊叹。
“是他修复的,花了几天时间。”海教授指指站在一边的学生,她叫李强,刘青岑记得的。
“你也太厉害了吧?!”刘青岑忍不住轻轻鼓掌。
李强的脸刷地就红了,“还好吧,跟海教授学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呢!”
“他过年不回家就是为了在实验室修复文献,很勤奋!”海教授说着,脸上有藏不住的骄傲。
“是在学校里吗?明天是不是也要去修复?我可以去参观吗?”
“很枯燥的。”
“很神奇啊,纸都烂了还能修复出来!”
李强看向海教授,海教授笑着点点头,“去吧!”
刘青岑兴奋地掏出手机添加李强的联系方式,方便去参观时联系。这一切都落在刚刚回到客厅的海律眼里,他有些无语,心里发闷,如鲠在喉,有种被偷家了的感觉。
刘青岑有很旺盛的求知欲,海律的父母和学生们都很乐意跟她讨论那些话题,她问了很多明朝初期的问题,他们都从各个方面帮她做了解答,每得到一个答案,她都郑重地点点头。
海律坐在一边,帮他们每人倒了一杯水,说了那么多话,好润润嗓子,这时,他已不知到底该为她的求知高兴,还是为她被三位学生众星捧月而酸楚。
八点了,春晚欢天喜地地开始了,李强问刘青岑:“你知道为什么春晚是晚上八点开始吗?”
“为什么?”晚会不是差不多都这个时间开始吗?
“北京东八区的八点在西十二区就是零点,春晚在晚上八点的话,正好180度经线是零点,刚好全球都是同一天,祖国妈妈想让全球的同胞都在同一天过年。观看节目。”
“哇,好浪漫啊!”
“对,这是我们中国式的浪漫。”
海律脸上没有表情,心里却骂开了,“就你浪漫!就你知道!就你博学!”好吧,现在确定了,他酸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次春晚的节目不够精彩,其实更有可能是两位老教授跟她说了那么多的话,还是二对一高强度的授课模式!刘青岑瞥见海教授憋回了一个哈欠,打扰了一天,是该走了。她碰碰海律的腿,用口型说了“我要走了”,海律点点头。
她站起身,跟海律的父母微微鞠了一躬,“老师,打扰了一天,真不好意思,我就先走了。”
“再玩一会儿啊。”海律妈妈回道。
“不了,不了,老师,还要谢谢你们带我一起过年呢,今天过的很开心,也很充实。”说完也朝那三位学生点头致意。
“那……”海教授可能是想问她怎么回去。
“我去送她!”海律也站起来。“你们继续看晚会。”
几人送他们二人出了门,刘青岑回头热情地挥手再见。
到了车旁,海律在刘青岑的面前摊开手掌,车钥匙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你开车,我喝酒了。”
“好。”刘青岑接过车钥匙。
沉默了一阵,海律终于开口打破沉默,“明天,真要去李强的实验室参观吗?”
刘青岑的脑瓜子里正在翻滚今晚听到的众多趣闻,随口答道:“去啊!”
“修复破纸有什么好看的?”语气酸酸的。
“把破纸修复成它原来的样子多厉害啊!你没看见那个照片吗?”
“没有。”像是赌气,他毅然决然地终结了这个话题。
停好车,刘青岑把车钥匙还给海律,顺口问:“你回去睡觉吗?”
“嗯。”已是十点多,这时睡觉也很符合他现在的生物钟。
“行吧,那再见!谢谢你今天的款待。”
海律点点头,“不用客气。”
上楼梯,即将到达刘青岑的家门口,海律终于忍不住问:“你呢?回去准备干什么?”
“守岁呀!”她开心地答道。“至少要等到敲钟!”
也对,她习惯晚睡。海律点点头,惆怅不知该怎么继续话题。
刘青岑开门前,突然转身问海律:“海老师,要一起吗?”
“嗯?”海律定睛看她,正灿烂地笑着。
“守岁。”
“好啊!”海律突然就跟着笑了,回答的音调都高了一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