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篱与温青筠从老夫人的院子里走出来。
两人一时无言,显得有些沉默。
若是寻常,温青筠定然会有许多的话与宁东篱说,温青筠不说,宁东篱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只不过两人在旁人眼里,还是天生一对的。
宁东篱心中忐忑,似手中有什么要飞走了,他还记得这位身份清贵的妻子说过,谁也看上上,唯独倾心于他。
他斟酌片刻,找了话题,“今儿你穿的衣裳不错。”
温青筠没有想到,宁东篱还有与她说这个的时候,她淡然一笑笑道:“倒是比不上夫君喜爱的那等清丽无双的。”
宁东篱没想到温青筠说这个,他探究了看了温青筠一眼,想从她的面上看出旁的。
只可惜,两人已到了分叉口。
温青筠与宁东篱行了一礼道:“请夫君先行。”
宁东篱点了点头,往前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夫人应当明白,你在我心中....”
这个男人,倒是既要又要的典范,温青筠有些敷衍的点了点头,笑道:“我明白。”
宁东篱看着温青筠在阳光下,虽然在笑,但似无真心实意。
宁东篱想了想,只能将其归结为她在怨自己对她的冷待,她并没有错,只是他们相遇的时机实在是差了些。
“对了,夫君。”温青筠突然叫住了宁东篱,
宁东篱心中莫名的升起了一丝期待,他回头看向了温青筠,以为她会与他说什么软和话儿。
“崔表妹说,何人都不喜欢。”温青筠启唇笑道,“夫君不如问问,她到底心悦何人。”
表妹?宁东篱有些警惕的看了温青筠一眼,“表妹养在宁国公府,自然看不上那些凡夫俗子。”
那些人对崔雪莹来说是凡夫俗子?温青筠笑了,上一世她可是为崔雪莹的亲事操碎了心,选了不少合适的俊才,倒也没想到,她成为了他们伟大感情的绊脚石。
温青筠眸色变幻莫测。
那一刻,宁东篱甚至以为她已经发现了他与崔雪莹之间的事。
突的,温青筠笑了,在阳光下,她目光流转,明媚多情,“那便请夫君亲自挑选合适的人选了。”
宁东篱将一颗心放回了原处,抿了抿薄唇:“我自然会放在心上。”
说完,两夫妻更是无言,在小径上背道而驰,似命运的轨道,短暂的交集了,但却从未相交过。
下人迎高踩低,自然知道崔莹雪在宁国公府地位尴尬,与崔莹雪的绢布也自然比其他人要差了一些。
崔莹雪自然知道老夫人那儿好东西多,给她的,不过是多年的存货,她自感伤怀,又在榻上痛哭了一场。
她身边的张嬷嬷跟着崔莹雪一直到了宁国公府,自然是心疼她的,“姑娘不要伤心,若是将来...姑娘还有着福享呢。”
张嬷嬷也是小门小户出身,她那儿懂那么多?她只知道世子对他们姑娘是一心一意的,只要他们姑娘过了名路,即使是妾室,那边也是最受宠的。
崔莹雪听了张嬷嬷的话,心中有了底气,可想起今儿大家在一起打趣宁东篱与温青筠的模样,将心中的不安压了下去,表哥一定会对她好的。
而温青筠的院子里,却来了两位不常来的客人,一位穿着青色比甲中年妇人,还未说话,面上便带着三份笑,让人觉得见之可亲,还有一位是豆蔻少女,面容清秀站在中年妇人身后,带着羞涩却掩不住好奇看着这青筠院的一物一景。
宁国公府大,寄居了不少落魄的亲戚,郑氏便是其中的一位,她是宁国公府三房夫人的远房亲戚,只不过这三房大人不过是庶子,其母亲还是身份不入流的,在宁国公府一向地位低下,说不上什么话。所以,郑氏虽然寄居着,但却事事随着小心。
什么事都可以小心,但对女儿的婚事,郑氏却不能那么小心翼翼了,她嘴皮子灵活,惯会逗趣,所以在老夫人面前还算有几分脸面,那日她在女眷中听着,老夫人说要与崔雪莹安排亲事,便上了心,而打探了崔雪莹在崔氏面前哭着说,那册子上的人一个也看不上的时候,更是有些无语。
同样是寄居,怎么的还有这样的差别?可惜那崔雪莹到底是父母双亡,崔氏又糊涂,居然也就这么算了。
要知道,这本册子上的儿郎可是老夫人过了目的,老夫人一双慧目,这名册上的儿郎,就算是被崔雪莹选过了一遍,那其他的也是不差的。
这事儿,直接找老夫人不妥,而找崔氏又怕崔氏以她要抢侄女儿的良人,思来想去,便到了温青筠这边。
这位郑氏温青筠印象不深,只不过她以一个寄居寡妇的身份得了老夫人的青眼,便必然有她的能耐,温青筠遣小丫鬟倒了茶,又上了茶点,笑道:“这是哪儿来的一阵风,将您吹来了?”
郑氏听了温青筠的话,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她与她交道不深,曾听闻温家是百年书香世家,温青筠父亲是难得的硬骨头,她也是怕她心中清高,目中无尘的。
可如今看,温青筠如春风一般和煦,让人一见,为之可亲。
见温青筠的态度,郑氏定了定心思,将身边的女儿何思敏推了出来,“我听闻您来自江南,绣技更是一绝,便相来敏姐儿来学习一二。”
说完,郑氏推了推何思敏道:“将你绣的手帕与表嫂看看。”
郑氏是三房夫人那边的,温青筠算得上是哪门子表嫂?吴嬷嬷与喜枝在一旁都捂嘴笑了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温青筠接过了帕子,在光下仔细瞧了瞧,笑道:“绣得不错,哪儿有我指导的份儿?”
何思敏听了温青筠的夸赞,羞红了脸,大概是郑氏在外太顶事了些,她这个女儿显得性子有些内敛,她见到温青筠这样精致秀丽的美人儿,心中自卑,支支吾吾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郑氏有些着急的看了何思敏一样,心中叹气,她本想让女儿得了温青筠的青眼,可她女儿的性子,她老早便知道了,是木头人一般,“今儿早上,我听说夫人在与崔家表姑娘相看了,不知道表姑娘选中了那位?”
虽然温青筠两世都没有做过母亲,但却很能理解为人母的心思,“崔表妹看是看了,但表妹嫌他们只会读书,只怕更喜欢活泼一些的。”
会读书还不好?且不说考了进士不愁,若是侥幸,能再进一步,这辈子就稳了。
郑氏打定了主意,与温青筠说道:“不知少夫人是否能将名册与我看上一看。”
说完,她又局促的捏了捏自己的手腕,“您也是明白的,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路子...”
求老夫人不是不行,可是这情分本就淡薄,求来求去也不剩什么了。
温青筠明白了郑氏的来意,倒也并不为难她们,与吴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吴嬷嬷当然懂,将名册拿了上来,递给郑氏。
郑氏本想着,要与温青筠许诺些什么才能拿到这本册子,没想到,温青筠轻而易举的给了她。
她接过了册子,有些激动地打开了,但看到上面的名讳,却有些求助的看向了温青筠,这些学子,她统统不认识。
温青筠见郑氏的模样,笑着指了指名册上的一个名字:“这其他地方的学子我不大清楚,但是这位我倒是认识。”
郑氏顺着名字看去,是一个叫陆卫的,两母女的眼光齐刷刷的看向了温青筠。
“他是扬州人,曾与我父亲投过诗稿,我父亲觉得,他文笔斐然,是难得的俊才。”温青筠记得这位,她将他放在名册的首位,本是想真心实意与崔雪莹保这一桩媒的,这陆卫人在江南,家中虽然无官员,但却家境殷实,又是父母的独子,这家中所有的大小事,他都是可以做主的。
后来崔雪莹拒了,她还觉得十分可惜,派人去打探了陆卫的前程,考上了进士,还得了榜上三十名,虽然不出挑,但也稳得很。
郑氏双眼一亮,能得温大人赞叹的,定然是个人才,她有些期盼的看向了温青筠,可是这宁国公府夫人的之女与宁国公府不知名的表小姐之间,可是差了许多。
“夫人,我与您说说我的底子,敏姐儿的父亲走得早,因着他兄弟欺人太甚,我便带着敏姐儿住进了宁国公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夫君留下的家产,我可是用之甚少,这以后啊,都是要随着敏姐儿带入夫家的。”
何思敏的父亲是走南闯北的盐商,留下来了不少的钱财,不然,人家小叔子也不会如此垂涎。
温青筠倒并不觉得陆卫想结这么一桩亲事是真的为了宁国公府,只怕他心中想着的,还是成为父亲门下的学子,若不是上一世,父亲名下学子众多,只怕整个温家都要覆灭了。
温青筠仔细瞧着何思敏,虽然内秀了些,但却眼神坚定,一言一行极有教养,便打定了主意,“妹妹是怎么想的?”
何思敏低头听着母亲与表嫂谈话,却没想到话题拉到了她的身上,她羞红了脸道:“我听表嫂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