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配备了车与司机,方恺不习惯非工作时间用司机。而他多年不开车,曾经公寓在公司附近,差旅居多,出行计程车更为方便。
久而久之,人便懒了。高峰期时堵车严重,他不想浪费时间,傍晚出门时直接打了车去他哥家。
小区安保森严,计程车自然没法进,登记并得到业主确认后,才得以进入。方恺没什么不耐烦,耐心配合着。
确认完后,安保带着歉意的笑容对他道歉时,他觉得没必要,工作而已,回了谢谢后便走进小区。
小区颇大,他循着记忆往里走,这里他并没有来过几次。父亲走后,大哥购置了新房,让母亲同自己一家同住。即是此处,而这也是他第一次自己独自从门口走进去。
秋天已至,但未到深秋,只有零星的落叶掉落。一侧的枫叶红了大半,光照不及的绿叶点缀其中。错落有致的树木林立,巧妙地为相距甚远的独栋别墅增添了**感。
行走在几乎没人的道路上,依稀间分不清是何年何月,不知自己要去往何方。而前方出现的建筑将他从短暂的茫然中拉出,清醒的一瞬,目光亦是清明。
是保姆开的门,方恺在换鞋时,大嫂姚继媛就已经迎来,边走边喊着,“建伟,方恺回来了。”
“你哥刚打完高尔夫回来,他最近沉迷这玩意儿,一天不碰球杆都难受。”姚继媛走至他跟前,仔细打量了他,“我怎么觉得你瘦了点呢,工作太辛苦了吗。今天回家,你可得多吃点补一补。”
喊了声嫂子后,方恺否认了,“没有。”
“赶紧进来,都在等你呢。”姚继媛同他一道去往客厅,招呼着儿子,“方禹,还不来跟你叔叔打招呼。”
方禹是大哥的长子,前年本科毕业后,未再深造,回国后就进入集团做事。另外两个子女还在美国读书,大哥曾念叨过一句,他们在外面花钱可真是不把钱当钱。旁听的他劝了一句,纽约物价高,除了学习,他们也要交朋友的。大哥叹了口气,就怕他们废了。
是作为父亲的忧心,也是对投资品回报率不确定的无奈。
“叔叔。”方禹放下手机,从沙发上站起同他打招呼,虽是叔侄,却并不亲近,这周两人在公司见过一面,一句闲聊都没有,方禹挠头开了句玩笑,“我现在看见您就犯怵呢。”
“你的确该害怕。”方建伟走了过来,“整天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你但凡有你叔叔的一分能力,我就不用担心了。”
“爸,我这不天天都在努力上班嘛。”
“别废话,你不添乱就不错了。”方建伟吩咐了弟弟一句,“妈在房间里,你去喊她出来吃饭。”
“好的。”
母亲年事渐长,自然是住在一楼,行动方便。方恺敲了卧室门,得到应答后,他才打开门。
房间窗外对着小院,专门设计的院子,景致精巧。按摩椅置于玻璃门旁,傍晚柔和的光线照进屋内,有一丝安详的意味。
母亲正坐在按摩椅上,年纪增长,眼睑松弛后眼睛更显凹陷,疲态是会有的,可她眼神中的锐利不减半分。甚至在皱纹的衬托下,更为犀利。
“妈,我回来了。”
陈英见他进来,合上了手中的书,“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
陈英站起身,将书丢在椅子上,“走吧,出去吃饭。”
红色的硬封,是《红楼梦》。
走到餐厅时,餐盘摆放妥当,菜也已上齐。家宴,无需多少珍馐,是当季的蔬菜,家禽河鲜,与本城的几道特色食物。做法亦是本城风味,鲜美益于唇齿。不同的,是桌上多了瓶茅台。
应酬时,方恺几乎只喝白酒。酒精度数高,能迅速把对方喝趴下,效率很高。应酬之外,他不碰白酒。
但今天要喝,他不会拒绝。
陈英坐在主位,大哥大嫂坐同一侧,另一侧,是他和方禹。大嫂热络,招呼着坐下后,就开了茅台,倒得半满后分别将酒盅递给兄弟俩,再给自己倒上。
方建伟拿起酒盅,“喝一杯,就当给你接风了。”
“好。”方恺端起碰杯后就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谢谢哥。”
方建伟哑然失笑,“你喝得这么急干什么?”
“急着吃这道凉拌菊花脑呢。”方恺夹了一筷子,“都不知道上一次吃是什么时候了。”
“可不,你这都在外多少年了,每次回来也呆不了几天。”姚继媛又替他满上酒盅,“还是回来了好,家里的饭菜更养人。”
方禹主动为自己倒上酒,“小叔,我敬您一杯。今后在公司,就麻烦您多给我指点了。”
姚继媛笑盈盈地看着他俩,“该骂就骂,小禹跟小时候一个德性,还是用鞭子抽来得快。”
方恺不想在饭桌上谈公事,这种话口,连场面上的应下都觉得有些不适。他自然不会露出分毫情绪,又一杯酒饮尽,“当然。”
方禹亦是一口饮尽,方恺看了他一眼,走出校园两年不到,已浸淫于酒桌饭局,看起来并无任何不适。
“你这才刚回来,怎么大家都知道了,说是这又多了个黄金单身汉。”姚继媛看向丈夫,“你知道吗?李局长的太太,她女儿刚从英国回来,我帮她介绍对象呢。听说方恺回来了,还跟我开玩笑,说大家一起吃个饭,聚一聚呢。”
方建伟看了妻子一眼,看不出是责备还是赞同,却是没有说话。
倒是方恺先开了口,“英国回来,是刚毕业吗?”
“对。”姚继媛以为他有兴趣,连忙补充了毕业院校,后又加了个专业,“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硕士。”
方恺笑了下,“那这年纪也太小了。”
姚继媛没料到他是这反应,“没有很小啊,也二十五六了。”
方恺看着她认真回答,“小十来岁,是很小了。”
惊讶于他的回答,姚继媛脱口而出,“那你觉得多大才不算小?”
“跟我差不多吧。”
姚继媛一时不知讲什么好,若是给他介绍个年纪相仿的,她怕是都会被人指点的。看着他认真的神情,都不像是推脱的玩笑。
“回来了就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老太太这开了口,说完还瞧了自己一眼,姚继媛及时收住,打着哈哈转了话题,只当刚才是关心与念叨。
方恺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刚才并非随意寻的借口,他都无法想象,和一个刚毕业的姑娘能有什么共同话题,他也无法享受年轻姑娘投射出的崇拜的目光。
不谈公事,唠叨些家常与往事,一顿饭吃得算舒适。饭后老太太添了衣裳,在保姆陪同下出去散步消食,兄弟俩去院子里抽烟。
晚上已是更深露重,凉意顿生,亦让人头脑无比清醒。
加了件外套的方建伟看着仍穿着短袖的弟弟,“不冷吗?”
“还好。”
“这两天怎么样?”
“还行。”
方建伟笑了,虽是自己的亲弟弟,但自己都摸不透他的性子。一个有**的人总能被人摸透,无非是深浅的区别。而他呢?于世俗取得的成绩来看,他绝不是没追求的人;可他又像是毫无追求,脾气性子好,不知道他想要什么。
“你怎么什么都是还好,还行。”
“可能还没到不好、不行的地步。”
“那等你说不好的时候,我估计就要完蛋了。”
“那倒不至于。”
“为什么?”
“总归能找到解决方法的。”
方建伟看了他一眼,想说些什么,却又是没有说,换了话题,“别理你嫂子,她就是爱操闲心。”
“没什么。”方恺并不在意别人说了什么,“其实我就有一点担心。”
“什么?”
“凡事都有代价,如果不能承担代价,那就大概率做不成。”
方建伟听完后沉默了半晌,忽然问了他,“你觉得我不能承担代价?”
“人有时无法对代价有正确的预估。”
“那你的预估是什么?”
心中有答案,方恺却不能给出回答。
没等到回答,方建伟没有再问,只是回了他,“放心吧,我会支持你的一切决策。”
“好。”
又抽了两根烟闲聊了几句后,方恺便起身告辞。
离开时老太太尚未散步回来,方禹嘟囔了句,平时这个点,奶奶应该到家了,难道她今天又多绕了一圈?姚继媛附和着,说估计吃多了,多走走消化呢,要不你再等她一会儿?
方恺没有等待,推脱说一会儿还有事,得先走了,并婉拒了方禹要送他回去的提议。
到家时,方恺就看到门口的两个行李箱,是他此前寄的行李,到得很快。
伴随他到京州的,是一个二十寸的登机箱,加上这两个,就是他全部的家当。收拾行李时,已处理了旧衣物。购置新衣物也无需费力,只看那几个常穿的牌子,类似的款式,相同的型号。
去哪儿都没有牵绊,连家当的拖累都没有。为了工作,又哪里都能去。
此处的寓所是方建伟帮忙安排的,黄金的地段,美丽的夜景,一应俱全的家具,若非说缺点,便是面积有些大。
客厅的灯光有些暗,他应当买盏灯放在沙发旁补充光源,但他懒得买。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布置寓所的心思,在家呆的时间很短,几乎只是用来睡觉。是什么样他也不在乎,只有一点要求:干净。
他迅速将两个行李箱中的衣物收拾着挂起,洗完澡后时间还早,抱着电脑坐到沙发上,随手刷着新闻等待美股开盘。
迅速浏览新闻是他的职业习惯,挑着重点很快就能将整个专题版面看完。与此前相比,他现在的工作强度算是低,会多些个人时间。
其实他尚没有适应这种节奏,浏览完新闻后,他无聊地翻着收藏夹里的网页,看到Linkedin时,虽然很久没有用,但想起他可以修改下个人工作信息。
点进去后,后台是若干条私信,和成为好友的邀请。他扫了眼私信,挑了有必要的回复了,那些邀请也懒得浏览。
他发完信息,退出聊天框,手指在触摸屏上移动,要关闭页面时,却是误点进了浏览者记录的页面。
方恺一眼就扫到了这不算陌生的名字:Shu Ji
没有设置头像,这个名字不算特殊,会有重名的可能,可不知为何,他觉得,这就是她。
他笑了下,头两次见她,都觉得她很冷。但没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来搜他的履历,看着聪明而干练,都不知道要换个号。
方恺没有点进她的账号,看了眼屏幕右上角的时间,晚上九点半了。他关闭了页面,去看盘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