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忆·四人组

民国十三年,翰辰书院。

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朗早晨。

辰时三刻,一名男生走进了书院。

他身穿着中山衣领式的校服,外套做成了西洋的制式,十分硬挺,扣子却是麻布裹着的铜金圆扣,两种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了一起,浑然天成。

他迈进院门,修剪得体的墨黑长裤随着他的步伐勾勒出漂亮的小腿曲线,再往下是一双绣着银边的皮鞋,随着男生的动作发出轻微的“噔噔”声。

一缕阳光照过他的发梢,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懒洋洋的。男生偏头避开了阳光,他脸上架着一副极细的金丝镜框,镜腿还挂着一条长长的玫瑰金链条,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精致,得体。

阳光继续往下,照亮了他身前绣着的铭牌: 默林·K·卡列金。

这时,一个和他穿着同样校服的男生跑到威廉的深厚,一抬胳膊搭上了他的肩。默林吓了一跳,一回头看清来者,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将他周身的慵懒冲散了许多。

跑来的男生同样戴着铭牌,上面的名字是林之然。

一旁有几个女同学注意到了二人,登时开始窃窃私语:

“小少爷来了!他今天也好好看啊啊啊!”

“拜托,林同学也很帅的好吗。”

“要说帅,那还得是埃文斯学长……”

女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低,但神色却越来越兴奋,与当代追星少女见到心仪偶像的表现比起来不逞多让。

“快看,乔和叶学长来了!好幸运可以见到四人组!”

迎面走来的正是乔和叶川寻隐。

默林和林之然见状连忙迎了上去,四人说说笑笑,关系十分要好。

林之然开口:“听说了吗,陆先生下月要举办诵读会,各年级都要参加。”

叶川寻隐听后不满的嘟囔道:“陆庸和那个老学究,他的诵读会一定也是古板至极,我才不要去。”

默林:“阿隐,少说几句,你才刚从国中升入翰辰,还是要体谅先生的一番良苦用心才是。”

叶川寻隐不满地抿起了嘴,他比默林和林之然晚一届,还是一年级生。

四人组里年龄最大的是乔,他已经是联合会三年级的级长了。

而叶川寻隐口中的“老学究”陆庸和,便是默林和林之然班上的教书先生之一,主教国文,为人有些古板刻薄,但待二人不错。

这次的书院诵读会便是由他牵头主持,具体事宜兴许会在上课的时候提上一二。

从书院到学馆的路并不长,四人在岔路道了别,叶往左走,乔上了楼,而默林和林进了正对面的教室。

“诶,卡斯特。”默林拽了拽林的袖子,“你还要瞒多久啊,我觉得这次诵读会就是个公开的好机会。”

林之然——菲利克斯·卡斯特——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真搞不懂,卡斯特家的小少爷来上学居然还隐姓埋名,早知道我也起个假名字,就当陪你了。”

“别闹。”卡斯特笑着拍了拍默林的肩膀,“还不是因为我家那位——总之,等这个月风头过去我就不藏了,不过在此之前,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咱们四个人。”

默林毫不示弱地拍了回去,边拍边说:“明白,不过我一直想问,你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借我的名啊?”

“去。”卡斯特一把将他推进教室,“你想得倒是挺美。”

默林小少爷自诩有勇有谋,不跟他一般见识。二人打打闹闹地回到座位上,正好压着表示课堂的钟铃声响起前坐好,堪堪没在陆先生的眼皮子底下暴露这俩纨绔的不争事实。

铃响,陆雍和端起课本念他那堆咬文嚼字的“之乎者也”,他念一句,底下的学生跟一句。

正好让某个不那么热爱学习的小少爷找准了机会,光明正大地把书往桌上一扣,头低下来把课本立在眼前,明晃晃地开小差玩九连环——可见天下摸鱼之流都是一个德行,这个动作倒是和百年后许归期的“回忆”里不谋而合。

台上的陆先生见状,暗自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些内容默林多半都是会的,平日的考学他也从来不掉链子,这种成绩好人缘好还家世好的学生,偶尔调皮捣蛋一下,换做别的先生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

可偏偏碰上的是陆雍和。

陆先生声名在外,“老学究”“老古板”之流的“美誉”从叶川寻隐的态度就能知道,传唱甚广,可见绰号的真实性并不是空穴来风,多半是有浓厚的证据底蕴在的。

“啪——”一根长约三尺的戒尺重重地拍在默林的课桌上,把他刚解开第三个扣的九连环震落在地。

“起立。”陆雍和眉头紧皱,声音低沉有力。

默林“人赃并获”,自知理亏,规规矩矩地叫了一声:“先生。”

不过他到底是“特权阶级”,沾了背后卡列金家族的光。陆雍和虽面露不悦,却没有像惩戒其他同侪那样用戒尺打手心,只是不轻不重地说了默林几句,让他把学堂纪律抄写五遍,三日内交上。

散学后,卡斯特连忙追上默林,边跑边说:“陆老向来就是这种眼里不揉沙的脾气,抄写事小,就怕他告到你家老爷子府上。”

“让他告。”默林蛮不在乎地耸耸肩,“爷爷最疼我了,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同我置气的。”

“怎么,惹老爷子生气了?”叶川寻隐比他们晚几分钟散学,这时才刚刚过来,结果正好听到最后一句。

卡斯特简单地把事情解释了一下。

叶川寻隐听后,安慰地拍拍默林的肩:“这也太惨了吧,书院是五年制,咱们十四到十九岁的大好时光,就要被圈在这一方之地了吗?”

他越说越起劲,颇有种一吐为快的气势,忍不住接着说道:“林要隐藏身份暂且不提,乔作为埃文斯家族的养子被送过来,我也算是卡斯特家族的嫡系,威廉是卡列金家族的继承人。凭咱们四个的身份,华国那么多贵族校院,为什么要留在这么一个小小的书院念书啊。”

“阿隐!”卡斯特听到他越发口不择言,连忙制止。正好这时乔也从楼上下来了,这个话题自然被终止,四人结伴往院门走去。

于是默林今天惨遭惩戒的事又被卡斯特和叶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童言无忌,十四五岁的少年已经这就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波折,殊不知命运的齿轮早已转动,将他们紧紧牵连在了一起。

密不可分,却承担着粉身碎骨的风险。

如果时光倒流,他们重新来到今日,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最后安宁的一年。

可惜,一切都已成定局。

.

很俗套的,每个地方总会有那么几个“龙头势力”,制霸一方。

而如今掌权的四大家族,正是默林身后的卡列金家族,乔的养父母所代表的埃文斯家族,林之然身后的卡斯特家族,以及和他一同长大,父亲失踪的叶川寻隐,也是卡斯特家族的一员。

四人从小一起长大,家族关系紧密,他们的关系也默契无间。

其中乔长其他人一岁,叶川寻隐因为幼年生病,所以晚默林和林一年入学。

除了这三个家族,还有乔在翰辰书院的同窗,西奥多·H·张背后的张家。

数年前他们的祖辈一同迁到华国,在此扎根,目的暂且不明。

四大家族的掌权者对外一直宣称是看重了华夏古国的深厚底蕴,以及孩子们的身上一多半都是华国的血脉,既然名字不能更改,总归是要回归故土的。

不过这跟年轻一辈的孩子们都没有关系,他们目前生活的全部就是念书,考学,散学后一起去“清斋楼”放松。

清斋楼,听起来像个饭馆,实际上却是一间规模不小的藏书阁,不过他们四人中只有乔和默林是去看书的——虽然前者看的是正儿八经的四书五经,后者却钟情于志怪小说——另两人则是对那里特供的清酒情有独钟。

清斋楼除了日常的饮品,每周还会推出一种特制的清酒,度数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之所以带着个“酒”字,是防止年纪过小的孩童误饮。

不过想喝清酒是有条件的,那便是需在五天内读完一本从清斋楼借出的书,在周天向清斋楼的管事大致复述一遍书其中一节的内容,内容不做要求,不管你看的是不是正经书,只要内容复述的大体无误,就能免费得到一杯特供的清酒。

这酒也有要求,可以转赠,但不能共享,意思就是得了酒可以送给他人喝,但不能倒卖或者与别人共饮一杯。

于是四人分工明确——乔和默林负责复述,二人一个能之只字不差背出一章的内容,一个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让茶楼的说书人都甘拜下风。而卡斯特和叶便负责喝,按他俩的话说便是:“反正他们也不会喝酒,拿了这好酒也是浪费,不如便宜了我们。”

这周清斋楼特供的清酒名为“月下独酌”,淡淡的月白色杯子上点缀着几个橙黄的小果,显得憨态可掬,里面的酒是淡青色的,清甜好闻。

不过这次四人组是真的要“独酌”了,因为默林被罚抄写,早早回了家,所以这次得到的只有乔背书的一杯。

“掌柜的,都是熟客,您行行好,饶我们一杯成不成?”叶川寻隐满脸堆笑,可掌柜对着这泼皮无动于衷,叫人送来了一杯甜饮递给他:“这杯算作我请你的,可这清酒是一篇文换一杯,我也不好坏了规矩。”

叶川寻隐只得作罢,掌柜的见他兴致低落,又好心地告诉他这酒下个月还会重做。叶又高兴起来,细细地问了重做的时间。

一旁的卡斯特见状忍俊不禁,把自己面前的“月下独酌”推到叶川寻隐的面前:“你先喝吧,我恐怕你这馋虫是等不及下月的。”

叶大喜过望,也不跟他客气,忙端起杯子细抿一口,咂咂嘴回味,满口生香,还不忘和卡斯特保证下一次的清酒一定让他先喝。

其余人见了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与此同时,在府上老老实实抄罚写的默林却是笔尖一顿,一大块墨汁滴了下来,将洁白的宣纸染黑了一大块。

他看着这张废掉的罚写,心神不宁,一股莫名的不安席卷了他的内心。

他的预感是对的,可这时的默林没有多想,只是唤来丫头端水来净了净手。

彼时窗外乌云压顶,似是一场暴风雨即将降临。

他们谁都意料不到,卡斯特再也没机会喝上下一次的清酒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陷落春日

池南春水

别那么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只是个数学老师
连载中花不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