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参加秋收

除了每天的按部就班上班,姜秋一有空就研究系统的那本“书”。

经过这么多天的翻阅,她已经发现了,这本书只是长着一个书的外表,其实内有乾坤。

准确一点,它不是一本书,反而像是一间填满了养猪资料的图书馆。

从养猪入门,到如何给小猪喂食、母猪做产后护理、阉猪指南……猪的一生全都包括在里面。

如果只是把它当成资料去看的话,对于养猪工作毫无意义,只有在实践中使用它,才能将书本的知识牢牢记住。

姜秋按照书里教的,每天记录每一头猪的饮食、睡眠和体重,过一段时间再翻看,就会发现不同的食物对于猪的体重的增长各有不同。

吃了麸子一类淀粉多的食物,几头猪的睡眠时间会稍微变长。

只吃猪草和野菜,几头猪情绪又会变得相对不那么稳定。

不过淀粉长胖果然是真的,虽然涨的这点重量对于总体来说微乎其微,但如果以后的食物种类以淀粉类植物为主,那几头猪的体重确实会发生质的突破。

简单来说就是多吃就会长胖。

这道理谁都懂,只是如今虽然渡过了荒年,但红星公社不算特别富裕,社员都吃不饱,总不能饿着肚子喂猪。

要想提高猪的重量,就要多喂粮食,现在要解决的就是粮食产量不够的问题。

这就不是她应该思考的事了。

姜秋白天记录,夜里又结合资料自己研究,过了三个月才看完“图书馆”三分之一的书。

她很快就没时间了,因为紧接着秋收就来了。

养猪场给工人放了假——就算不放的话,工人也会请假回家,干脆自上而下统一。

县里的厂子不放秋收假,姜英也就没回来,但狗娃羊娃也都10岁了,加上小春生也懂事,姜家人到不像往常那样劳累。

以前家里孩子多,村里按人头分地,分得地也多,但劳动力就那几个,每年种地都要了老命。

不过以前地里的活轮不到姜秋,老太太担心她耽误学习,在加上姜英上学前也没有跟着收过玉米,于是她穿越两年,第一次正经的下地干活。

这次放假回家,赵玉兰还想让她呆在家里休息,但姜秋总觉得这样下去自己会被惯坏,沉溺于“工人”这个身份之中。

毕竟和家里人相比,她在养猪场的工作已经算得上是“不敢想象”了。

虽然吃的还是粗粮,但一个月也能吃到一次肉——哪怕这肉是肉沫吧,但也是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美事了。

为了从近几个月的享受中清醒,她干脆自高奋勇申请和劳动力一起去收玉米。

赵玉兰阻止无果,只能答应。

不答应也不行,看她闺女这样是铁了心要收玉米去,谁拦着也不管用。

不过她也不咋担心,收玉米这活确实累,估计她闺女干两天就受不了了。

而且她跟大队长都说好了,要是自家闺女坚持不下来,就让她回来休息。

张大队长也同意了,毕竟姜秋是他们村里惟一一个在养猪场上班的工人,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到不是说姜秋考上工人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隔壁两个村也有好几个在养猪厂做工人的村里人,人家虽然觉得稀罕,但也不会特别在意。

但在山前大队就不太一样了,他们这么多年可就出了两个工人,还都是老姜家的。

家里有孩子的,这不就想着多凑凑近乎,以后说不定还能帮衬自己孩子点。

这都是为人父母的一点心思,大家心里都明白,也不会特意点破。

姜秋所在的这个村,村民都是附近逃荒来的,本就没啥积蓄,从前生了孩子也没想过送去学校。

等到招工人发现需要学历了,这才发现自家孩子竟然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在几年前,姜英考上县里工人之前,张大队长也没想过让孩子去县里读书的事。

公社每年都有扫盲课,但老师也都是附近村里的人,有个小学初中的学历,就可以来教他们,他自然也觉得上学不是啥重要的事。

但看着姜家那个聪明的闺女考上工人,在县里吃香喝辣之后,他这心就开始动了。

他好歹是个大队长,家里的人也不少,供孩子念书的钱还是有的,从前是没想过,现在发现了这一条途径,当年就把自家孩子塞进了学校里。

好在他闺女儿子老早之前也读过几年小学,有点基础,再回去就接着之前的年级继续上,今年也小学毕业,考上初中了。

村里像他这样想的人不少,但真能坚持送孩子读书的不多。

张大队长也跟着公社小学的老师家访了好几次,但无奈村里人一句“没钱”,就将他们顶了回去。

这也没办法,没钱是真的,这年头谁家有钱?

于是这么几年下来,村里上学的孩子依旧寥寥无几。

不过这两年收成好,过段日子,估计村里人也愿意花点钱送孩子读书了。

毕竟读书的好处明摆着呢。

就看老姜家,两个闺女都是工人,虽然姜秋是在公社上班,但这也是铁饭碗了。

工资比不上城里的工人,但可比种地轻松多了。

有了这么一个目标,原本想要让孩子早点结婚的村里人也心动了,咬咬牙供出一个工人,这以后的日子不就有着落了?

村里人怎么想的,姜秋也大概知道。

她去地里干活,好多人都找她凑近乎,想要打听养猪场的事,还有几个婶子帮着她干活,就是想问问她有没有学习上的技巧,好回家教给孩子。

姜秋也没办法告诉他们,再等两年城里的工人就要饱和,城里的人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他们这些村里出来的学生呢?

几年之后那场热热闹闹的集体下乡活动,导火索之一就是城市的工作供不应求。

这也是她纠结之后,愿意提前毕业在公社上班的原因。

姜秋虽然不觉得自己会比县里的学生笨,但这是一个人情社会,全靠名为“关系”的网维持。

她在县里没有认识的人,别说万一考试成绩被人顶替了,找不到门路还自己清白,她说不定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她孤家寡人倒没什么,但她还有家人,花着家里的钱,去赌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可能的未来,她会觉得亏心。

她不想欠别人什么,提前毕业参加工作,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看着周围乡亲们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她抿了抿唇,难道告诉他们,就算把孩子送到学校,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吗?

到时候政策又该如何变,县里和公社又如何安排学生,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但上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如果公社和县里不提供工作岗位,她可以提供。

手里的玉米沉甸甸的,姜秋低下头,觉得自己有点好笑。

刚当上工人没多久,就想着开厂子,还不会走呢,就想着跑了。

钱、资源、权力,要啥啥没有,还在这里说大话。

她抹了一把汗,慢慢来吧,从无到有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系统赞同,【宿主,你这个思想态度非常好,做人就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就和劳动一样,身上的汗水知道你的努力。等你站到最高处回首望去,来时充满荆棘的路已经开满了鲜花。】

系统这台词说的不错,姜秋引着它又放了几首这个年代的红歌,当作掰棒子时的放松了。

高悬在头顶的太阳散发着浓浓热意,汗水打湿了领口和后背,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这么狼狈。

参加秋收之前,她猜到会很累,但没有想到会这么累。

不就是掰个玉米,顶多手酸一点,能有什么。

但姜秋显然高估了自己,掰玉米这个活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只要个头够,小孩也能干。

就是这一天下来,两个胳膊举得发酸,脖子也累得慌。

第一天晚上她小腿肚酸的几乎要站不稳,等到第二天全身都没劲儿。

这还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天下来,姜秋觉得自己晒掉了一层皮。

等她再回到养猪场宿舍,反而把几个舍友吓了一跳。

周海帆虽然也回家帮忙了,但她到底是个快要到结婚年龄的大姑娘,怕晒黑了不好找对象,家里人都没咋让她干活,就留在家里做个饭洗洗衣服。

另外两个知青更不用说了,当工人之前还下过地,当上工人就再也没去地里过,这次放假她们就回县城的家里呆着了。

看着姜秋这副灰头土脸的模样,周海帆震惊到结巴,“姜秋,你、你咋成这样了?”

放假前还挺白的,回来跟她爹一个色儿了,都是快要到相看人家的大闺女了,这不会是被家里人虐待了吧。

另外两个人虽然没说话,但心里想的显然也和周海帆一样。

一人忍不住道:“姜秋,你都考上工人了,干啥还要下地抢收啊?”

难不成是被家里人逼的?不然好端端的大姑娘为啥把自己弄成这么埋汰的样子。

姜秋知道自己晒得挺黑,但这段日子村里人全都一个色,就连狗娃羊娃也差不多,便也没当回事。

她笑了笑,“这不是今年丰收嘛,我怕家里人忙不过来,帮着搭把手来着。”

这哪是搭把手,这是把地里的活全都干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参加秋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大美人带崽进城务工

秋燥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做社长那些年[六零]
连载中别吃巧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