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真相

劝诫新帝是周老的最后一场戏,演完就可以杀青了。

周老预计第二天上午离组,即将分离,叶执表现的异常粘人,都快成老爷子的小尾巴了。周老也愿意让叶执粘着,这次分开大概要很久都见不到了,搞不好是最后一面也不一定。

人和人的缘分很难预料,以为再也不见,也许会频繁相遇。以为关系很好,也许分开就是陌路。

叶执赖在周老房间陪老爷子下棋,一直赖到了十二点还不肯走。叶执从来不参与下棋,他水平稀烂不喜欢下棋,平时只负责围观和捧场。周老也不愿意和叶执玩,因为叶执喜欢耍赖悔棋,棋品太差。

临近分别,两人对着棋盘,一个耐着性子苦思冥想,一个被悔棋也不生气。直到周子慧劝两人去睡觉,再继续要后半夜了。

叶执也知道时间太晚了,老人需要休息,熬夜很伤身体。叶执厚着脸皮问:“周爷爷,明天中午的午餐照,我还要继续发么?”

这么长时间,两人每天中午晚上互相晒食物照片都成了习惯。周老理所当然的说:“当然要发,怎么,你不想发了?”

叶执:“当然不是,我是怕周爷爷嫌我烦,那我以后继续每天都发!”

叶执继续说:“明天上午我有戏,不能去送您,我让俊子替我送。”

叶执起身抱了抱老人:“我一定会想爷爷的,可惜我不知道该去哪看您。爷爷也要想我啊,还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开开心心长命百岁。”

“你这小孩,男孩子这么会撒娇,快二十了还长不大。”周老也很舍不得,突然把自家定位发给叶执:“杀青以后想我了就去北京家里看我,到时我把老伴介绍给你认识,她最喜欢你这种讨喜的小朋友。”

拿到地址了,Yes!要的就是去家里坐坐这句话,叶执美滋滋搂着周老脖子:“那我要是频繁登门拜访,爷爷奶奶不会嫌弃我吧?”

周老笑呵呵拍拍叶执胳膊:“不嫌弃,还怕你不愿意来呢!你们这些小孩子,光会嘴甜,答应好好的,到时连个影都逮不着,没一个愿意回家。”

“我才不会,咱们一言为定,盖章不许反悔!”叶执照着老爷子脑门响亮的亲了一口,乐颠颠跑了。

周老震惊的摸摸脑门,笑骂道:“这臭小子!跑的比兔子还快。”

周子慧也瞪圆了眼睛,亲脑门这操作,家里人谁看到都得惊掉下巴。周子慧忍不住吐槽:“偏偏爷爷最吃这套。”

老爷子老脸一红:“还不是你们越大越无趣,都不愿意回家,想起来就生气。”

周子慧也很无奈:“还不是您总板着脸,大家是怕在您眼前晃多了招您烦。”

周老瞪着眼睛不承认:“胡说,我哪有那么凶!”

周子慧:……好吧,您说什么是什么。

剧组这段时间,周子慧每天看叶执跟爷爷没大没小瞎胡闹,被带歪了。换了以前,她才不敢这么和爷爷说话。

回到房间,丁俊疑惑问叶执:“你不知道周老爷子家住哪?”

“知道啊,但‘叶执’不知道。”叶执美滋滋看着地图上的定位,得意的晃了晃手机:“现在‘叶执’知道了。”

丁俊:……逻辑有点复杂。

第二天,丁俊早早到楼上帮忙,替叶执送周家人离组。叶执在剧组和黄老演对手戏,这也是黄老的杀青戏。顾廷悦被B组拉到野外,拍摄他的战争戏部分,午饭在山上解决,直到天黑才能被放回来。

剧本中老帝师劝诫慕容弘稷,透露了世家都有参与当年事的信息。慕容弘稷追究当年事,相当于与全国上流社会为敌,这种行为对于初登大宝的新帝非常危险。

慕容弘稷考虑再三,叫来小曹总管,命他去皇陵接福顺公公面圣。福顺公公久不问世事,见到新帝才知道最近三月发生的事,默默替新帝的行为捏了把冷汗。面对新帝的疑问,福顺公公思虑再三选择如实相告。

福顺公公首先回答了慕容弘稷的第一个疑惑:“先帝和宁妃确实是真爱,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算计。”

事情说来话长,要追述到三十年前。皇祖父在位时期,父皇还只是个十五岁的皇子。那时宁老将军就是振国大将军,宁家军是边关最牢固的防线。

当时的皇祖父让自家儿子去边关跟着振国大将军历练,于是十五岁的父皇带着随行人员,其中包括年轻的福顺公公,一群人在边关生活了大半年。在那里遇到了一身红衣骑马挥剑的将军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宁妃。

宁妃小小年纪武艺高强,是军中最耀眼的明珠。先帝一眼就被吸引住,骄傲的跑去和女孩较劲,被人家揍的鼻青脸肿,狠狠教训了一顿。

福顺公公一脸惆怅的回忆当年美好时光,突然注意到慕容弘稷看自己的眼神非常奇怪,神情中透着层尴尬和诡异。意识到陛下好像并不想听父母的恋爱史,福顺公公赶紧结束话题:“时间一长两人就互生好感,这里老奴就不赘述了。”

慕容弘稷:“重点讲述叛国案,不要再跑题了。”

福顺公公不停点头,尴尬表示也不算太跑题。

半年之后,父皇回到皇城,和皇祖父提起大将军的女儿。当时皇祖父的反应让人捉摸不透,父皇光顾着高兴也没多想。

过了两年,到了该选妃的年纪,皇祖父无视父皇的意愿,指定了后来的皇后做皇子妃。父皇多次提起宁家女,皇祖父就是不同意她入宫,这让父皇非常郁闷。直到父皇二十岁继位,没有皇祖父管制,终于可以迎娶宁家女,皇祖父的遗诏中却特意写明要右相的女儿做皇后。

皇祖父对宁家的态度一直很暧昧,边关战事频发,国家离不开镇国大将军和宁家军。皇祖父表面礼遇大将军,封赏不断,实则一直惧怕宁家有二心。尤其京中传言,宁家长子骁勇善战一表人才,风采更胜其父。

每每边关传来捷报,皇祖父都会当着群臣的面猛夸大将军,金银宅院赏赐一大堆,晚上在寝殿却久久无法安睡。皇祖父因为忧思过重,正直壮年,身体却垮了,早早病故。

福顺公公继续说:“先帝继位第一件事就是迎娶陛下的母妃。老奴讲这些是想告诉陛下,文臣与武将彼此攻坚由来已久,宁家从您皇祖父那时起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您皇祖父对宁家异常忌惮,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压着,后位本该属于您母妃。”

慕容弘稷若有所思点点头:“福顺公公请继续。”

宁妃入宫之后风头无两,父皇不仅宠爱宁妃,还给了老将军非常高的权限和自由度。每每有文臣参边军的不是,父皇都会直接斥责上折的官员,少则罚俸多则降职。文官原本就式微,那几年更是被压制的连话都不敢说。

福顺公公叹了口气:“老奴曾劝先帝不要太过偏袒武将,先帝却说有岳丈大人和大舅兄坐镇军中,管那些酸儒说什么,闹不起乱子。”

慕容弘稷满脸错愕,这是父皇能说出来的话?酸儒?

平静被慕容弘稷的出生打破了。宁妃的儿子排行第三,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父皇却高兴的当众宣布国家后继有人,赐名弘稷,江山社稷的稷。

父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本来就憋屈的文官集团更绝望了。而最不满的是当时还只是六院首之一的右相一族,他们手上有嫡长子,皇帝却属意庶三子,简直不能忍。

右相凭借世家身份开始暗中联合各大世族,时不时给边军找点麻烦。粮草、军备、军饷,总会在关键时刻出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那三年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小喽啰,就是抓不到幕后之人的把柄。几次交锋,父皇才真正了解到何为世家的底蕴和力量。除非暴力清扫,很难在对抗中占据上风。

慕容弘稷四岁那年,蛮族新王上位,大举进犯边关。宁家军奋勇杀敌,与敌人厮杀七个月,最终在一处谷地与蛮王决战。宁家军大捷,斩杀蛮王,蛮族被迫退兵。也是在那一战中,宁老将军长子、宁妃的大哥、父皇的大舅兄,战死疆场,宁家后继无人了。

父皇非常依仗宁家的军队。前有老岳丈,后有大舅兄,父皇曾以为只要有他们在,自己的皇位就特别稳。结果现在大舅兄没了,只剩下年迈的老岳丈,面对朝堂上心思诡谲的一众文臣,父皇突然慌了。

经过调查,长达七个月的战争,居然还有人从中使坏,就连大舅兄的死都有人为痕迹。父皇气炸了,严令彻查,却只抓到动手的人。又处理了一批喽啰,就是抓不到幕后之人的痕迹,只能不了了之。

慕容弘稷:原来我还有个大舅舅,在我四岁时去世了。

慕容弘稷承认世家很强大,但他始终觉得,对方已经动手还查不到线索,是影卫和调查组无能。也许调查组里有内应?

福顺公公:“之后的两年,事情变得异常棘手。世家们好像得到了灵感,不再公开参奏宁老将军,而是把目标转到了陛下您的身上。”

慕容弘稷面色凝重:“当年真的有人频繁害朕?”

“没错,他们的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整整两年,从未间断过谋害您的动作。”福顺公公表情特别难看:“各种有毒的东西变着法子往您殿里送,毒杀不成甚至还有小太监当众推您下河。虽然迅速救起,当晚您还是病了。高烧不退,幸亏老御医尽责,成功治好了您。”

慕容弘稷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福顺公公:“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有宫人推我下河?他不要命了?”

福顺公公:“从他们动作的那刻起就没想着活命,只要出过手,再找到人必定已经自尽。都是老实本分的宫中老人,突然发难防不胜防。最后死无对证,根本查不到任何线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无畏者游戏(娱乐圈)
连载中墨球狸 /