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下午4点20分。
物证鉴定中心内,叶阳和赵文博正在对从拆迁厂房带回的近百件证物进行系统性分析。实验室里除了化学试剂特有的刺鼻气味,还隐约飘散着零食残留的甜香,这种矛盾的气味组合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诡异。
"这些糖果包装纸来自三家不同的便利店,"赵文博将扫描图像投影到大屏幕上,用激光笔圈出关键信息,"购买时间都很接近,集中在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而且都在城北区的不同店铺。"
叶阳拿起一个印着动漫角色的饮料瓶,戴上白手套仔细端详:"瓶身上的限量版贴纸是三个月前某款热门游戏的赠品,现在已经绝版了。能收集到这些贴纸的,应该是个资深游戏玩家。"他轻轻摇晃瓶子,里面还残留着少量褐色液体,"更重要的是,这个瓶子价值不菲,是某品牌的限量版,一般只有忠实粉丝才会购买。"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年轻警员抱着证物箱快步走进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叶法医,现场勘查组在厂房西北角的暗格里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储物盒,里面找到了这个笔记本。"
笔记本封面是普通的黑色硬皮,但内页的内容让人震惊——左边页面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右边却用彩笔画着可爱的卡通图案,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困惑。
"看这个爆炸当量的计算公式,"赵文博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动页面,避免破坏可能存在的指纹,"计算过程相当专业,完全达到了工程级水准。但是用的墨水是那种会随温度变色的趣味文具,这在成年人中很少见。"
叶阳指着页角的涂鸦,眉头紧锁:"这些卡通人物的画风,是最近在中小学生中很流行的风格。而且你们注意看,这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虽然内容专业,但笔迹还带着明显的稚气。"
下午5点10分,专案组会议室。
付希然听着两人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在会议记录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圈:"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可能是某个具有专业知识的特殊群体?这些矛盾的线索让人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不止如此,"网侦队长调出一组数据,投影仪在幕布上投下复杂的数据流,"该账号是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信息(身份证号 人脸识别视频)完成认证的。"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运转的嗡嗡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些相互矛盾的线索让每个人的眉头都紧锁着,空气中弥漫着困惑的气氛。
"有没有可能是故意制造的假象?"一位资深警官提出疑问,手指敲击着桌面,"比如,故意使用这些具有青少年特征的物品来误导我们?"
赵文博摇头否定,拿起一份检测报告:"如果是伪装,未免太过自然。我们在糖果包装纸上检测到了真实的唾液残留,在饮料瓶口发现了连续使用的痕迹,这些生活细节的连贯性,不是临时伪装能做到的。"
晚上7点30分。
技侦部门的技术人员兴冲冲地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证物袋:"付厅,我们在笔记本的封皮夹层中发现了这个。"技术人员展示着在紫外灯下拍摄的照片,"是用特殊隐形墨水书写的一个地址,需要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才能显现。"
照片上清晰地显示着丹山区的一个仓库地址——临江路78号,鑫发物流仓库。这个发现立即让专案组的气氛活跃起来,几位正在打瞌睡的警官也瞬间清醒。
"立即部署侦查!"付希然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个人,"但要格外小心,对方反侦察能力很强,这可能又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我要三组人马交替监视,使用最高级别的反侦察措施,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经验丰富。"
晚上8点45分,仓库外围。
便衣侦查员借着夜色悄悄包围了目标仓库,黑色的作战服完美融入夜色。这是一个已经废弃的物流仓库,锈迹斑斑的大门上挂着生锈的锁链,周围是待开发的荒地,远处零星分布着几栋居民楼的灯光,像黑暗中窥视的眼睛。
"无人机红外探测显示仓库内有三个热源,"操作员通过加密频道低声汇报,"但热源的分布很奇怪,都固定在某个高度,温度也完全一致,不像人体的自然活动。"
赵文博通过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仓库的每个细节:"看那个通风口,周围的灰尘分布不均匀,说明最近有人动过。但是..."他顿了顿,调整着望远镜的焦距,"热源的位置太刻意了,就像是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里',这反而让人怀疑。"
尽管心存疑虑,但在付希然的命令下,突击行动还是按计划展开。特警队员们像猎豹一样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计算。
晚上9点00分整。
仓库的卷帘门被爆破小组精准炸开,沉闷的爆炸声在夜空中回荡。特警队员迅速突入,战术手电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然而仓库内部的情形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偌大的空间里空空如也,只有三台正在运转的暖风机发出低沉的嗡鸣,以及正中央的一个大纸箱,在空旷的仓库中显得格外突兀。
纸箱上贴着一张醒目的纸条,打印着:"送你们点好东西。"
突击队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三套蓝白相间的中学制服,每套制服的胸口都别着一个名牌,上面清晰地印着学生的姓名和班级。制服叠放得一丝不苟,连衣领的角度都完全一致。
"这是...市第三中学的校服,"叶阳拿起一件仔细检查着,"但奇怪的是,这些名牌对应的学生都已经毕业离校两年了。而且,这些校服的尺码明显偏小,不像是成年人能穿得下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制服下面发现了一封打印的信件,字里行间透着明显的嘲弄:
"告诉你们哦,可以加一下这三个人的班级和学号哦,有惊喜哦。希望你们喜欢这份礼物。期待下次和你们的交手。又及:暖暖机的温度还舒服吗?"
晚上9点30分。
付希然反复读着那封信,手指紧紧攥着纸张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们在戏耍我们。所有关于学生的线索,从糖果到游戏,再到这些校服,全都是精心设计的误导。我们又被耍了。而且这三个人的班级和学号加起来是116,好像没啥意义啊,但我总觉得这不像随机数字,更像一个……标记。先记下来吧。"
赵文博颓然靠在椅背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我们完全被牵着鼻子走了。对方对我们的侦查思路了如指掌,每一步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从选择证物到布置现场,每一个细节都在引导我们走向错误的方向。而且你们发现没有,他们展示的能力在迭代。从化学毒剂到精密爆破,下一次……他们会不会展示点更‘超前’的东西?"
叶阳却仍然在仔细研究那些校服的细节,手中的放大镜在布料上来回移动:"等等,你们看这些校服的缝线。虽然外表是普通的校服,但缝制手法相当专业,针脚密度远超普通校服工厂的水平。而且使用的缝线是军用品级别的特种线,这种线一般只在特殊行业使用。"
这个发现让指挥中心再次陷入寂静。如果连这些误导性的线索都制作得如此精良,那对手的实力就更加令人不安了。
晚上10点15分。
调查组回报,通过对三名校服对应学生的追踪,确认他们都已经毕业离校,而且案发时都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一个在外地读大学,一个在国外留学,还有一个在部队服役。与此同时,网侦部门监测到那个游戏账号在仓库突击期间仍在活跃,甚至完成了一个需要连续在线六小时才能达成的高难度游戏成就。
"他们一边在实时监控我们的行动,一边还有闲心打游戏。"赵文博苦笑着摇头,"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展示他们的游刃有余。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对我们的行动时间了如指掌。"
付希然沉默良久,突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将上面所有关于"学生"的线索全部擦去,粉笔灰在灯光下纷纷扬扬:"也许我们该彻底转换思路。如果这些线索都是假的,那什么才是真的?"
他在白板上重新写下几个关键词:爆破专家、化学专家、超强反侦查能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警方侦查流程的深入了解。"这些才是确定无疑的事实。我们要从这些实质性的特征入手,而不是被表象迷惑。"
晚上11点00分,重新出发
专案组开始抛开所有先入为主的判断,重新梳理案件脉络。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找到新方向时,技侦部门又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消息。
"付厅,我们在暖风机的散热片上提取到了多组指纹,"技术人员递过一叠检测报告,"但经过数据库比对,发现这些指纹都是来自不同便利店店员和超市收银员的。这说明他们在购买这些物品时都戴着手套,这些指纹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自然沾染的。"
"也就是说,他们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付希然深吸一口气,"购买日常用品时都记得戴手套,这种反侦察意识已经超出了普通罪犯的范畴。"
案件再次回到了起点。所有的线索都在真实与虚假之间摇摆,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精心编织着一个巨大的谜团。在这个漫长的夜晚,专案组成员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无力感——他们的对手不仅技术高超、计划周密,更可怕的是,似乎总能预判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将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间。
付希然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轻声对身后的专案组成员说道:"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完全超出我们认知的对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记住这个116,后面要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第54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