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忍不住想起了尹星灯,这装束实在是太过独特,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穿着为何会如此惊人的相似?
莫非尹星灯在一千多年前就在琅嬛国不成?而且还做了国师?可文渊阁史书记载,尹星灯明明是肃王时期游历至琅嬛的,也就是三百年前,辅佐了肃王、肃王之子苌修、苌修终身未娶,而后是其八岁的弟弟厉王继位,厉王统治期间手段雷厉风行,但是情深不寿,殚精竭虑后死在了北伐战役中,再后来就是墨玉沉之父惠王即位,这位擅长于韬光养晦,牢牢守着祖先、特别是父亲厉王打下来的大片疆土,虽然没什么作为,但也算是无功无过,直到现在的墨玉沉……
林瑶暂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位人皇帝主,墨玉沉少年时期颇受惠王青睐,他聪敏机谨、文武双全,惠王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下海口,此子将来可承其祖父之业!
但惠王百年之后,这继位的少年却仿佛转了性子,骄奢淫逸,广纳天下美女填充后宫,大兴土木供其享乐,光是行宫就修建了二十余处。
当初若非林瑶与陌菱年纪尚小,且又是尹星灯的亲传弟子,墨玉沉本想着是将这青出于蓝的玄都双姝一起收归囊中的,但无论是多惊才绝艳的人物,两三年后他自然就腻了,依旧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当今皇后温柔贤惠,落落大方,又是林瑶亲姊,当年美名传遍京都的才女,但是当豆蔻年华的林瑶、陌菱随母进宫探望长姐时,墨玉沉看着这艳桃秾李般的两人,一句“青出于蓝”脱口而出,林瑶看见坐在上面的长姐脸色僵硬,但还是扯出一抹得体的微笑,附和着墨玉沉,夸赞她和陌菱……
虽然得了墨玉沉可随意进出皇宫的特许,但林瑶基本上是不去的,除非是皇后传懿旨。
有一次是皇后生辰,她做妹妹的于情于理都应该前去拜贺,皇后梳妆打扮要好长一段时间,皇后疼爱她,拿了许多绘图的藏书给她瞧,让林瑶挑喜欢的去外面吹吹风。
那是文渊阁的珍藏书籍,描金彩绘,极其罕见,林瑶开心极了,挑了本九洲地理志抱在怀里,行至牡丹亭觉得景色宜人,便坐下来翻开了地理志。
从中洲灵煌看起,她聚精会神,先看文字,然后细细去看那些精致的绘图,将文字跟图画上的山川河流一一对应起来,她白衣如雪、独倚斜栏,看累了就单手支着下巴,万紫千红、争香斗艳的牡丹都成了这幅画卷中的陪衬。
看着看着,林瑶忽然觉得不对劲,一扭头看到了一张面孔,那人的下巴几乎就抵到她肩膀上了,男人发出低沉的笑,一股浊气喷洒在林瑶脸上。
“闻惯了后宫妃嫔身上的各种花香草香,姨妹身上这股雪檀香真是雅极。”
林瑶早就从原先坐着的地方站了起来,迅速退后两三步,她屈膝施礼,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对方却浑然不觉,而是伸手道:“不用等你姐姐了,孤王带你去凤仪宫看看。”
林瑶看着那只朝她伸出的、戴着一枚雕龙玉扳指的手,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但这时,尹星灯出现了,他只朝这位九五至尊点了个头,伸手把林瑶抱在怀里的书扯过去,淡淡扫了两眼,随意丢在了长椅上,他根本不似墨玉沉那样伸出手等她作出反应,蛮横地抓起她垂在身侧的手迈大步就走。林瑶能感觉到师父火气很大,但没有迁怒她半句,一直走到御花园出口处才半蹲下来与她平视,他轻轻吸口气,语调波澜不惊地道:“你想看什么书跟为师说就好,为何要……跟陛下开口?你以为文渊阁的书这么好借阅?”
林瑶低声辩驳道:“是皇后娘娘给我的,我没有主动要……”
尹星灯沉默良久,抬手轻轻抚摸她的头顶:“瑶儿,宫里的人都不似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别人给你的东西轻易不要收,知道吗?只有师父是真心为你好的。”
林瑶当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以为师父是关心过切,如今看来早就存了别的心思的。
在昏暗潮湿的地宫之中,林瑶有点理不清思绪,她还是不知道尹星灯和千年前那位穆王时期的国师究竟是什么关系,只好举着蜡烛继续看壁画。
她脚步轻移,往左边走去,这幅的题跋是传道授业,看得出来那位天女长大了一些,抓着毛笔托着腮皱眉深思,国师坐在身后,握着她的小手,几乎是将她抱在怀里,他看着百无聊赖、打着哈欠的小徒微微蹙眉,但眼底却含着笑意……
这些壁画,似乎是在记载这位天之骄女的一生,但林瑶并不急着往下看,而是一幅一幅细细观摩,她揣测着画上人物的细微表情,似乎能听到他们在千年之前的对话。
你是天女,将来是要拯救黎民于水火,挽救国家于危难的。
天女是什么?
你是上苍对人界的眷顾,是诸神对琅嬛的赐福,虽然你命途坎坷,但秉性坚韧,你会爱着所有人,爱你的子民,会为了他们一往无前。
看到第四幅的题跋,林瑶心头一紧,除煞扶仙。
这幅大概的意思是,天女和一起出生的妹妹在太液池玩耍时失足落水,对常人来说不过是一场风寒,可是这位身娇体弱的天女忽然发起了高热,几乎命在旦夕,国师守在她身侧,断言妹妹是煞鬼,要将她逐出王宫天女才会痊愈,身体才会日渐康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