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冬上课

民兵训练,即便写着一个“民”字,但到底还是兵。

和她现代经历的军训,完全不是一码事。

简单的稍息立正报数之后,王晓红就从一旁的筐子里拿出一颗长长的手榴弹,给他们看清后,便拉开绳向远处用力抛了出去。

随着手榴弹落下,天空“嘭”地一声巨响。

张小苗一脸崇拜,“晓红姐真厉害!”

姜秋脸色发白,觉得自己的心脏在不正常的狂跳。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现实中听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心里的因素,她总觉得自己有些耳鸣。

王晓红看着眼前这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们,鼓励道:“今天下午我们就练习扔石块,谁扔得最准、最远,谁就先尝试用手榴弹。以后要是老美打进来,咱们这些民兵就是抗战的中端力量,大后方的老百姓全都要靠咱们和解放军同志保护,所以你们要好好练习,这可是保命的家伙。”

什、什么?!

这个年代国家这么不安全吗?!

姜秋突然想回家了。

【你回不去了,你的身体已经送殡仪馆了。】

系统的语气中带着不解,【你难道不学历史吗?你们国家即便在你穿越的那一年都有战争爆发,只不过并没有大范围报道而已,在这个被美苏封锁的年代有战争不是很正常吗?】

哪里正常了?!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灌输着“外国的月亮格外圆”思想的孩子,她初高中的课外阅读都是《意林》杂志,能在长辈的教导下,保持对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感,已经可以说是她家人教导有功了。

在加上她本身就对历史和国际形势不感兴趣,顶多在家里老一辈人说起曾经的故事时听一耳朵,再多就没了。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对这个年代十分痛恨的表大爷。

表大爷早些年靠着老婆润去老美,每次家庭聚会都要痛批国家当初的政策,还要吹嘘一下美利坚合众国的自由和人性化,姜家二老都不愿搭理他。

偏偏他格外会打扮,西装革履配上大背头,把年幼的姜秋迷得不要不要的。

现在想想,她这个表大爷应该就是最初的五十万。

下午的时间在扔石块中度过,快要结束训练时,王晓红和另一个男民兵一起带领大家唱起了国歌。

一首歌唱罢,队伍这才散去。

王晓红跟她俩一起回村,路上还问了姜秋的身体状况,私下里的她比刚才训练时的样子更亲切一些。

看着眼前素面朝天却依旧具有女性魅力的民兵嫂子,姜秋这才对新中国刚建立时伟人说出的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有了更准确的认知。

回到大队已经是傍晚,食堂外挤满了人,见到姜秋还有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

“小秋啊,这是从公社回来了。”

“养好身体没有?你说你干活咋那么卖力,再怎么着也得顾着自个点是不?”

“唉,要不是小秋,咱也要不来那么多粮食,今年可算是过个好年了。”

什么粮食?

姜秋这些天一直没出过门,不知道村里发生了什么事。

王晓红笑着跟她解释,“今天上午大队长去公社要量,因为你晕倒的事传到公社里去了,咱社长特意发了话,不能让公社的娃娃们饿着肚子过年,这才让大队长留下过冬的粮食。”

还需要底下大队的人找去才松口,这社长怎么想的?

不过能吃饱就是好事,怪不得今天村里人那么热情,晚上分到的玉米糊糊都比之前稠了不少。

一碗没滋没味的糊糊下肚,姜秋只觉得自己嘴里快淡出鸟来了。

这种日子她难道要过一辈子吗?

不行,她受不了。

晚上回到家,天刚一黑,所有人就直奔炕上。

关灯睡觉——更准确一点,连灯都没有,直接上炕睡觉。

这时候电灯只有县城里有,连镇上都是煤油灯,更何况处于山旮旯里的山前大队。

重生这么久,唯一让姜秋感到庆幸的,就是老姜家的房子比一般的村里人要多,他们这些小辈们不用和爸妈睡在一张炕上。

这边农村房子的布局大都差不多,一条南北的小巷,东西朝向的大门,往往两家相对而立。

姜家进门左手边是三间屋,一间堂屋连着两间正房,房子不算大,而且是土砖房,但在这个年代已经很板正了。

这两件正房是姜家爷奶和姜家父母在住。

和三间屋子正对的是一间长方形的单间,里面被布帘分割为二,这就是姜秋他们住的地方。

表哥郝平安也和姜家人住在一起,房子就建在院子里正对大门的地方。

但两扇门并不相对,村里有讲究,门不能对着,不然破财,就连对门的邻居都会故意错开。

姜秋躺在炕上,等狗娃羊娃的呼吸声渐渐平稳,这才在心里呼唤系统。

“系统,咱俩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

系统警觉,【我不会答应你把今天的任务留到明天的。】

“请你不要把我想得那么懒好吗?”

她翻了个身,“我是想说,如果我读书去了,那劳动任务该怎么办?”

她开始认清现实了,在这个年代的小县城里,文凭或许不是特别重要,但也不能一点没有。

【系统会根据宿主具体情况做出调整,不会出现没有任务可做的现象,只是上学时任务会少一些奖励也少。】

姜秋忐忑问:“会少成什么样?”

【例如现在有每天任务,您上学后每天任务就会取消,变成每周或随机任务,奖励也会因此变化。】

姜秋算了算,那这样她不得亏死?

“真抠啊系统,我幸亏是到了这个年代,要是在我车祸前绑定的话,你就等着我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吧,一等就是16年。”

【我是专门应对这个时代产生的系统,所以宿主,您打算放弃劳动去读书了吗?】

“我还没想好。”

她没说假话,确实没想好。

本以为可以上学劳动两不误,但看系统这样,估计她一上学就把劳动任务全部取消了。

“制造出你的人想法太单一了,难道不能劳动和事业两手抓吗?”

系统突然答非所问,【您难道没有觉得身体越来越健康了吗?】

姜秋回忆了一下,刚穿越那会儿的体力和现在的体力,“好像……有一点?”

这才过了几天,她怎么可能察觉出自己身体的变化?

【我会帮助您修养身体,每完成一个劳动任务,您的身体就会更健康一点,如果您停止做任务,这具身体就会慢慢衰弱下去。】

【因为原来的姜秋已经死了,你的到来只不过顶替了她的灵魂,但身体的死亡是不能改变的。】

姜秋楞愣住了,“所以我现在还是个死人?”

但她有体温和脉搏啊。

【您现在能够活着已经是系统帮您改善身体的结果了,也可以这么理解,任务奖励就是帮助您吊住命的“药”。】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

【我也没想到您在明知道我是劳动系统的情况下,还会选择另一条路。毕竟只要不停的劳动就能得到食物,在这个年代,你也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就能维持生活,也没有几个人会选择拒绝吧?】

姜秋欲言又止。

看来她是非要在劳动的路上狂奔不止才行了。

但还没等她定下未来的计划,姜大山同志就在第二天早晨宣布自己即将加入公社的基建队。

他们所在的小山县地处于华国中部,西边是一望无际的群山,东边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平原,小山县就夹在这群山和平原之间。

这里地处黄河下游,县里唯一一条小河,就是黄河的支流。

山前大队紧挨着的这一条小河,就是那条支流的分支。

如果不是三年旱灾碰巧碰上□□,作为一个从古至今远近闻名的农业大省,也不可能会饿死那么多的人。

而山前大队所属的红星公社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山地,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每年都需要人力去开荒,这才勉强保住收成。

基建队的工分比平时高,不少劳壮力都愿意参加,像姜大山这种刚过40岁的汉子,正是队伍重要的组成成员。

姜大山参加基建队对于姜家来说是件大事,赵玉兰给他收拾好两件换洗的衣服,将家里腌的咸萝卜干给他带上。

原本郝平安也要一起去的,但今年县里突然严抓下头公社的纪律问题,他排了整整一个月的班,还有五六天的夜班,这才只剩姜大山一人。

姜家在这个年代算是极其特殊的存在。

姜老太和姜老头只有两个孩子,作为老大在村里守着爹娘的的姜大山,和早在建国初期牺牲在战场上的姜小山。

狗娃和羊娃就是姜秋她小叔姜小山的孩子,她小叔当年的死讯传来,怀孕七个月的小婶悲伤之下小产,留下一个哭声跟小猫似的女儿就撒手人寰。

为了养这个孩子,姜老太跑了隔壁好几个村,这才找到一家养羊的村民,用一袋麦子换来了几个月的羊奶。

羊娃的小名就是这样来的。

狗娃则是家里人觉得贱名好养活,这才取了这个名字。

因为小叔小婶离开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听哥哥姐姐喊赵玉兰两人爸妈,便也跟着喊。

以前家里人还特意纠正过,但狗娃羊娃听不明白,还以为爹妈不要他们了,哭得停不下来。

一家人这才作罢,准备等着两个孩子大一些了,再把事情告诉他们。

姜大山背着行李,跟着村里的人去了公社。

姜秋他们这些留在队里的人也并没有闲着,眼下地里的活都已经干完了,年年都有的扫盲课又重新开始。

扫盲课通常都是安排在农闲的时候,因为是国家组织的,所以队里人都要去。

公社小学老师在黑板前讲的滔滔不绝,周围一圈的乡亲们听得昏昏欲睡。

姜秋也有点困,她倒不是因为听不懂,这些小学的内容就算过了几十年,她也不会忘。

主要是这时候普通话还没普及,公社小学的老师也是本地人,说话都是用本地方言,她虽然能勉强听清老师说的什么,但还是晕乎乎的。

她以为自己和周围人没什么两样,但在老师眼里就不同了。

其他的社员打哈欠的打哈欠,睡觉的睡觉,只有这个小姑娘瞪着两只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自己讲课。

肖慧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位特别热爱学习的学生。

这得是对学习抱有多大的期望,才会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依旧认真听课?

这样想着,她似乎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非常有必要和这个大队的同志们谈一谈送孩子去公社小学读书的事情。

毕竟今年的收成比前两年好了不少,眼见着原本快要干枯的小河又蓄满了水,想来明年也不会再有大旱。

既然也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辛苦的维持生计,是不是也该为家里的孩子做打算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大美人带崽进城务工

秋燥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做社长那些年[六零]
连载中别吃巧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